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5 21:55
(來源:北京商報)
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於加強商業銀行互聯網助貸業務管理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以下簡稱「助貸新規」)正式實施僅剩15天,銀行業正加速調整互聯網貸款業務佈局。9月15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近期徽商銀行、東亞銀行(中國)、恆豐銀行、上海銀行等多家機構紛紛披露助貸合作機構名單,且均聚焦頭部民營銀行、流量平臺等機構。分析人士稱,這種共性選擇,表明銀行機構正充分響應助貸新規的監管精神,以合規爲準繩,從源頭規範互聯網助貸業務,提升業務質量。
多家銀行披露助貸「白名單」
助貸新規正式實施在即,銀行正加速調整互聯網貸款業務佈局。9月15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在新規落地前夕,徽商銀行、東亞銀行(中國)、恆豐銀行、上海銀行等多家銀行紛紛披露了互聯網貸款業務合作機構名單。
從披露的情況來看,這些銀行的合作機構主要集中在民營銀行、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流量平臺、保險及融資擔保機構等類型,並呈現鮮明的「頭部導向」。
具體來看,9月12日,徽商銀行披露的互聯網貸款業務合作機構名單,主要合作方包括螞蟻智信、宿遷鈞騰信息科技、微眾銀行、重慶螞蟻消費金融等頭部機構,合作覆蓋營銷獲客、共同出資發放貸款、支付結算、風險分擔、逾期清收五大環節。例如,在營銷獲客端,徽商銀行與螞蟻智信、宿遷鈞騰等機構合作,合作產品包括花唄、借唄、京東白條等,通過對方營銷獲客平臺獲取目標客户數據,開展貸款營銷;共同出資發放貸款方面,與微眾銀行在微粒貸、微車貸開展合作,與重慶螞蟻消費金融在花唄、借唄進行合作,共同開展針對借款人的聯合貸款業務;支付結算環節則引入支付寶、網銀在線(京東系)、抖音支付等主流支付機構,為客户提供放款與還款通道,且明確不收取支付通道費用。徽商銀行同步也對風險分擔和逾期清收合作機構進行披露。
更早之前的9月10日,東亞銀行(中國)也在官網披露了9家互聯網貸款業務合作機構名單,涵蓋了微眾銀行、螞蟻智信、支付寶、銀聯數據、杭州聚慧聯、網商銀行、螞蟻星河、商誠融資擔保、中國投融資擔保等在內的民營銀行、持牌消金、融資擔保等類型機構。該行表示,此次披露嚴格遵循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相關規定,后續將嚴格按照監管要求開展業務,不定期更新名單。
為何銀行助貸合作會呈現「頭部集中」趨勢?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表示,這種共性選擇,表明銀行機構正充分響應助貸新規的監管精神,以合規爲準繩,從源頭規範互聯網助貸業務,提升業務質量。
「個人認為這屬於新規落地前的典型合規前置動作。對於銀行來説,現在選擇合作方的核心邏輯早已不是衝規模,而是保合規。」博通諮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進一步分析稱,頭部民營銀行、持牌消金的資質是經過市場驗證的,合規底線清晰,風控體系也相對成熟,能直接降低銀行后期因合作方不合規被追責的風險;而頭部流量平臺的用户基數和場景穩定性,又能在嚴控規模增速的監管要求下,幫銀行維持基本的業務盤,避免業務斷崖式收縮。本質上,這種選擇是銀行在監管紅線內,對風險可控的業務總量平衡。
從資金供給方到全流程管控
助貸新規明確,商業銀行開展互聯網助貸業務需堅持「總行集中管理、權責收益匹配、風險定價合理、業務規模適度」的原則,這一要求直接指向過往銀行互聯網助貸業務暴露出的粗放發展問題。「過去分行自主經營,導致合作機構魚龍混雜,現在要求所有合作必須經總行名單制管理,主要是爲了進一步隔離風險。」某銀行個貸部門人士此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
可以説,「助貸新規」的正式實施推動銀行從「流量驅動」轉向「合規驅動」,商業銀行所扮演的角色與責任,也將從資金提供方,轉向全流程管控。不過,從銀行運營層面來看,陣痛也難以避免。王蓬博分析稱,新規落地,銀行分行失去自主合作權后積極性易受挫,而總行需承擔全部風控責任,容易陷入保守心態。並且,在規模與不良率的平衡難題方面,總行要同時控制規模增速、壓低不良率,很可能先砍掉高風險客羣,短期內業務收縮幾乎成為必然。
「一些互聯網貸款競爭能力較為薄弱的中小銀行機構可能會受到較大影響。」蘇筱芮進一步表示,中小銀行機構在風控能力、流量獲客、運營手段等多方面難以與熟悉互聯網渠道與客羣的平臺機構匹敵,因此在助貸新規前對平臺形成高度依賴;而新規對持牌機構的自營競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倒逼其從源頭重視與強化自主能力建設。同時,從去年以來部分持牌機構因助貸合作業務缺陷接連受罰的情況來看,提升自營競爭力,也有助於減少助貸合作業務中面臨的各種合規風險。
面對轉型挑戰,不同類型銀行該如何尋找破局路徑?王蓬博明確表示,頭部銀行和中小銀行做自營渠道需走差異化路子。頭部銀行有資金、科技家底,應向生態閉環方向發展,把控高頻場景、搭建自營平臺,抓牢獲客與風控主動權,甚至可通過開放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擴大生態邊界;中小銀行則需聚焦區域深耕,綁定本地政務、社區商超等場景,依託線下網點與線上輕運營降低成本,再通過合作合規技術公司補齊風控短板,無需追求「大而全」,將區域客羣做透即可。
蘇筱芮也給出類似建議:「后續,頭部機構有望從持牌業務逐步進階到平臺業務,藉助自身的科技能力與流量、客羣積累,為同業機構提供更多互聯網貸款業務賦能;而中小機構也需要及時響應新規,杜絕僥倖心理,及早規劃、落地互聯網貸款自營發展路線。」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實習記者 周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