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金融消保進行時】銀行金融宣教 「走新」更「走心」

2025-09-16 08:26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轉自: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本報記者 英草卓瑪

金融教育是金融消費者保護的基礎工作,對於增強消費者自我保護能力、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至關重要。9月15日,2025年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啟動。《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注意到,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落實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主體責任,廣泛開展各類接地氣、有特色的金融教育宣傳活動。從各銀行公佈的信息來看,走進一線、走近羣眾、創新形式正成為普遍做法。多家銀行表示,將以教育活動為切入點、以金融為民為出發點,持續推進常態化金融教育宣傳機制。

聚焦金融宣教「最后一公里」

「通過參加此次活動,我對各類詐騙手段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對於提高我的金融風險防範能力有很大幫助。」一位來自北京電影學院的新生代表表示。在北京,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走進校園,緊密圍繞「校園貸」「個人徵信」等四大主題模塊展開細緻講解,引導學生羣體樹立風險防範意識。

走進校園、走進社區、走進企業……多家銀行正聚焦金融教育宣傳「最后一公里」,讓更多金融知識「飛入尋常百姓家」。

記者從中國銀行了解到,自9月初開始,中國銀行廣泛開展活動預熱工作,提前「鎖定」部分消費者到網點、金融教育基地等深度參與教育宣傳活動。例如,在南京,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在六合區烏石希望小學開展金融宣教鄉村行活動,將智能機器人帶到田埂邊,把人工智能課開進村頭小學教室;在寧波,中國銀行寧波市分行依託外賣、快遞小哥組成的「金融騎士」隊伍,將金融知識手冊隨餐、隨件「點對點」送進千家萬戶。

「新生羣繳費」詐騙陷阱、「AI擬聲騙局」實驗、青少年「卡片交易」騙局……9月15日中午,浙商銀行開啟「浙銀消保·反詐實驗室」主題直播,聚焦校園、縣域和社區三大詐騙多發場所,關注老年人、青少年等重點人羣,通過趣味實驗、情景演繹和以案説險,沉浸式剖析常見詐騙套路。據悉,接下來,該行還將打造9城17場的線上金融知識直播矩陣,同時拓展「金融消保+」航空、公交、地鐵等多種場景,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下教育宣傳活動。

提升金融消費者風險「免疫力」

強化金融環境治理、淨化金融市場生態是今年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記者注意到,緊扣防範互聯網貸款亂象等主題,多家銀行精準發力風險警示和提示,提升金融消費者的風險「免疫力」。

農業銀行介紹,活動期間,農業銀行將圍繞國家惠民利民政策導向,聚焦重點業務,結合重點人羣金融需求,開展針對性、實效性強的教育宣傳活動。加強金融產品適當性政策宣傳,引導消費者樹立理性消費和投資觀念。針對不正當反催收、惡意逃廢債務、虛假徵信修復等金融「黑灰產」行為,加大風險提示和警示教育力度。

「結合本次活動主題,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鍼對金融領域非法中介亂象,分類別、有側重地開展提示提醒,揭示分析不正當反催收、惡意逃廢債務、非法代理退保理賠、非法存貸款中介、虛假徵信修復、非法薦股等非法金融行為的表現形式及特點,幫助公眾明辨風險。」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相關負責人説。

中信銀行介紹,將重點圍繞「開展規範營銷行為、強化適當性管理方面政策宣傳」「提示提醒防範非法中介危害、互聯網貸款亂象侵害」等活動內容,廣泛普及防非反詐常識和理性投資理念,不斷優化金融惠民利民舉措,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警惕高息誘惑」「守住‘錢袋子’」,在雲南省西盟佤族自治縣勐卡鎮馬散村,中國光大銀行昆明分行借力佤族織錦培訓契機開展「風險提示送上門」行動,為40余名佤族織錦技藝傳承人及參訓學員送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金融知識普及課,以「非遺+消保」創新模式織密鄉村反詐防護網。

創新形式 金融宣教「活」起來

近年來,金融部門以聯合宣教機制為抓手,在全國範圍內上下聯動,常態化開展「金融知識五進入」等接地氣、有特色的教育活動。此次宣傳周期間,多家銀行繼續創新教育宣傳模式,以宣教「新姿態」推動金融教育「活」起來。

「大耳朵傾聽」「八顆牙微笑」……為順應潮玩文化新趨勢,9月15日,交通銀行升級金融教育宣傳大使「姣姣」形象。據悉,交通銀行積極組織開展金融教育活動,上半年,觸達金融消費者6.56億人次。本次金融教育宣傳周期間,交行還將在全國28個省市的73個景區開展「風險提示送上門」活動,推動金融教育宣傳與提振文旅消費協同共振。

郵儲銀行表示,活動期間,郵儲銀行各級機構將持續加大教育宣傳資源下沉力度,開展「常態化+集中性」「正向引導+風險提示」系列宣傳。同時聚焦縣域基層羣眾金融知識訴求,在全行開展「U心相伴」特色宣傳活動,面向老年人、青少年、新市民、殘障人士、外籍來華人員等不同羣體提供明確性、新穎性、針對性金融主題知識,拓展多維度宣傳場景資源。

平安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行圍繞打擊黑灰產、適當性管理、反詐防詐等重點內容,拍攝發佈「金融打黑無間道」「匹配吧!投資理財相親局」「銀齡反詐無小事」等宣教視頻;繼去年推出《三分鍾漫畫金融常識》一書后,面向全國發行《三分鍾漫畫電信網絡詐騙防範》,向更多人普及趣味金融知識。

(本報記者李林鸞、仇兆燕、馮娜娜、胡楊、許予朋、杜肖錦對本文亦有貢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