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首日開盤漲近8% 激光雷達中概股禾賽科技回港上市 高瓴、Grab等加碼

2025-09-16 10:16

《科創板日報》9月16日訊(記者 王楚凡 李煜) 從今年8月26日證監會發布禾賽科技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到9月8日其啟動港股招股,再到正式回港上市,禾賽科技二次上市用時不到半月。

今日(9月16日),激光雷達企業禾賽科技正式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近兩年來首家回港上市的中概股,而港股市場也再走出一家國內頭部激光雷達企業。

禾賽科技港股首日掛牌開盤報229.2港元,漲幅7.7%。其公開發售階段獲168.65倍認購,國際配售階段禾賽科技獲14.09倍認購。截至發稿,禾賽科技港股報238港元,股價上漲11.84%。

高瓴、Grab等基石認購1.48億美元 約募資39億港元

禾賽科技本次計劃全球發售1700萬股公司B類普通股。其中,中國香港發售170萬股B類普通股,國際發售1530萬股B類普通股。禾賽科技擁有發售規模調整權,可額外配發及發行最多255萬股B類普通股。

如若按每股228港元的發行價計算,預計其募資總額為38.76億港元,募資淨額為37.06億港元。

據其港股IPO招股書披露,該公司本次港股上市募資淨額約50%將用於研發;約35%用於擴大產能,以保障產品的高性能交付;約5%投入業務發展,包括客户服務團隊建設及市場推廣;剩余10%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禾賽科技此次發行共引入6家基石投資者,累計認購金額達1.48億美元。其中,現有股東高瓴認購金額最高,達5000萬美元;WT Asset Management認購3000萬美元;泰康人壽與宏達集團分別認購2800萬美元、2000萬美元;Grab與康曼德資本則分別出資1000萬美元參與認購。

禾賽科技作為國內激光雷達行業頭部企業,專注於設計、開發、製造及銷售先進的激光雷達產品。其產品應用於配備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的乘用車和商用車、機器人領域等。

從其業績表現來看,其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各期期末,禾賽科技分別實現營收12.03億元、18.77億元、20.77億元;毛利分別為4.72億元、6.61億元、8.85億元;毛利率分別為39.2%、35.2%、42.6%。

同期,禾賽科技分別淨虧損3.01億元、4.76億元、1.02億元;淨虧損率分別為25.0%、25.4%、4.9%;經調整淨利分別為-1.96億元、-2.41億元、1369萬元。

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32億元,同比增長50.58%;淨利潤2654萬元,上年同期為-1.79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禾賽科技由其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李一帆、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孫愷、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向少卿共同創立,三人均為「85后」海歸。

其中,李一帆曾在硅谷擔任Western Digital首席工程師,自禾賽科技成立以來負責公司整體戰略與運營,擁有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機械工程博士學位,以及清華大學工程學士學位。

激光雷達雙雄「會師」港交所 企業加速國際化佈局

對於公司評估二次上市的戰略價值,禾賽科技相關人士曾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我們選擇回港上市,核心是提高公司股票交易的穩定性與安全性,為股東創造最大價值和保障他們的利益,這是我們的首要戰略考量。禾賽業務正處於全球快速增長階段,此次上市將助力我們抓住市場機遇,加速發展。香港市場既有國際化的視野,又深度理解中國科技企業的業務模式和潛力。我們相信在這里能獲得更合理的估值,更好地向全球市場展現禾賽的價值,支持我們的國際化戰略。

就在昨日(9月15日),禾賽科技宣佈與一家美國領先的頭部Robotaxi公司進一步深化合作,簽訂了價值超4000萬美元的激光雷達訂單。禾賽將作為其唯一的激光雷達供應商提供遠距和近距激光雷達產品,訂單計劃將於2026年底前完成交付。

受上述消息影響,禾賽科技當日美股盤前漲近6%,而后報收於29.8美元,美股股價上漲4.31%。

截至目前,禾賽科技已與理想汽車、極氪、零跑等主機廠達成合作,獲得超百款車型定點,其前五大客户收入佔比處於高位。同時,其獲得豐田汽車旗下合資品牌的新定點車型,計劃於2026年量產,正式進入日系車供應鏈。此外,該公司與一家歐洲頂級汽車製造商簽署了獨家量產協議。

產品方面,《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禾賽科技今年在車端應用的產品型號發生較大變化,新產品的規模化效應較為明顯。過去兩年,該公司以AT128產品為主導,且售價較高;而今年,其主力車規產品線之一的ATX系列,售價降至200美元級別,並打入10萬元級車型平臺,覆蓋零跑B10/C10等走量車型。

國盛證券夏君團隊分析認為,在車載賽道,受需求端和供給端的雙重驅動,激光雷達的搭載量和市場規模有望快速增長。其中,需求端方面,智駕平權,用户對智能駕駛需求的提升推動了智駕滲透率繼續增長;供給端方面,價格下探,使得激光雷達成為智駕傳感器越來越具性價比的選擇。

另據灼識諮詢預計,到2030年,隨着自動駕駛滲透率的提升,智能汽車滲透率有望提升至 99.7%,拉動智能車銷量增長至2980萬輛,其中2023-2030年高階自動駕駛汽車銷量CAGR高達48.1%。

值得一提的是,從應用場景來看,目前激光雷達企業競相從車載領域加速邁向機器人領域。

以禾賽科技為例,交付量方面,今年上半年,該公司雷達總交付量為547,913台,同比增長276.2%,超越其2024全年。其中,該公司在機器人領域交付量為98,262台,同比增長692.9%。此外,RoboSense速騰聚創、Seyond圖達通亦紛紛發力機器人應用場景。

隨着禾賽科技正式登陸港股市場,港交所齊聚國內兩家頭部激光雷達企業。此前,另一家激光雷達企業RoboSense速騰聚創已於2024年1月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另一家激光雷達供應商Seyond圖達通也已遞交招股書,衝刺港股IPO。如若其順利登陸港股市場,港交所或將迎來激光雷達企業「三足鼎立」之勢。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