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不同集團港股IPO分析,預估一手中籤率低於1%,又要搶破頭

2025-09-15 22:46

(來源:郭二俠説財)

今日港股市場最受矚目的是藥捷安康,股價暴漲115.58%。該股於今年6月23日上市,發行價為13.15港元/股,而截至今日收盤,藥捷安康的股價已飆升至415港元/股,市值高達1647億港元,上市不到三個月累計漲幅高達30倍。

在股價狂飆的背后,藥捷安康目前尚無任何商業化產品,上半年虧損過億的基本面與千億市值形成了鮮明反差。

打新人中籤上市首日就賣了,散户手里沒貨,莊家高度控盤隨便怎麼玩。

值得注意的是,藥捷安康已於9月8日被納入港股通,目前的瘋狂炒作不排除是爲了吸引內地指數基金接盤。鑑於此,投資者切勿盲目追高,現在就像一個擊鼓傳花的「搏傻遊戲」,看誰接最后一棒。

一、招股信息

二、公司概況

不同集團,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專注於設計並銷售育兒產品的中國公司,創立的BeBeBus品牌已成為中國高端育兒產品市場的知名品牌,從最初的嬰兒推車、兒童安全座椅、嬰兒牀、餐椅核心產品,逐步延展到親子出行、親子睡眠、親子餵養及衞生護理四大關鍵場景。

按2024年的GMV(商品交易總額)計算,不同集團在中國中高端育兒產品市場中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4.2%。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擁有459個SKU,產品線較為豐富。公司的銷售網絡覆蓋天貓、京東商城、抖音、唯品會、拼多多等主流電商平臺,同時也通過分銷商和大型連鎖零售商(KA客户)拓展線下渠道。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的分銷商數量達155家,由分銷商或KA客户經營的第三方門店數量達3400家。

財務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22年~2024年,不同集團的營業收入分別為人民幣5.07億、8.52億和12.49億,相應的淨利潤分別為人民幣-2122.9萬、2722.4萬和5851.6萬。

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收達7.26億元,期內利潤4851萬元,利潤率達到6.7%,顯示出盈利能力不斷提升的趨勢。

從收入構成來看,公司主要收入來自出行場景(嬰兒推車、兒童安全座椅等)和嬰兒護理場景。2025年上半年出行場景營收佔比35.5%,嬰兒護理場景營收佔比從2022年的8.2%,提高到2025年上半年的42.3%,成為公司的最大收入來源。

公司的客户復購率從2022年的20.1% 提升至2025年6月的40.2%,表明品牌忠誠度正在不斷提高。

不同集團採用輕資產的經營模式,兒童安全座椅等核心產品自主生產,其余產品外包給第三方製造商。2025年前6個月外包生產比例達76.3%,這也反映了其專注於設計、品牌和銷售,而非生產的經營思路。

三、綜合點評

發展前景方面,雖然中國新生兒數量在下降(2023年新生兒902萬),但中高端市場還是有潛力的。隨着消費者對產品品質和安全性的要求提高,中高端育兒產品市場預計將繼續保持高於整體育兒產品市場的增速。

行業競爭格局方面,中國育兒產品行業前五大品牌合計市場份額只有18.4%,市場很分散。中高端市場中,國際品牌如挪威Stokke、荷蘭Bugaboo憑藉設計和技術壁壘佔據高端市場,但渠道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本土品牌如Babycare、好孩子國際則通過性價比和渠道下沉覆蓋廣泛消費羣體。

不同集團選擇了一條差異化路徑,聚焦中高端市場,與國際品牌競爭但定價更為親民,與本土品牌相比則更注重品質和設計。

對比育兒產品同行,A股孩子王市值144.8億人民幣,估值59倍;A股愛嬰室市值25億人民幣,估值24倍;港股好孩子國際市值22.9億港元,估值8.3倍。不同集團市值64.6億,2025年前瞻估值50倍,這個估值很貴,已經透支了增長預期。

不同集團本次IPO發行股份佔全部股份比例的12.1%,按招股價上限71.2港元算,募資約7.82億,3名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1500美元(約1.17億港元)的發售股份,剩余流通盤6.65億港元,對市值64.6億的新股來説,這個流通盤已經很大了。

不同集團是一隻紅籌股,市值64.6億港元,隨着港股市場水漲船高,預計年底納入港股通的市值門檻會上浮到100億,需要上漲60%才行,不過公司流通盤太大,做市值管理的難度會很高。然而,中信作為保薦人,為這種可能增添了一定的可行性。

四、預測中籤率

不同集團招股首日孖展13倍,最終大概率會超購3000倍,甲乙組各5490手。按照20萬人認購算,預估一手中籤率低於1%,甲組全部需要抽籤。

參考上一隻分配方式機制B新股大行科工,一共有22.4萬認購,其中乙組認購人數1.7萬人,不同集團的乙組認購人數也按照1.7萬人算,預估認購3000手穩中一手,也就是乙組第7檔。

五、新股評級

現在內地身份還能開户的港股券商只有一兩家了,指不定什麼時候就全部關閉了,要開户的抓緊時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