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民生證券:國產算力催化不斷 產業鏈蓄勢待發

2025-09-16 09:40

民生證券發佈研報稱,整體來看,國產算力產業鏈趨勢待發,阿里巴巴二季度資本開支超預期,隨着寒武紀定增通過以及海光發佈高目標值的股權激勵同時面向全棧產業夥伴開放CPU互聯總線,再配合大模型加速迭代,國產算力趨勢已相對確定。建議關注寒武紀-U(688256.SH)、海光信息(688041.SH)、芯原股份(688521.SH)、中芯國際(688981.SH,00981)等。

民生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阿里持續加大AI投入,自研芯片進展積極。

此前阿里二季度資本開支386億,環比2025Q1+57.1%,並在業績會中對雲業務資本開支維持了積極的表述,重申未來3年投入3800億元建設雲和AI的硬件基礎設施。同時積極籌資,9月11 日公司公告計劃發行32億美元的零息可轉換票據,募集資金約80%用於增強雲基礎設施,包括擴大數據中心、升級技術及優化服務。阿里自研芯片取得了積極進展,據TheInformation報道,阿里巴巴和百度正在使用自主研發的芯片來訓練人工智能模型。阿里巴巴旗下品牌已研發並測試了新一代面向 AI 推理的芯片,其核心產品包括玄鐵智算XL-200和倚天710。在積極的投入下,模型ROI開始閉環。根據阿里巴巴2025年六月底止業績公告,2025Q2雲智能集團同比收入增長26%,其中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第八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增長,公司表示將圍繞大消費和AI+雲兩大戰略重心繼續堅定投入。

海外華人加速回流,國產AI加速追趕。

7月1日,據機構援引Meta內部備忘錄消息,Meta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宣佈,正在成立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還首次曝光了公司從 OpenAI、Anthropic、谷歌DeepMind 等公司挖來的 11 位頂尖 AI 人才,其中至少 6 名成員此前為OpenAI 華人員工。根據第一才訊,OpenAI 華人員工總數超60人,佔研發團隊比例約25%,ChatGPT關鍵技術貢獻者中至少有9名華人,馬斯克的xAI核心成員中華人佔比也很高。同時,斯坦福大學發佈的《2023 年人工智能指數報告》顯示,全球頂尖AI研究人員中,中國籍專家的比例高達47%,遠超美國的18%和歐盟的11%。中國AI人才的崛起已成為全球科技領域不可忽視的現象,此前已有多位華人科學家加入國產科技公司:WizardLM團隊核心成員Can Xu 離開微軟加入了騰訊混元事業部。當前國產大模型扎堆上新:7月11日,月之暗面正式發佈Kimi K2模型並同步開源,Kimi K2是一款具備更強代碼能力、更擅長通用Agent任務的MoE架構基礎模型;7月25日,階躍星辰推出最新的多模態推理模型Step-3;同樣在7月25日,阿里發佈了全新的通義千問3推理模型。該行認為,國產大模型加速崛起將對海外華人形成虹吸效應,國產 AI追趕腳步從未停歇。

芯原股份在手訂單屢創新高,併購芯來智融完善產業佈局。

芯原股份9月12日發佈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預案以及新簽訂單自願披露公告。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芯原在手訂單金額為30.25億元,已連續七個季度保持高位,創公司歷史新高。2025年7月1日至2025年9月11日,公司新簽訂單12.05億元,較去年第三季度全期大幅增長85.88%,新簽訂單已創歷史新高,其中AI算力相關的訂單佔比約64%。除新簽訂單創歷史新高外,公司在手訂單持續保持高位,已是實至名歸的國產ASIC龍頭。同時公司預計本次交易完成后,芯來科技將成為芯原股份的全資子公司。隨着RISC-V生態的逐步成熟,以及芯原股份在RISC-V相關業務上快速發展的需要,公司將通過本次交易,進一步強化在RISC-V領域的佈局。

此次併購有以下戰略訴求:1)目前,公司已擁有針對異構計算的豐富的處理器 IP 儲備,本次交易將為公司補足優質且具有高速發展前景和廣闊應用空間的CPU IP,從而構建全棧式異構計算IP平臺,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競爭力、拓展與現有客户的合作深度、提高客户粘性,以及擴大業務發展空間;2)本次交易使芯原股份能夠在為客户定製AI ASIC時,靈活採用通用RISC-V CPU、定製化指令擴展及微架構創新,打造更具差異化和市場競爭力的芯片解決方案。公司還可依託RISC-V開放生態,高效利用現有技術成果,為不同 AI 應用場景構建更靈活的軟硬件設計平臺。上述成果將為公司的AI ASIC業務帶來更高的效益與產業價值,進一步推動AI ASIC和RISC-V技術的協同發展與產業化。芯來的加入持續強化芯原國產AISC龍頭敍事,重點關注覆盤之后的機會。

建議關注

芯片:寒武紀-U(688256.SH)、海光信息(688041.SH);

ASIC:芯原股份(688521.SH)、中興通訊(000063.SZ,00763);

代工:中芯國際(688981.SH,00981)、華虹半導體(01347);

HVDC:中恆電氣(002364.SZ)、科華數據(002335.SZ);

IDC:潤澤科技(300442.SZ)、數據港(603881.SH)、光環新網(300383.SZ)、大位科技(600589.SH);

算力租賃:宏景科技(301396.SZ)、協創數據(300857.SZ)。

風險提示

AI需求不及預期;AI資本開支不及預期;AI產品迭代不及預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