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國海研究 | 鉀肥高景氣中期有望持續/儲能需求有望持續超預期—晨聽海之聲0916

2025-09-16 10:33

(來源:國海證券研究)

深度報告·1篇:

國海化工·李永磊&董伯駿團隊鉀肥行業深度報告:鉀肥高景氣中期有望持續

國海電新·李航團隊 |儲能需求有望持續超預期,甲骨文指引樂觀驅動AIDC高景氣——電力設備行業周報

國海電新·李航團隊 |Optimus V3將迎手部等重大升級,國內首個基於世界模型的機器人任務執行系統發佈——人形機器人行業周報

國海化工·李永磊&董伯駿團隊反內卷有望重估化工行業,丙烯酸及酯、聚合MDI價格上漲——基礎化工行業周報

國海化工·李永磊&董伯駿團隊深空經濟概念首次提出,太行110重型燃氣輪機邁入商業化新階段——新材料產業周報

國海汽車·戴暢團隊 | 工信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長城高山7和智己LS6分別預售和上市——汽車行業周報

化工:鉀肥行業深度報告:鉀肥高景氣中期有望持續

報告作者:李永磊/董伯駿/陳雲

報告發布日期:2025年9月15日

報告摘要:本篇報告解決了以下核心問題:1、詳細梳理全球鉀肥產能變化,從供需角度論證中期鉀肥價格有望維持高景氣;2、通過分析現有產能及新增產能的成本變化,對鉀肥價格走勢判斷提供有力支撐。

鉀肥高景氣中期有望持續。在人口增長、糧食安全問題關注度日益提升的背景下,2025-2027年,全球鉀肥需求有望以3.2%的複合增速穩定增長。供給端,2026年底之前,全球鉀肥新增產能有限,且海外主要新產能必和必拓單噸投資成本高,現有巨頭老礦亦逐漸進入邊際礦開採階段,開採難度增加、開採成本提升。預計全球鉀肥高景氣中期有望持續。短期看,供應端,據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公眾號,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今年預計減少出口180萬噸以上,另一方面,海運進口鉀到貨量有限,據隆眾資訊,2025年9月11日,主要港口鉀肥庫存僅163萬噸,位於2018年至今的3%分位數,遠低於去年同期的309萬噸,實際可售貨源不足。6月12日,我國簽訂鉀肥進口大合同346美元/噸(CFR),摺合國內成本約2865元/噸,成本支撐較強,且該價格較一周前的印度大合同價格僅低3美元/噸,折射出當前全球鉀肥供應偏緊。需求端,國內正處於用肥淡季,隨着秋季用肥需求逐步啟動,疊加國際市場如印度需求提振利好支撐,短期鉀肥價格有望維持高景氣。

鉀肥需求穩步提升。鉀是農作物生長三大必需的營養元素之一,與氮肥和磷肥相比,鉀肥的消費彈性更強。據Nutrien數據顯示,2016-2024年,全球鉀肥需求由6000萬噸增長為7250萬噸,CAGR為2.4%,預計2025年,鉀肥需求將繼續以3%的增速温和增長。我國是鉀肥主要消費國,約佔全球消費的26%。據百川盈孚,2024年,我國氯化鉀表觀消費量約1872萬噸,2017至2024年複合增速約5.5%,高於全球平均增速。

2026年前,全球鉀肥新增產能有限。鉀肥為資源壟斷型行業,全球鉀礦資源極不均衡,資源和產量主要分佈在加拿大、俄羅斯、白俄羅斯及老撾地區。2024年,全球鉀肥產能約7720萬噸,擬建產能達2061萬噸,但預計2026年前新增產能僅亞鉀國際在老撾擴產的約200萬噸。我國鉀肥行業集中度高,均位於青海省,截至2024年,鹽湖股份是我國最大的氯化鉀生產商,產能佔比達到54%。我國鉀肥缺口較大,進口依賴度長期維持在50%以上,2024年大幅提高至67%。

投資建議及推薦標的:考慮到鉀肥中期預期維持高景氣,首次覆蓋,給予鉀肥行業「推薦」評級。重點推薦,亞鉀國際(產能擴張穩步推進,打造世界級鉀肥企業)、鹽湖股份(國內鉀肥壓艙石)、東方鐵塔(積極佈局鉀礦資源)。

風險提示:鉀肥需求不及預期、鉀肥新增產能超預期、鉀肥相關政策變動、推薦標的業績不及預期、推薦標的新增產能建設不及預期。

電新:儲能需求有望持續超預期,甲骨文指引樂觀驅動AIDC高景氣——電力設備行業周報

報告作者:李航/邱迪/王剛/李昂/吳亦辰

報告發布日期:2025年9月14日

報告摘要:本周重要事件與核心觀點:

 光伏: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產業鏈供需博弈持續。2025年9月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印發《電子信息製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提出「在破除‘內卷式’競爭中實現光伏等領域高質量發展,依法治理光伏等產品低價競爭」。9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工信部部長李樂成表示「絕不能容忍非理性競爭毀掉企業、產業——要強化行業自律,支持行業協會發揮功能作用」,光伏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在819會議后,主鏈各環節報價均有小幅上漲,硅料企業自主減產控銷。我們認為,在「反內卷」相關政策持續加碼的背景下,行業已形成供給側改革合力,有望帶動景氣度底部改善。建議關注硅料協鑫科技、通威股份;高效電池技術博遷新材愛旭股份隆基綠能帝爾激光邁為股份

需求側,根據索比諮詢公眾號,國內部分終端電站項目緩慢啟動,海外訂單跟進量稍增,帶動個別企業開工率小幅提升。9月組件排產計劃環比小幅上漲約5%,表明企業對后市需求預期並不悲觀。持續關注輔材及出口鏈,建議關注聚和材料福萊特福斯特阿特斯中信博

 風電:中歐海風迎訂單、交付高峰,持續關注主機盈利改善。2025年9月1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電力裝備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加快推進陸上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推動海上風電規範有序建設」等,陸、海風政策催化持續落地。9月9日,山東省完成首批風電、光伏機制電價競價,風電機制電價0.319元/kW,入圍規模3.59GW,整體電價、規模顯著高於光伏。在政策、經濟性驅動下,2026年以及「十五五」期間風電需求有望維持高位。2025H1,主機廠盈利彈性已逐步兑現至報表端。在風機投標價格維持高位的背景下,2025H2起主機交付均價有望持續上升,帶動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建議關注金風科技運達股份明陽智能三一重能新強聯金雷股份

海風方面,9月8日,江蘇三峽大豐800MW海風項目完成全部單樁施工,國內海風施工旺季持續。9月10日,大金重工2024年簽署不超過40萬噸鎖產協議中首個合同落地,總金額12.5億元,2026年交付,歐洲訂單持續落地。我們認為,中歐海風均已迎來政策拐點,景氣度有望持續改善。建議關注東方電纜天順風能海力風電、大金重工、中天科技亨通光電

 儲能:新型儲能建設頂層設計持續推進。9月12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聯合印發《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制定了儲能發展目標,明確了應用模式、保障機制等關鍵點未來的發展方向。規劃2027年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1.8億千萬以上(180GW+),據能源局統計數據,2025年上半年,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為9491萬千瓦/2.22億千瓦時(95GW/222GWh),即未來2年半,我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還將再翻一番,此外提出推動「新能源儲能」作為聯合報價主體,一體化參與電能量市場交易、推動完善新型儲能等調節資源容量電價機制,有序建立可靠容量補償機制等。

能源局繼續引導儲能良性發展。近日,國家能源局發佈關於《關於開展能源綜合改革試點,打造國家新型能源體系試驗區的提案》,指出積極推動新型儲能發展,強化新型儲能調度運用,通過市場化方式提升儲能利用水平,承擔調節性作用。下一步將持續推動新型儲能發展,通過市場化手段促進儲能總體利用效率提升,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納利用。我們持續看好以歐洲/澳大利亞/新興市場為代表的海外儲能需求增長,以及國內獨立儲能的發展。標的層面,建議關注頭部集成商及電芯廠商:陽光電源海博思創艾羅能源德業股份固德威盛弘股份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欣旺達

鋰電:產業鏈公司持續推進固態電池佈局。電池端:一輛搭載固態電池原型的奔馳EQS在不中途充電的情況下,完成了長達749英里(約1205公里)的行駛測試。這款固態電池電芯由美國Factorial Energy公司提供,電池組則由奔馳與其位於英國北安普敦郡布里克沃斯的F1技術中心合作研發。材料及設備端:1)近日,先惠技術與清陶能源在前期合作基礎上,正式簽署協議並組建「固態電池先進工藝裝備聯合實驗室」,旨在整合雙方優勢資源,加速固態電池技術產業化進程。2)天際股份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蘇泰瑞聯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獲得《一種硫化鋰材料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的專利授權。3)9月8日,韓國ISU集團旗下ISU Specialty Chemical宣佈啟動硫化鋰產線建設,計劃投資約852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36億元)。 該產線設計年產能為150噸,未來可擴展至500噸。建議關注具備產業鏈生態卡位和客户合作積累、實現平臺化研發的材料龍頭,以及在前道混料及輥壓設備、硫化物電解質、粘結劑、鋰金屬負極等瓶頸環節提供新解決方案的入局新鋭:廈鎢新能容百科技恩捷股份上海洗霸華盛鋰電納科諾爾宏工科技、先惠技術、璞泰來英聯股份天鐵科技等。

儲能電芯緊缺延續。據高工鋰電公眾號資訊,上游電芯供應緊張,一線電芯廠紛紛滿產,下游需求排隊,訂單排隊至2026年,一線企業產能告急,腰尾部產能被迫補位。產業鏈反饋,儲能供需緊張,已經引發部分企業開始上調價格。整體看,儲能缺芯潮正催化上游電池產業供需扭轉。需求提升、價格震盪、供應鏈再分配,電池產業正走向新的供需平衡。建議關注受益於儲能電芯價格修復及發展良性化的頭部電芯廠商: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欣旺達、中創新航、鵬輝能源等。

 AIDC:甲骨文財報遠期指引樂觀,英偉達發佈新品Rubin CPX。根據財聯社9月12日信息,甲骨文本周在財報電話會上披露其剩余履約義務(RPO)已達4550億美元,同比增長359%,並預測到2030年雲基礎設施收入將增長14倍。根據財聯社9月10日信息,英偉達本周推出專為長上下文工作負載設計的專用GPU Rubin CPX,用於翻倍提升當前AI推理運算的工作效率,預計2026年底上市。我們認為,全球AI算力芯片的持續升級,驅動AIDC建設需求保持高景氣,帶動數據中心產品的高可靠性要求、持續迭代需求提升,各環節頭部設備商有望持續受益行業高景氣發展。此外,海外英偉達GB300系列以及后續Rubin系列出貨有望逐步起量,帶動液冷設備用量提升、電源設備技術升級迭代,需求有望充分外溢。近期建議重點關注:液冷設備英維克冰輪環境申菱環境同飛股份高瀾股份磁谷科技;柴油發電機泰豪科技科泰電源;機櫃外電源科華數據禾望電氣中恆電氣科士達;服務器電源麥格米特歐陸通;變配電設備金盤科技伊戈爾明陽電氣

 電網&RWA:隴電入川特高壓工程力爭年內核準,電力裝備行業穩增長文件出臺。據北極星輸配電網資訊,近日甘肅巴丹吉林沙漠基地送電四川特高壓直流工程(簡稱「隴電入川」)完成可研工作,該工程力爭年內核準,擬於「十五五」中期建成投產。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印發《電力裝備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目標為2025-2026年傳統電力裝備年均營收增速保持6%左右、電力裝備領域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羣年均營收增速7%左右、龍頭企業年均營收增速10%左右。在具體舉措方面,在需求側明確要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風光水一體化基地和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等項目建設。我們認為,特高壓是我國能源轉型的剛需,特高壓交流和直流構成協同生態,有望在「十五五」保持穩健發展,其中GIL需求有望擴增。電力主設備方向建議重點關注平高電氣許繼電氣中國西電,關注思源電氣華明裝備安靠智電

螞蟻集團研究院發佈國內首份聚焦通證經濟的行業報告,螞蟻鏈信成立。據經濟觀察網資訊,9月11日,在2025 Inclusion·外灘大會通證經濟論壇上,螞蟻集團研究院發佈國內首份聚焦通證經濟的行業報告——《真實世界通證經濟2025》。報告指出,現實世界資產通證化(RWA)和通證化支付結算是生態發展的重要支柱:RWA提供豐富的價值標的,通證支付推動高效流轉,可信技術作為底層能力,為系統提供堅實保障。據央視網資訊,9月10日,在新能源數字資產社區秋季峰會上,螞蟻數科與朗新集團共同宣佈成立「螞蟻鏈信」,該公司將基於區塊鏈、IOT和AI等核心技術開展綠色資產管理、動態評級定價等產品服務。我們認為,新能源RWA代表了「中國特色」,展示了綠色金融與實體經濟融資場景的廣闊潛力,有望逐步發展壯大。建議重點關注朗新集團,關注嘉澤新能晶科科技協鑫能科國能日新

 整體看,我們認為電力設備各行業均有基本面層面的積極變化和潛在催化,維持板塊整體「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1)國內相關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預期、新能源入市政策落地不及預期;2)宏觀經濟、用電量增速放緩風險;3)國際貿易形勢波動的風險;4)原材料價格波動;5)產業鏈價格競爭加劇;6)新技術發展不及預期;7)光伏產能出清力度不及預期;8)歐洲海風需求不及預期或將影響國內海風行業發展。

電新:Optimus V3將迎手部等重大升級,國內首個基於世界模型的機器人任務執行系統發佈——人形機器人行業周報

報告作者:李航/邱迪/李銘全/李昂

報告發布日期:2025年9月14日

報告摘要:本周重要事件與核心觀點:

 產業動態:馬斯克近期在ALL-IN峰會上提到其人形機器人的最新進展。根據艾倫商業實驗室公眾號9月12日信息,馬斯克提到特斯拉正加速推進Optimus V3人形機器人研發,並重點解釋其設計聚焦在三大核心挑戰:類人級靈巧手、全棧自研執行器、AI5推理芯片。Optimus V3的手部設計將突破傳統機械結構,採用前臂集成驅動方案,以縮小體積並提升靈活性。每條手臂需26個執行器,年產量100萬台時,執行器效率將直接影響邊際成本(目標2萬美元/台)。此外,AI5芯片將實現標稱算力8倍、內存容量9倍、帶寬5倍的提升,通過硅片級優化使推理性能較AI4提升40倍。

中國首個基於世界模型的機器人任務執行系統在蓉發佈。根據機器人大講堂9月11日信息,近日,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成功研發國內首個基於世界模型的機器人任務執行系統(R-WMES),標誌着成都在構建人形機器人智能化核心能力上取得里程碑式進展。世界模型是一種真正接近人類大腦思考方式的系統框架,通過學習現實世界中的物理和因果規律,具備「類似條件反射的物理直覺」。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基於「世界模型」完成了全國首個機器人任務執行系統R-WMES。通過給機器人一個想達成的目標圖片,機器人自動判斷現有狀態,並自主規劃任務和執行任務,最終達到與目標圖片相符合。該系統在陌生環境中展現出強大的自適應性和任務完成度,從源頭上解決了人形機器人不夠「聰明」的問題,是加快機器人邁向實用化、商業化的重要抓手。

工信部:我國已具備人形機器人全產業鏈製造能力。根據機器人大講堂9月11日信息,在近日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工信部部長李樂成表示,中國具備人形機器人從關鍵芯片到部組件,到整機的全產業鏈製造能力。從工信微報獲悉,我國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十四五」以來,支持的46個城市開展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累計建成了230多家卓越級智能工廠和1260家5G工廠,工業機器人新增裝機量佔到全球的比重超過了50%。鋼鐵、水泥熟料等單位產品的綜合能耗總體上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綠色電解鋁年產量超過1000萬噸。傳統制造的品牌美譽度大幅度提高,優質產品暢銷全球,去年,我們有18家傳統制造業企業入選了世界品牌的500強,國貨國潮品牌加速崛起。

具身大腦公司星源智完成2億元天使輪融資。根據機器人大講堂公眾號9月11日信息,通用具身大腦公司星源智機器人近日宣佈完成兩億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元禾原點聯合領投。此次融資后,公司將加速具身大腦的研發及商業化場景落地,鞏固公司在具身智能領域的領先地位。北京星源智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5年8月1日,由北京智源研究院孵化,致力於實現多模態空間智能,構建物理世界的通用具身大腦。星源智團隊匯聚了具身領域的頂尖人才。CEO劉東曾任京東智能駕駛總經理,主導了京東智能駕駛產品全棧研發與商業化閉環;聯合創始人穆亞東博士為北京大學研究員、智源學者,近年來在多模態大模型、具身大模型和機器人方向的研究處於世界前沿水平。複合型創始團隊為星源智打造了「技術壁壘+商業變現」閉環生態。

優必選自主研發的百億參數基座的多模態大模型奪得四項全球榜單第一。根據機器人前瞻公眾號9月9日信息,近日,在機器人感知與規劃領域三大國際權威基準測試——分別由微軟、谷歌、香港大學等發起與提出的MSCOCODetectionChallenge、RoboVQA與Egoplan-bench2中,優必選自主研發的百億參數基座的多模態大模型Thinker,針對二十一個場景、四大類型的任務規劃等命題,奪得了四項全球榜單第一。另外,參與本次排名的模型,還包括北京智源、英偉達ThinkAct、Cosmos-reason1、GPT-4V、Qwen2.5-vl等。

樂聚機器人公告名稱變更。根據機器人大講堂9月10日信息,近日,樂聚(深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向合作伙伴發佈公告稱,因公司經營管理及戰略發展需要,公司名稱變更為「樂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稱停止使用。根據公告,此次名稱變更是出於「公司經營管理及戰略發展需要」。儘管名稱變更,但公司承諾原有業務不會受到影響,所有現有合同繼續有效,客户權益得到保障。樂聚機器人成立於2016年,總部位於深圳,創始團隊源自哈爾濱工業大學。公司成立以來已經獲得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騰訊、茅臺、中信證券、深創投等。最新一輪融資在2025年8月,公司新增東方精工、中信證券、金石投資、聯新資本、道禾投資、探針投資、北京盛奕資本、中美綠色基金為股東,註冊資本由約190萬元增至約227萬元,同時部分高管發生變更。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賣爆米花,可與顧客合影互動。根據機器人大講堂公眾號9月10日信息,特斯拉TeslaAI官方微博近日發佈了首條視頻,展示了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打包爆米花的場景。視頻中,人形機器人完成了從顧客手中接下包裝盒、向包裝盒添加爆米花、給顧客遞交爆米花、向顧客揮手道別等動作。值得一提的是,在顧客準備合影時,該機器人還參與互動,比出了剪刀手的動作。特斯拉TeslaAI官方微博發佈的首條微博,主要展示了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的外觀,參考圖片,該機器人身上印有特斯拉Logo,整體採用淺金色/黑色配色,應當是先前曝光的「Optimus3人形機器人」。此前信息顯示,這臺機器人還擁有仿生設計的手部,帶有真人手部的褶皺、指甲輪廓、關節痕跡等,細節較為逼真,相比前兩代Optimus的手部有較為明顯的進步。

我國已發佈人工智能國家標準30項,機器人國家標準126項。根據機器人大講堂公眾號9月10日信息,9月9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2025年三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針對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標準的媒體提問,市場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王秋蘋介紹,目前,我國人工智能國家標準已經發布30項,正在制定的有84項,基本覆蓋了基礎軟硬件、關鍵技術、行業應用和安全治理這些核心板塊,可以説是為產業健康發展「鋪好了軌道、築穩了地基」。再説機器人。自2021年全國機器人標委會成立以來,已經發布國家標準126項,還有41項正在研製。覆蓋工業、服務、人形、教育等多個領域,構建起「基礎通用、零部件、整機、系統集成、行業應用」五位一體的標準框架,有力支撐了整個產業規範發展。

 公司公告:

億嘉和公告2025年員工持股計劃(草案)。公司於9月10號發佈公告,本次員工持股計劃的資金總額不超過4252.03萬元,本次員工持股計劃的股票來源為公司回購專用證券賬户回購的公司A股普通股股票。業績考覈要求為,2025-2027年營業收入分別不低於7.31/8.78/10.24億元。

博實股份發佈重大合同公告。公司於9月12號發佈公告,近日,哈爾濱博實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收到與國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簽訂的《國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與哈爾濱博實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榆林化工聚烯烴產品包裝運營承包項目合同》,合同金額暫定為人民幣23511.32萬元。合同標的偉聚產品包裝運營,在合同約定的服務期限內(3年),每年合同額約為7837.11萬元。

新鋁時代發佈關於取得發明專利證書的公告。公司於9月12號發佈公告,重慶新鋁時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近日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發明專利名稱為一種流體淨化裝置及方法。本發明涉及流體淨化領域。方法基於裝置對流體進行淨化,通過本方案提高了流體淨化的效率和質量,流體淨化無需在爐內進行投料淨化,實現了爐外投料淨化,改變了行業傳統爐內投料淨化的方式,從而提高了液體處理的整體效率。

 行業評級及投資策略:電動化與智能化浪潮下,國內外人形機器人產品問世並不斷迭代,有望開闢比汽車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將迎來「從0至1」的重要投資機遇。本周Optimus V3將迎手部等重大升級,國內首個基於世界模型的機器人任務執行系統發佈。機器人從本體到零部件商持續開展產品迭代,同時快速推進業務合作和場景應用,積極探索人形機器人規模化量產和商業落地。我們認為人形機器人產業或迎來「ChatGPT時刻」,維持人形機器人行業「推薦」評級。

 重點關注個股:擁有核心部件積澱、積極入局人形機器人的企業,建議關注三花智控(執行器總成;汽車組覆蓋)、拓普集團(執行器總成;汽車組覆蓋)、中堅科技(執行器總成)、浙江榮泰(絲槓;電新組覆蓋)、貝斯特(絲槓;電新組覆蓋)、震裕科技(絲槓)、北特科技(絲槓;汽車組覆蓋)、夏廈精密(絲槓)、富臨精工(減速器)、綠的諧波(減速器)、雙環傳動(減速器;汽車組覆蓋)、瑞迪智驅(減速器&絲槓)、鳴志電器(空心杯電機)、兆威機電(空心杯電機)、偉創電氣(空心杯電機)、步科股份(無框力矩電機)、柯力傳感(傳感器)、安培龍(傳感器)、峰岹科技(驅控芯片;電新組覆蓋)、金楊股份(結構件)、祥鑫科技(結構件)等。

 風險提示:人形機器人產業化不及預期,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構建不及預期,人形機器人相關技術開發不及預期,應用場景拓展不及預期,供應鏈國產化進程不及預期,重點關注公司業績不及預期,國家監管的相關標準尚未正式出臺的風險,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國際貿易政策大幅波動風險。

公司點評

國海機械 | 怡合達:盈利能力修復,長尾化戰略成效顯現

國海計算機 | 海光信息:互聯總線協議(HSL)開放,打造國產AI算力核心基座

國海醫藥 | 愛爾眼科:海內外業務穩健增長,探索開發眼科醫療數據和「AI+眼科」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