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6 11:06
轉自:每日甘肅網-絲路話語
□ 張忠德
今年3月,一則海底撈火鍋店內有人「向火鍋內小便」的短視頻引發廣泛關注。近日,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唐某父母、吳某父母需賠償海底撈220萬元。
「一泡尿」引發的輿論風波,終於在司法裁判中落定。這220萬元的賠償,給兩個家庭帶來了沉重代價,也為全社會敲響了警鍾。
這一事件的惡劣影響不言而喻。在公共場所,兩名17歲的少年,在火鍋內小便,還將視頻傳播。這一行為,嚴重挑戰了公序良俗,也讓公眾對食品安全產生了極大恐慌。海底撈作為知名餐飲品牌,爲了消除負面影響,不得不銷燬餐具、深度消毒門店,還對消費者進行了「退一賠十」的補償。即便如此,其品牌形象和經營業績仍遭受重創。
法院的判決,清晰界定了責任歸屬。唐某和吳某雖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但他們對自身行為的違法性和后果,已有認知能力。他們故意向火鍋內小便,並傳播視頻,不僅侵犯了海底撈的財產權,還對其名譽權造成了極大損害。因此,他們理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而他們的父母,作為監護人,未盡到監護職責,導致孩子實施侵權行為,也必須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這一判決,給家庭教育敲響了警鍾。「子不教,父之過」,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至關重要。父母不僅要關心孩子的物質生活,更要注重品德教育和價值觀的培養。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以身作則,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培養他們的公德心和責任感。對於孩子的不良行為,父母不能縱容,而應及時糾正,幫助他們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偏離正軌,成為有道德、有責任感的社會公民。
此外,這一判決也彰顯了法律的剛性與公正。在法治社會,任何人都不能因其身份特殊,而逃避法律責任。未成年人雖然受到法律的特殊保護,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可以肆意妄為。當他們的行為對他人和社會造成嚴重損害時,同樣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法律的剛性,不僅在於對違法行為的制裁,更在於對社會秩序和公平正義的維護。通過這一判決,法律向全社會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任何挑戰公序良俗、侵犯他人權益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220萬賠償」給家長上了一課。它提醒着每一位家長,要重視家庭教育,履行好監護職責,引導孩子健康成長。同時,也彰顯了法律的權威,讓人們明白,在法治社會中,必須敬畏法律,遵守法律。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和諧、穩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