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5 16:06
整理 | 華衞
近日,據外媒報道,OpenAI 預計到本世紀末,其將向商業合作伙伴微軟分享的收入佔比將從目前的 20% 降至約 8%。報道稱,這兩個數字之間的差額意味着 OpenAI 將為自身多留存逾 500 億美元收入。
也就是説,即便如此,微軟仍能從投資 OpenAI 的這筆交易中獲得約 333.3 億美元。不過,該報道並未明確這一數字是累計金額還是年度金額。一位瞭解相關磋商情況的人士稱,兩家公司目前還在就 OpenAI 向微軟租賃服務器的費用問題進行談判。但總的來説,微軟因早期就押注 OpenAI 賺了不少錢已是毋庸置疑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最早更可能與 OpenAI 成為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的支持者並不是微軟,而是一家數字化與諮詢服務公司。這家公司名為 Infosys,是印度歷史上第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然而,如今他們的股份已「毫無價值」。
OpenAI:營利、IPO 我全都要
自 2019 年以來,微軟已向 OpenAI 投資 130 億美元,並參與 ChatGPT 及其應用程序接口(API)所產生收入的分成。
當前,估值實現驚人躍升的 OpenAI 正試圖進行重組並最終實現上市。9 月 3 日,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OpenAI 正將其二次股票出售規模擴大逾 40 億美元,向符合資格的現任及離職員工提供出售約 103 億美元股票的機會,相比最初 60 億美元的目標大幅提升。知情人士表示,此次出售將以 5000 億美元的估值進行,符合市場預期。
然而同時,微軟現在還將 OpenAI 視為競爭對手,允許 OpenAI 依靠其他雲服務提供商獲取計算資源,同時也已開始增加對自有人工智能模型的依賴。在 9 月 12 日召開的公司全員大會上,微軟首席執行官 Satya Nadella 與人工智能業務負責人 Mustafa Suleyman 承諾,將對微軟自有的 AI 模型進行 「重大投資」。Suleyman 當時表示:「我們應當具備在內部開發各類規模世界級前沿模型的能力,但同時也應秉持務實態度,在有需要時採用其他模型。」
或鑑於 OpenAI 與微軟日益複雜的合作關係已成為其 IPO 面臨的障礙之一,兩家公司在 9 月 11 日就雙方達成的一項協議發佈了聯合聲明:
微軟與 OpenAI 已就雙方合作的下一階段簽署一份不具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MOU)。目前,雙方正積極推進最終協議的合同條款敲定工作。我們將繼續攜手,以對安全的共同承諾為基礎,為所有人提供最優質的人工智能工具。
據悉,該協議將允許 OpenAI 重組為一家營利性公司。據 OpenAI 非營利性董事會主席 Bret Taylor 在一份備忘錄中透露,OpenAI 方面表示,根據當前條款,其非營利性部門將獲得超過 1000 億美元的資金 ,這一金額約佔該公司在私人市場尋求的 5000 億美元估值的 20%—— 這也將使其成為全球資金最充裕的非營利性機構之一。
另外,此前 OpenAI 在另一份聲明中,披露了與微軟協議中的一項具體細節:其非營利性母公司將繼續擁有對營利性業務的控制權,且該母公司持有的股權價值超過 1000 億美元。據悉,其他慈善機構與非營利組織已對 OpenAI 這一非常規的重組計劃提出反對,加利福尼亞州與特拉華州的總檢察長也已對此展開調查。OpenAI 在聲明中稱:「作為完善我們運作方式的重要一環,我們將繼續與加利福尼亞州和特拉華州的總檢察長開展合作。我們始終致力於以緊迫的行動學習和改進,確保我們的工具對所有人都安全且有益,同時將安全作為全行業的優先事項推進。」
印度金主比微軟
更早出手,卻「一分沒賺」
事實上,比微軟更早以鉅額資金押注 OpenAI 的大廠是 Infosys。10 年前,Infosys 與埃隆·馬斯克、AWS 等一起向 OpenAI 以捐贈名義投資了 10 億美元。OpenAI 最初的組織形式是一家非營利性研究實驗室,宗旨是確保通用人工智能(AGI)能為全人類帶來福祉。因此,Infosys 將其對 OpenAI 的支持設定為慈善捐贈,而非股權投資。
那時,大多數科技高管仍在谷歌上搜索「機器學習」,Infosys 的首席執行官 Vishal Sikka 就看到了人工智能革命的到來,承諾該公司將與科技界知名人士一起支持 OpenAI。Sikka 不是典型的 IT 服務 CEO,他明白大多數高管忽略的事情:人工智能即將吞噬軟件。
Sikka 在 2015 年就預測:AI 將重塑 Infosys。 Infosys 有 15 萬名工程師在做重複性工作,AI 將自動化這項工作。他表示,"我們的大部分工作是在構建和維護軟件系統,而 AI 將越來越多地塑造智能軟件系統的構建和演進,涵蓋各種領域和行業。""作為一家大型服務公司,我們工作的許多方面都可以通過 AI 發生根本性轉變。"
關鍵的轉折點,出現在 OpenAI 從非營利組織轉變為"利潤上限"模式時。這是 Infosys 將捐贈者關係轉化為戰略伙伴關係的最后機會。但 Infosys 什麼也沒做,此時其新領導層對 AI 夥伴關係毫無興趣。
在 Infosys 內部,Sikka 與公司聯合創始人 N.R. Narayana Murthy 之間存在着根本性的文化衝突。Murthy 的理念是秉持保守的財務管理模式、適度的薪酬體系,以及經過驗證的成熟商業模式;Sikka 的願景是主張大力推進人工智能投資、積極吸納硅谷人才,以及推動商業模式的根本性變革。而這些,正是在行業顛覆浪潮中生存下去所必需的舉措。到 2017 年,兩人公開化的爭執迫使公司必須做出選擇。最終 Murthy 一方勝出,Sikka 則選擇辭職。
與此同時,微軟將 Sikka 的理念付諸實踐,促成了與 OpenAI 的重大合作關係。微軟 2019 年向 OpenAI 投資 10 億美元(目前總投資額約 130 億美元),並協商達成了獨家合作條款:成為 OpenAI 的獨家計算資源提供商;享有 49% 的利潤分成;獲得在微軟產品中使用 OpenAI 知識產權(IP)的權利;優先獲取 OpenAI 的新模型。
此后,微軟一躍成為企業級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者,其人工智能業務的年化收入約為 130 億美元。有傳言稱,微軟持有 OpenAI 約 30% 的股份 —— 以 OpenAI 5000 億美元的估值計算,該股份價值約 1500 億美元。
若 Infosys 在 2019 年選擇加大投入,當年 10 億美元的投資,如今價值可能已超過 450 億美元。而他們在 2015 年捐贈支持的 OpenAI,如今的估值已是其整個公司市值的約 4.3 倍。現在的結局是:Sikka 繪製了轉型藍圖,微軟將其落地實現,而 Infosys 則為如今的局面 「買單」。
參考鏈接: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openai-share-8-its-revenue-with-microsoft-partners-information-reports-2025-09-13/
https://threadreaderapp.com/thread/1966750301848813797.html
https://www.theverge.com/news/776884/openai-microsoft-mou
聲明:本文為 AI 前線整理,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