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醫生、工程師、CEO同頻,上理工醫工交叉構築泛血管器械創新生態

2025-09-15 21:02

(來源:上觀新聞)

近日,上海理工大學東方泛血管器械創新學院(OPIC)舉辦了以「人才築基·生態共榮」為主題的醫工交叉人才培養論壇,匯聚了醫學、工程、產業及投資領域的專家、企業領袖和學術精英,共同探討醫工交叉人才培養新模式與泛血管器械創新生態建設路徑。

會上,該學院與西門子醫療系統有限公司、微創神通醫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加奇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脈流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深圳愛博合創醫療機器人有限公司、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昕諾醫學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心瑋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九家企業完成了聯合實驗室授牌。這些聯合實驗室的建立,旨在共建協同發展的同頻共振平臺,是產學研醫深度融合的具體體現。

OPIC還與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簽署「領軍人才卓越計劃」課程合作協議,將共同打造面向醫療器械企業高管的高端培訓項目,以培養懂技術、善管理、通市場的複合型產業領袖。首期「領軍人才卓越計劃」已成功結業,學員包括9家上市公司核心團隊成員、2位全國人大代表和16位企業創始人。同時,第二期「領軍人才卓越計劃」也已啟動招生,面向泛血管領域領軍企業招收20名企業創始人、上市公司核心高管和投資合夥人,學制18個月,採用專家推薦制選拔。

上理工東方泛血管器械創新學院院務委員會主任葛均波院士強調,泛血管疾病防控需多學科協同攻關,醫學創新應遵循「以醫生為源頭,工程師為骨干,最終造福患者,並由投資者和創業者提供動力」的理念,並通過深化醫工融合培養新型創新人才,同時兼顧融合創新生態,凝聚創新力量。上海理工大學校長朱新遠表示,學校將持續加強對學院的支持,通過打破學科壁壘、創新體制機制,打造醫工交叉人才培養高地。具體而言,學院將通過「人才培養+技術轉化」協力發展,探索泛血管器械領域的原創創新與產業轉化。未來,學院以共建的生態為起點,將進一步強化人才培養的 「精準度」——讓每一位學子都能成為「醫工產」融合的紐帶;要提升生態建設的「融合度」——讓政府的政策、高校的科研、企業的產能、醫院的需求形成「同頻共振」;更要擴大創新發展的 「國際度」——將中國泛血管器械的創新經驗,轉化為惠及全球患者的解決方案。

論壇還設置了兩場圓桌討論。第一場圍繞「醫工人才培養及醫療器械學科建設」,探討了醫工交叉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提出構建跨學科課程體系與實踐平臺,強化與臨牀和產業需求的對接,實現從學科交叉到交叉學科的躍升。第二場圓桌論壇則圍繞「器械創新轉化生態」,討論了醫療器械創新轉化的關鍵問題,提出構建匯聚技術、人才、資本與政策的良好生態,打通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葛均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金力院士、南京大學醫學院教授顧寧、東華大學材料學院院長朱美芳院士、上海理工大學校長朱新遠、上海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賀莉、上海理工大學副校長張眾、中國藥品監管研究會醫療器械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盧忠等出席論壇。

原標題:《醫生、工程師、CEO同頻,上理工醫工交叉構築泛血管器械創新生態》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易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