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星星充電高級副總裁王迪:AI 賦能新能源,構建充電、微網與電力交易的智能生態| 2025年36氪產業未來大會

2025-09-15 19:04

9月10日,由36氪主辦的2025年36氪產業未來大會在中國廈門盛大啟幕。本次大會重磅攜手商務部主辦的「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以「精耕時代,潮湧嘉禾」為核心主題,傾力打造一場兼具國家高度、產業深度與市場熱度的高規格、高價值、高影響力產業盛典。

大會緊密錨定國家戰略導向與產業發展前沿,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經濟、先進製造、新能源、大消費五大核心賽道,匯聚行業頂尖力量共商發展路徑、擘畫產業未來。在為期兩天的議程中,大會以「產業協作鏈條」為邏輯主線,重點聚焦「政、資、產」三方協同機制,深入探討如何打破壁壘、整合資源,精準破解產業發展中的痛點堵點與瓶頸制約。

當日,星星充電高級副總裁兼數字能源研究院院長王迪帶來了《星星充電AI驅動的新能源三網融合發展之路》的主題分享。

以下為演講內容,經36氪整理編輯: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想重點介紹AI技術在新能源領域的應用。

在開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星星充電:C端用户對我們的認知多集中在充電樁和充電站,但我們同時也佈局能源業務。如今,我們的充電網絡、智能微電網已覆蓋多場景,給大家一組數據:2014年起,我們自主研發、生產充電樁,投資建設充電站,發展加盟網絡並提供解決方案;11年來,業務覆蓋全國261個地級市、2800多個縣,平臺連接的充電樁超200萬根,約佔全國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的1/6。可以説,現在大家開電車在全國旅行,充電已不再是難題。

要支撐如此龐大的業務規模,核心是做到:安全、高效、長壽命,而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為這一目標提供了關鍵賦能。我們所有硬件產品都植入了智能化算法與軟硬件組合,業務覆蓋充電網絡、用户側智能微電網,以及基於二者構建的虛擬電廠運營。接下來,我將結合具體案例,分享AI的落地應用——其中部分內容雖偏專業,但希望能為跨行業朋友提供參考:當企業想引入AI與產業結合時,可如何思考佈局。

 

第一個案例是充電網絡的佈局規劃與選址。無論是為一座城市規劃未來五年的充電網絡,還是中小運營商投資單座充電站,「選址」都是核心問題。看似簡單,實則需從投資、市場等多維度考量。星星充電十年間建設充電站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成敗經驗,我們將這些經驗與最佳實踐萃取出來,通過AI構建了一套自動化推薦與驗證平臺。如今,這套系統是我們內部投資決策、給客户提提案的「必過環節」——它雖不能100%保證成功,但能精準提示風險點,幫助規避潛在問題。

第二個案例是充電場站運營的AI智能助手「場站醫生」。AI解決知識性問題已很常見,但在垂直領域的深度結合仍需探索。比如場站運營方會問:「電站昨天、上周的運營情況如何?有哪些降本增效增收的建議?」這類問題是投資方和運營方的核心關切,但傳統模式下,從數據收集、調研到人員培訓,整套流程繁瑣且低效,管理單站已不易,遑論全國規模的運營。「場站醫生」不僅能生成包含100多個指標的分析報告,還能生成任務清單並分配給運營人員,待任務完成后再覆盤效果,形成線上閉環,實現大規模運營的AI賦能。

在資產管理中,智能定價是增收的關鍵。以廈門某會場周邊充電站為例,「一度電定多少錢」需考慮地方電價、車輛需求、周邊競爭、季節變化等多重因素,且C端收費包含電價、服務費、促銷等變量,傳統運營團隊難以做到精細化定價。現在,我們通過AI與大模型實現全量自動定價:運營方只需在后台一鍵配置,AI每天會重新計算並刷新場站價格,精度可達小數點后四位,這是人工難以企及的。

第四個案例是充電站的安全與無人化管理。中國大部分充電站為無人值守模式,分佈在社區、寫字樓等區域,易出現車輛佔位、設備損壞、煙火隱患等問題——雖新能源汽車充電熱失控是小概率事件,但對全國性運營商而言,仍是高頻需應對的場景。為此,我們研發了一套集成攝像頭、語音交互、地鎖智能控制的AI設備,可7×24小時替代人工管理,解決上述痛點。

設備運維方面,充電樁多部署在户外,需應對東北零下四五十度、新疆高温、海南高濕、西藏高原等極端環境,提升可用性是核心挑戰。過去,户外IoT設備故障難以及時發現,維修成本高;現在,我們通過全量主動運維與預防性檢測,將設備工況數據實時傳至雲平臺,通過自動診斷模型預測、分析故障,多數問題可通過遠程升級自愈,大幅提升設備可用性。目前星星充電網絡的設備可用性與充電成功率均處於行業領先,同時所需運維人員數量大幅下降。

客服是AI應用最成熟的領域之一,我們的核心是:將行業知識庫與業務特徵通過大模型外掛的方式,融入在線機器人與智能語音系統,重點提升自助解決率與閉環率。經過多年打磨,目前75%的用户問題可通過AI與機器人獨立解決。

在智能微電網領域,核心是解決光伏、儲能與充電的協同問題——這對C端用户無感,但直接影響運營商的電價成本、綠電消納及與電網的協同效率。以常州奧體中心為例:周末球賽吸引四五萬人,大量外地車輛需充電,而場館周邊配有光伏與儲能設施,「何時充電、定什麼價格、如何平衡電網負荷」等問題,過去靠人工調度,現在全由AI算法后臺優化。這一模式的延伸就是車網互動(V2G) ——2025年被稱為車網互動元年,未來新能源汽車不僅是能源消費者,還能通過放電參與電網調控。比如大型活動期間電力緊張時,場站周邊車輛可集體放電支撐局部電網。目前國家能源局已在9個城市開展試點,長三角地區僅上海、常州入選,我們在常州蘇超比賽期間就完成了「為愛放電」實驗,這是汽車與能源關係的里程碑式突破。而車網互動的落地,離不開AI在電網負載預測、綠電消納優化等環節的支撐;同時,我們還通過數字孿生技術監測儲能電池安全。

生產製造環節,我們將AI應用於預測、排產、生產規劃及物流排程。以視覺檢測為例:充電樁生產包裝工位的攝像頭可自動識別裝箱內容、順序,檢測是否遺漏、裝錯,大幅提升質量管控效率。

整體來看,星星充電正打造AI智能基座,賦能十大業務領域,通過開發落地應用實現效率提升、成本降低與新質生產力發展,這也是企業AI佈局的頂層設計核心。

最后,給大家展示集成上述能力的最新場景:三網融合平臺與太乙電力交易系統。在網側獨立儲能結合虛擬電廠的應用中,AI可輔助儲能交易決策,幫助企業在電力市場買到低價電、在用電峰值放電獲利。中國電力交易市場規模達10萬億度,涵蓋中長期批發與現貨交易,類似大宗商品交易,過去依賴電力市場專業人才。現在,我們通過大模型構建了智能輔助平臺,集成電力政策解讀、氣象預測、新能源發電預測、報價策略分析等功能,形成「智能體Agent」,為交易團隊提供高效輔助,未來將逐步實現全自動化交易。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分享。謝謝大家!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