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6 08:29
沉寂良久的黃光裕,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日前,黃光裕與「資本新秀」陳杰森開啟對話,在反思國美困境的同時,也作出「國美欠的錢一定會還」的承諾。而這一次對話,黃光裕還帶着「通通AI社交平臺」亮相,這款押注AI社交的產品,將成爲了國美復興的又一個「賭局」。
作為國美的創始人,黃光裕被外界看作是「賭徒」。早年間,黃光裕一句「我做事的習慣,方向一旦明確,大概都想好,應該有三分把握,我就敢去做。」成爲了他商業生涯的重要註解——既有讓國美騰飛的冒險精神,也有三分把握七分風險便敢押注的賭徒心態。
2021年,黃光裕結束十余年牢獄生涯重回國美時,便立下軍令狀:「力爭用未來18個月恢復原有市場地位」。彼時資本應聲而動,國美股價單月暴漲30%。然而,四年多過去,國美零售國美零售累計淨虧損超388億元,總負債高達417.5億元,市值較高點蒸發超過99%。
如今來看,黃光裕的豪言壯語,已成鏡花水月。
眼看他起高樓 眼看他樓塌了
成也豪賭,敗也豪賭。
黃光裕的商業軌跡,在一場又一場的賭局中接力完成。上世紀80年代初,黃光裕隨家人北上創業,便將4000元自有資金以及3萬元借款全部押注進貨。或許是時代使然,黃光裕靠倒賣服裝和錄音機賺取了第一桶金。
第二次發展機遇很快到來。1987年,黃光裕果斷押注家電零售市場,在北京珠市口東大街盤下了百平方米的店面,並取名為「國美電器」,開啟了國美商業帝國的建設之路。
這一次,黃光裕採取的還是膽大的差異化策略。在賣方市場,黃光裕憑藉「薄利多銷」的策略,在家電零售市場殺出一條血路,為國美聚攏了第一批客户。之后,黃光裕又在《北京中報》中縫打廣告,讓「買電器,到國美」成爲了風靡一時的廣告標語。
公開消息顯示,到九十年代末,國美已成為北京最大的家電零售商。在國美如日中天之際,黃光裕再一次強調:「在商場上,最大的風險就是不敢冒險。」成爲了一時佳話。
然而,進入千禧年后,黃光裕卻徹底放飛了自己的「賭性」,甚至點燃了黃光裕后來入獄的導火索。有多家媒體報道稱,黃光裕迷戀上了賭博,在澳門以及其他賭場輸掉幾百萬已經成為常態。
公開消息顯示,5年間,黃光裕在澳門賭場內累計輸掉不止10億港元,通過伍建華等人構建的地下錢莊資金鍊,賭債從內地轉至澳門。最終,2008年11月,黃光裕被北京市公安局帶走調查。2010年8月,他因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和單位行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罰金6億元,沒收財產2億元。
在黃光裕入獄后,國美的經營策略轉向保守,儘管在2017年到2020年間面臨連續虧損,但國美的經營基本面仍然穩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國美零售賬面上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為96億元,較上一年度的82億元還增長了17.2%。而在債務層面,國美2020年底時雖然揹負了一定規模的有息債務,但尚未出現公開的債務逾期。
然而,國美的穩定也在黃光裕出獄之后,被激進的策略摧毀。2021年迴歸后,黃光裕再次掌舵國美,高喊「18個月恢復原有市場地位」,並在「真快樂APP"上投入巨量資金,企圖將國美打造成融合電商、直播、社交、元宇宙的平臺。單是在平臺的推廣上,2021年國美的支付的費用就高達9.62億元。
然而,這卻是一次「敗局」,真快樂APP的日活僅維持在300萬,直播間冷清,最終不得不改回國美APP。這場豪賭宣告失敗。
國美復活賭局 哪里火了押哪里
真快樂APP宣告潰敗之后,黃光裕的目光投向了多個領域。在2023年,黃光裕就押注了當下火熱的即時零售領域。2023年,黃光裕宣佈計劃三年內開設1萬家國美超市,並推行「6311N」模式,即6公里覆蓋、3小時送達、1倉1社區、多渠道銷售。
然而,看似超前的計劃,面對的卻是美團的效率擠壓。依託於龐大的配送網絡,美團將配送時長壓縮到了半小時。而三小時送達的承諾,不僅對消費者來説「太久了」,而且對國美自身來説也存在一定的實現難度。
從2021年到2024年,國美「守成時代」積累的成果被盡數揮霍殆盡,不僅跨界沒有取得進展,自身的主業也一塌糊塗。公開消息顯示,國美門店數量從2021年末的4195家鋭減至2024年中的565家,營收從464.8億元暴跌至不足4億元。
這意味着,投資回報率遠低於預期,國美的擴張策略不僅未能止跌,反而大幅消耗現金流。截至2024年上半年,國美零售總負債高達413.4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剩4916萬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48.02%,公司嚴重資不抵債。
到了2025年,國美仍在嘗試自救,這一次黃光裕押注的是汽車領域。2025年4月,他在北京開設佔地4.5萬平方米的國美智能汽車體驗館,集合小米、寶馬、問界等30余個新能源汽車品牌,宣稱運營成本比傳統4S店低60%,試圖打造新能源領域的Costco模式。
然而,外界對國美能否走通汽車零售卻普遍持質疑態度。當下的汽車市場和國美創立時的家電市場面對的內部壓力以及外部環境截然不同。在車企普遍虧損的情況,是否還有讓平臺分一杯羹的余力,是最大的變量。
汽車之外,黃光裕仍嘗試最后一搏。黃光裕公開表示:「國美欠的錢一定會還」,試圖穩定市場信心。然而,嚴重的債務和現金流枯竭,使這一承諾實現面臨巨大挑戰。曾經遍地開花的門店和鋪天蓋地的廣告,如今只剩「買電器,到國美」的口號,成為70、80后一代的時代記憶。
去年,黃光裕公開表示:「我這輩子最大的賭注,是17歲時只帶幾百塊錢北上。現在這些,都還算不上賭注。」這位零售大王現在依然不肯下牌桌,但國美幾乎無籌碼可賭,只剩下一句風中飄搖的承諾:「國美欠的錢一定會還」。
(家電網® HE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