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6 11:09
轉自:北京日報客户端
「操作精準,中國的手術機器人的性能十分卓越!」一位來自塔吉克斯坦的醫生感嘆。在北京醫院與「微創機器人」近日聯合舉辦的國際泌尿外科微創診治培訓班上,來自意大利、馬來西亞、厄瓜多爾、越南、阿根廷、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科威特等共建「一帶一路」 國家的醫療專家、臨牀醫師與學者齊聚中關村水木醫療醫學培訓中心,圍繞微創機器人手術系統開展了一場實景化的培訓,醫生們「試駕」的設備,是中國自主研發的手術機器人。
通過「駕駛艙」操控着機器人系統,醫生左手操控着馬里蘭鉗精準地抓持住左腎筋膜向左上方提拉,右手的單極電剪流暢地切開筋膜,直到遊離出腎臟的動靜脈。此刻,醫生正在機器人輔助下進行左腎部分切除術。
據悉,輔助醫生進行切除術的圖邁機器人是國內唯一具備力反饋功能的腔鏡手術機器人,在全球範圍內率先使用實時融合熒光三維電子胸腹腔內窺鏡,大幅提升手術效率與手術安全性、有效性。「將國產手術機器人產品應用於國際培訓,既是對 ‘中國智造’技術實力的充分認可,更是中國醫療技術的充分展現。通過技術輸出與經驗共享,助力沿線國家跳過 ‘技術代差’,直接對接國際前沿醫療技術水平。」中關村水木醫療醫學培訓中心、水木精智相關負責人説。
在全球衞生合作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宏大背景下,健康絲綢之路建設正成為推動構建人類衞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在培訓中,北京醫院泌尿外科專家團隊將數十年臨牀經驗與機器人手術實操技巧深度融合,通過「理論講解+實操示範+一對一指導」的模式,確保參與培訓的各國醫師們都能精準掌握微創機器人手術的核心技術要點。
「醫學無國界,我們應該加強國際交流與分享,讓中國先進醫療技術和產品走向國際,同時提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醫療水平,拯救更多病患。」作為參加本次國際泌尿外科微創診治培訓班的術者專家,北京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王萱説。
憑藉過硬的技術實力,國產手術機器人正加速實現從「跟跑」到「並跑」甚至「領跑」的跨越。王萱分享自己此前多次在國外參會的感受時説:「國產機器人的展臺上有很多外國參會者圍觀,他們對我們中國的創新產品也非常感興趣,收穫了不少好評。」
以手術機器人為代表的創新醫療器械,從研發到規模化落地,需要跨越底層核心技術突破、審批與監管、市場準入與進院等多重鴻溝。通過搭建共性技術服務平臺,北京正在助力創新團隊加速跨越這些鴻溝。記者在現場看到,中關村水木醫療醫學培訓中心設有12間完全模擬真實臨牀環境的手術室,以及影像科、檢驗科等功能區域,數百台真實培訓設備和數字化醫療教學方案打造出了高度貼近臨牀實際的教學環境。
據悉,目前,水木精智已與多家國內外頭部跨國公司建立合作,通過構建「概念驗證-技術熟化-產品迭代-應用推廣」全鏈條服務體系,深度融合臨牀、工程與市場資源,助力企業跨越從研發到商業化的關鍵階段。
來源:北京日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