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6 07:3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天風研究
回到本質邏輯,藥品與其他大部分商品不同,優秀的藥品是全世界通用的。中國創新葯憑藉高效的臨牀效率和持續驗證的臨牀數據,用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彌補跨國藥企的專利懸崖,增厚跨國藥企的利潤表,並且最終造福全球患者,我們認為是中國創新葯企業與美國合作共贏的直接體現。因此簡單的通過行政命令,阻礙中國創新葯的BD,我們預計較困難。
事件:
2025年9月10日,《紐約時報》發佈報道《特朗普考慮對中國藥品實施嚴厲管控》(TrumpWeighsCrackdownonMedicinesFromChina)。該報獲取的行政令草案顯示,特朗普政府正在討論對中國藥品實施嚴格限制,核心內容涉及兩個關鍵舉措:
(1)草案要求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對美國製藥公司收購中國在研藥物權益的交易進行強制審查。此類交易目前無需經過此類審查。(2)草案提議FDA調整監管審查流程,對基於中國患者臨牀數據的藥品申請實施更嚴格的審查標準並徵收更高監管費用,從而抑制藥企對中國臨牀數據的依賴。報道稱FDA通常已要求藥企主要在美國患者中獲取后期臨牀試驗數據。
該草案由部分生物科技公司及風險投資者(其中包括與特朗普女婿相關聯的基金)遊說推動。這些投資者持有部分陷入困境的美國biotech股份,並將中國創新葯企業視為生存威脅。
與之相對,反對這一限制舉措的陣營得到了Pfizer、AstraZeneca等跨國藥企的支持。這些跨國藥企可從中國生物科技企業更具成本優勢的資產及快速交付能力中獲益。
最重要的是,白宮發言人明確表示,政府目前並未積極考慮該行政命令草案。
草案對短期內情緒或產生衝擊,距離落地較遠
我們認為,草案落地的可能性不大,系:(1)目前針對中國創新葯的草案還處於早期探討階段,且行政命令草案反饋不積極,落地的可行性較低、時間周期較長。(2)從近期的經驗看,特朗普的政策執行能力存疑(尤其是針對藥品這一特殊領域):特朗普在2025年1、2、4、8月均發表了藥品關税將於短期落地的表述,但目前藥品關税的落地時間仍不明朗。(3)考慮到醫藥行業與民生、人道主義緊密相關,因此限制政策的落地可能意味着剝離美國患者的基本利益,從選票及政治的角度看落地可能性相對較低。
大型跨國藥企明顯受益於中國創新葯,且遊說能力強於biotech
草案牽涉的主體複雜,既包括美國的大型跨國藥企,也有美國本地的biotech,且涉及到美國以外的大型跨國藥企。輝瑞的CEOalbertbourla(同樣也是遊說集團PhRMA的主席)認為和中國創新葯交易的受益者不僅僅是美國的跨國藥業,還包括美國的患者。考慮到美國大型跨國藥企作為中國創新葯的利益受益方,背后擁有遊說能力也明顯強於biotech,有望進一步阻礙相關草案的進展。
即使法案落地,仍有諸多應對方案,整體影響可控
本次表述是行政命令草案(executiveorderdraft),法律層級不夠高,因此在落地執行層面有相當的可探討空間。即使行政命令執行,目前也有多種可以應對的措施和方法,整體影響可控。
回到本質邏輯,藥品與其他大部分商品不同,優秀的藥品是全世界通用的。中國創新葯憑藉高效的臨牀效率和持續驗證的臨牀數據,用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彌補跨國藥企的專利懸崖,增厚跨國藥企的利潤表,並且最終造福全球患者,我們認為是中國創新葯企業與美國合作共贏的直接體現。因此簡單的通過行政命令,阻礙中國創新葯的BD,我們預計較困難。
從投資的角度來説,我們認為本次行政命令草案屬於短期、可控的情緒衝擊,產業的大趨勢——買全球最好的中國創新葯——沒有改變!
風險提示:藥物研發數據不及預期風險,地緣政治因素風險。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