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銀河汽車石金漫】公司深度丨和諧汽車 :攜手比亞迪,開啟全球新能源經銷新徵程

2025-09-15 06:42

【報告導讀】

1. 豪華汽車經銷商龍頭,擁抱新能源開闢業績新增長點

2. 比亞迪戰略投資ICAR公司,合作從業務層面邁向資本協同,品牌與渠道優勢互補共同推動全球化

核心觀點

豪華汽車經銷商龍頭,擁抱新能源開闢業績新增長點:公司是中國領先的純豪華&超豪華汽車經銷商集團,旗下擁有14個豪華及超豪華汽車品牌,包括勞斯萊斯、賓利、法拉利、瑪莎拉蒂、蘭博基尼5個超豪華品牌和寶馬、MINI、奧迪、沃爾沃、路虎、雷克薩斯、捷豹、林肯、阿爾法•羅密歐9個豪華品牌。公司位居汽車經銷商集團第一梯隊,2024年以營業總收入170.67億元、汽車總銷量4.8萬輛排名汽車經銷商百強榜第26位。公司最早於2015年涉足新能源汽車領域,與騰訊、富士康簽訂《互聯網+智能電動車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負責提供在高端汽車營銷及服務領域的優秀經驗,2023年公司與比亞迪汽車品牌戰略合作,在亞洲、歐洲建立銷售渠道,向新能源汽車及出口領域轉型,加速拓展中國香港及海外市場,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比亞迪戰略投資ICAR公司,合作從業務層面邁向資本協同,品牌與渠道優勢互補共同推動全球化:公司具備深厚的經銷門店建設能力與運營經驗,與比亞迪全球新能源龍頭品牌形象形成互補,實現在亞太、歐洲、大洋洲地區渠道的快速拓展,2023年公司建立首批香港地區門店后,快速在其他地區復刻渠道建設能力,2025年7月12日,公司在墨爾本開設和諧比亞迪中國香港及海外第100家門店,2年時間成功建成100家和諧比亞迪門店。2025年9月1日,公司公告比亞迪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以4000萬美元認購公司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經營實體iCar集團10%股份,公司與比亞迪合作關係由業務延伸至股權,進一步加深綁定。2025年上半年公司渠道能力顯現成效,助力比亞迪在中國香港、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澳大利亞等亞太地區登頂新能源銷量榜首,並在歐洲地區配合比亞迪的品牌贊助打響市場聲譽,助力比亞迪在歐洲市場關税壁壘與品牌偏見中實現突圍,英國、法國地區新能源市佔率快速提升。展望未來,比亞迪刀片電池、CTB等技術硬實力得到全球市場認可,並通過本地化產能建設、本地化用工、定製化車型等提升全球市場認可度,出口方興未艾,預計2025年比亞迪出口銷售可達100萬輛,公司有望通過在亞太、歐洲、大洋洲等地的渠道貢獻7-8%的銷售規模。

風險提示

1、比亞迪出口銷量不及預期的風險;2、中國香港及海外乘用車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3、海外渠道拓展進度不及預期的風險。

正文

一、投資要點

公司是中國領先的純豪華&超豪華汽車經銷商集團,主營業務圍繞豪華&超豪華品牌全生命周期服務。業務方面,公司聚焦豪華與超豪華汽車銷售,能夠為客户提供包括新車銷售、汽車金融與保險、裝潢用品、汽車美容、二手車交易、汽車租賃等在內的全生命周期服務。品牌方面,公司旗下擁有14個豪華及超豪華汽車品牌,包括勞斯萊斯、賓利、法拉利、瑪莎拉蒂、蘭博基尼5個超豪華品牌和寶馬、MINI、奧迪、沃爾沃、路虎、雷克薩斯、捷豹、林肯、阿爾法•羅密歐9個豪華品牌。公司以2024年營業總收入170.67億元、汽車總銷量4.8萬輛排名2025年中國汽車流通行業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第26位,位居汽車經銷商集團第一梯隊。

2023年起公司轉變戰略重心,與比亞迪、騰勢等中國領先的戰略品牌合作,加速拓展中國香港及海外市場。2023年公司開始轉變戰略重心,與比亞迪、騰勢等中國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戰略合作,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在亞洲、歐洲建立銷售渠道,向新能源汽車及出口領域轉型,加速拓展中國香港及海外市場,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比亞迪戰略投資ICAR公司,合作從業務層面邁向資本協同,且公司具備深厚的經銷門店建設能力與運營經驗,與比亞迪全球新能源龍頭品牌形象形成互補,實現在亞太、歐洲、大洋洲地區渠道的快速拓展,2023年公司建立首批香港地區門店后,快速在中國香港及海外其他地區復刻渠道建設能力,2年時間成功建成100家和諧比亞迪中國香港及海外門店,2025年7月12日,公司在墨爾本開設比亞迪第100家門店(BYD Caroline Springs)。公司與比亞迪均發源於中國內地市場,在推進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拓展中二者管理團隊的文化理解一致度較高,不僅能夠提高協同效應、降低管理成本,相比海外經銷商集團,公司能夠更加充分理解比亞迪全球新能源龍頭的品牌內涵,對品牌形象形成更有效的宣傳。2025年9月1日公司公告比亞迪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以4000萬美元價格認購公司的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經營實體iCar集團9.9999%的股份,通過入股iCar集團,比亞迪與公司的合作關係由業務向股權層面延伸,進一步提升了雙方的合作緊密度。

2025年H1比亞迪出口累計銷售47萬輛,超2024年全年水平,在八個國家和地區(中國香港、巴西、新加坡、印尼、泰國等)奪得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2025年H1中國乘用車出口銷量TOP20中比亞迪佔五席,分別為宋PLUS(第一)、海鷗(第六)、海獅07(第十一)、元PLUS(第十七)、宋Pro DM(第二十),比亞迪爆款車型在全球熱銷。比亞迪已推出包括易四方、雲輦-Z、天神之眼、車載無人機和兆瓦閃充等重磅技術,為品牌高端化奠定了堅實基礎。且近年來,比亞迪通過產能、物流、產品、渠道等多維度佈局中國香港及海外市場,落實並堅定國際化戰略,實現高速擴張。預計2025年比亞迪出口銷售達90~100萬輛,公司有望貢獻7-8%。

我們預計公司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單車毛利率在10%~15%,考慮到2025、2026年尚處於投入擴大建店期,存在早期渠道建設、人員培訓、品牌宣發等投入,后期規模效應逐漸顯現,粗略估算公司2025/2026/2027年單車淨利率分別為0.8%/1.5%/2.0%,假設比亞迪出口單車售價維持2024年24萬人民幣,2025/2026/2027年對應單車利潤分別為0.2/0.36/0.48萬元,2025/2026/2027年對應銷量7.5萬輛/12萬輛/15萬輛,對應淨利潤1.5/4.3/7.2億元,iCar資本重組與比亞迪入股后,公司對iCar公司持股佔比變化為49.5%並按子公司並表,歸屬於上市公司淨利潤對應為0.74/2.13/3.56億元。我們假設2025~2027年境內汽車經營、售后業務及其他增值服務分別貢獻0.2億元、0.3億元、0.6億元。綜上,我們預計公司2025~2027年歸母淨利潤為0.61億元,2.43億元,4.16億元,對應EPS為0.04元、0.16元、0.27元。其中2025年歸母淨利潤構成為:1)iCar子公司經營貢獻0.74億元,2)境內汽車經營、售后業務及其他增值服務貢獻0.2億元,3)根據2025年中報,公司境內店面關停計提3250萬元。

二、豪華汽車經銷商龍頭,擁抱新能源開闢業績新增長點

(一)中國領先的純豪華&超豪華汽車經銷商,2023年與比亞迪合作加速中國香港及海外市場拓展

公司是中國領先的純豪華&超豪華汽車經銷商集團,主營業務圍繞豪華&超豪華品牌全生命周期服務。業務方面,公司聚焦豪華與超豪華汽車銷售,能夠為客户提供包括新車銷售、汽車金融與保險、裝潢用品、汽車美容、二手車交易、汽車租賃等在內的全生命周期服務。品牌方面,公司旗下擁有14個豪華及超豪華汽車品牌,包括勞斯萊斯、賓利、法拉利、瑪莎拉蒂、蘭博基尼5個超豪華品牌和寶馬、MINI、奧迪、沃爾沃、路虎、雷克薩斯、捷豹、林肯、阿爾法•羅密歐9個豪華品牌。

2023年起公司轉變戰略重心,與比亞迪、騰勢等中國領先的戰略品牌合作,加速拓展中國香港及海外市場。公司於2015年與騰訊、富士康簽訂《互聯網+智能電動車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始涉足新能源汽車領域,公司負責提供在高端汽車營銷及服務領域的優秀經驗,2016年公司作為創始投資人註冊成立知行汽車(FMC),2019年6月公司與合衆汽車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品牌、產品、銷售、售后、金融等方面展開合作,公司在早期積累了一定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經驗。2023年公司開始轉變戰略重心,與比亞迪、騰勢等中國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戰略合作,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在亞洲、歐洲建立銷售渠道,向新能源汽車及出口領域轉型,加速拓展中國香港及海外市場,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公司位居汽車經銷商集團第一梯隊,是豪華車品牌經銷商龍頭。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評選的2025年中國汽車流通行業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公司以2024年營業總收入170.67億元、汽車總銷量4.8萬輛排名第26位,單車銷售均價35.6萬元/輛,在前26名中排名第5位,具有較強的豪華屬性。

(二)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拓展進入收穫期,2025年H1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實現盈利

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收入翻5倍,帶動公司2025年H1營收高增。2025年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6.4億元,同比+25.7%,其中來自中國香港及海外地區的收入同比增長5倍至39.0億元,受益於公司經銷的比亞迪品牌在中國香港及海外地區的熱銷,來自中國內地的收入同比降低15.8%至57.3億元,主要受內地市場豪華&超豪華品牌銷量下滑影響。

中國香港及海外地區銷量同比增長6.5倍,帶動公司新車銷量增速明顯提升。2025年H1公司實現新車銷量3.1萬輛,同比+60.6%,其中中國香港及海外地區銷售1.6萬輛,同比增長6.5倍,帶動公司新車銷量增速的明顯提升,境內銷售1.5萬輛,同比-5.0%。

中國香港及海外市場規模效應提升帶動新車銷售業務毛利率轉正,推動公司整體毛利率回升。2025年H1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0.9pct至5.8%,其中新車銷售毛利率由負轉正,同比提升1.6pct至1.6%,售后服務毛利率同比提升0.8pct至39.1%,中國香港及海外市場規模效應的明顯提升帶動新車銷售業務毛利率由負轉正。

2025年H1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實現盈利,規模效應提升驅動費用率穩中有降。2025年H1公司實現淨利潤-0.1億元,虧損同比縮窄84.5%,其中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淨利潤為280萬元,實現盈利,公司在中國香港及海外市場的拓展進入收穫期,銷售/管理/財務費用率分別為5.7%/1.7%/1.0%,同比分別-0.3pct/持平/持平,公司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拓展帶來人力、資金等投入加大,隨着業務進入收穫期,銷量與營收高增帶來規模效應提升,驅動期間費用率穩中有降。

2025年H1經營性現金流淨流入額高增,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拓展帶來投資性現金流出加大。2025年H1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為3.1億元,同比+151.3%,主要得益於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收入的高增長。2025年H1公司投資性現金流量淨額為-2.9億元,流出同比擴大221.6%,主要系公司在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拓展中加快建設經銷渠道帶來資金支出。

2025年H1公司存貨周轉能力穩定,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回款周期較長對公司應收賬款周轉能力形成一定影響。2025年H1公司存貨周轉率為4.64次,同比+2.7%,相對穩定,應收賬款周轉率為31.06次,同比-10.1%,應收賬款周轉能力的下降主要是由於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的回款周期較內地更長,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的拓展帶來了一定程度的營運效率降低。

2025年H1資產負債率有所回落,公司當前在手現金充裕,債務風險較低。截止2025年H1,公司資產負債率為55.8%,較2024年底降低了1.4pct,處於較為健康水平。截止2025年H1,公司在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0.9億元,流動比率為1.18,速動比率為0.82,在手現金較為充裕,債務風險較低。

、攜手比亞迪,品牌與渠道優勢互補共同推動全球化  

(一)比亞迪技術優勢與公司優秀渠道能力互補,2年拓展100家店面

比亞迪全球新能源龍頭品牌形象與公司優秀的渠道建設運營能力形成互補,實現比亞迪中國香港及海外渠道建設的快速復刻,2年成功拓展100家和諧比亞迪中國香港及海外門店。公司具備深厚的經銷門店建設能力與運營經驗,與比亞迪全球新能源龍頭品牌形象形成互補,實現在亞太、歐洲、大洋洲地區渠道的快速拓展,2023年公司建立首批香港地區門店后,快速在中國香港及海外其他地區復刻渠道建設能力,2年時間成功建成100家和諧比亞迪中國香港及海外門店,2025年7月12日,公司在墨爾本開設比亞迪第100家門店(BYD Caroline Springs),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親自出席開業儀式併爲首位車主交付車輛,該店位於墨爾本主干道商圈,是當地建店標準最高、規模最大的比亞迪門店之一。

公司在亞太、歐洲、大洋洲地區與比亞迪形成深度綁定,成為比亞迪拓展中國香港及海外市場的核心夥伴。公司主要在香港、柬埔寨、菲律賓等亞太地區、英國、法國、瑞士等歐洲地區以及大洋洲地區與比亞迪形成深度綁定,公司是比亞迪拓展亞太、歐洲、大洋洲等地區新能源市場的核心夥伴,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例如2024年11月公司斥資1.5億港元收購香港聯大汽車比亞迪所有店面,統一運營比亞迪香港乘用車業務,助力比亞迪以香港作為右舵車市場支點進行產品與技術驗證,進而成功推向其他右舵市場,實現中國香港及海外市場的快速拓展;2025年7月12日和諧比亞迪第100家門店開業典禮上,比亞迪集團董事長王傳福、亞太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劉學亮、澳大利亞分公司總經理Wing You、執行副總裁&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廉玉波、執行副總裁&乘用車首席運營官何志奇等多位比亞迪管理層出席,體現公司在比亞迪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拓展中的重要地位。

公司與比亞迪均發源於中國內地市場,在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拓展中管理團隊文化一致度高,可以提高協同效應,降低管理成本。在中國香港及海外店面運營方面堅持本地化員工,加強消費者觸達。經銷商是車企觸達消費者的重要媒介,一方面,中國香港及海外市場的互聯網發展不如內地發達,線上營銷的效果弱於境內,另一方面,汽車作為大宗消費品,具有消費門檻高、決策鏈路長、業務場景清晰的特徵,線下渠道與個性化定製服務仍是其主要的營銷陣地,因此線下渠道建設是比亞迪中國香港及海外拓展的核心路徑。4S店是重資金投入的服務密集型行業,汽車銷售涉及的車輛展示、金融諮詢、保險捆綁等複雜流程以及售后維修保養、配件更換等環節均需大量人工操作,公司具備優秀的渠道建設能力與運營經驗,因而能夠作為合作伙伴參與比亞迪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拓展,為比亞迪中國香港及海外拓展提供專業銷售團隊,運用本地化員工加強消費者觸達,且公司與比亞迪均發源於中國內地市場,在推進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拓展中二者管理團隊的文化理解一致度較高,不僅能夠提高協同效應、降低管理成本,相比海外經銷商集團,公司能夠更加充分理解比亞迪全球新能源龍頭的品牌內涵,對品牌形象形成更有效的宣傳。

(二)多年豪華品牌經營加持,鞏固和加深比亞迪全球高端品牌形象

公司多年深耕豪華、超豪華汽車銷售主業,為高淨值人羣提供了高品質的出行服務,豐富經驗有望加持比亞迪在全球市場的高端化品牌打造。公司先后獲得勞斯萊斯、賓利、法拉利、林肯等豪車品牌頒發的榮譽:2024年度公司獲得勞斯萊斯大中華區五項年度大獎,三店獲得雷克薩斯中國2023年度大獎,2023年度法拉利大中華區經銷商三項大獎等,並連續獲得「比亞迪亞太傑出戰略合作伙伴獎」。在比亞迪2025年亞太區經銷商大會上,公司收穫31項大獎,獎項覆蓋銷售、售后服務、渠道拓展等全業務領域,充分展示了比亞迪對公司實力的認可。

與比亞迪的合作過程中,公司在全球高端品牌雲集的倫敦比亞迪金絲雀碼頭、巴黎香榭麗舍大街、蘇黎世班霍夫大街金融商業區開設比亞迪店面,標誌着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式躋身全球高端消費腹地。此外,公司在亞太地區的銷售服務網絡覆蓋了柬埔寨、泰國、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日本、韓國以及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同時,在歐洲,公司也在英國、法國及波蘭建立了比亞迪的服務網點。

比亞迪贊助國際米蘭、歐洲盃等全球性體育IP,與公司渠道擴張合力實現全球影響力的提升。2024年1月12日,比亞迪正式宣佈成為2024歐洲盃官方出行合作伙伴,是歐洲盃首次攜手新能源汽車品牌和中國汽車品牌,2025年7月12日,比亞迪與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國米)舉行簽約儀式,正式建立為期三年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成為國米俱樂部的全球汽車合作伙伴,公司通過在最具全球影響力的體育運動—足球領域與全球性賽事、俱樂部建立合作關係,快速在以歐洲為代表的高端市場打響品牌影響力,藉助足球文化傳播品牌形象,讓品牌美譽度直線上升。與公司渠道擴張合力實現品牌影響力到銷量的兑現。

(三)比亞迪戰略投資ICAR公司,合作從業務層面邁向資本協同

比亞迪入股公司中國香港及海外新能源業務經營實體iCar集團並持股10%,與公司合作關係從業務延伸至股權,進一步綁定雙方合作緊密度,推動雙方在中國香港及海外市場的共同成長。2025年9月1日公司公告比亞迪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以4000萬美元價格認購公司的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經營實體iCar集團9.9999%的股份,公司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經營實體投后估值約為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億元),通過入股iCar集團,比亞迪與公司的合作關係由業務向股權層面延伸,進一步提升了雙方的合作緊密度,一方面有利於公司依託於比亞迪的全球新能源龍頭品牌影響力持續拓展全球渠道,提升業績增長潛力,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比亞迪依託於公司當前已在全球渠道拓展所取得的經驗成果在中國香港及海外其他市場實現更快速拓展,提升中國香港及海外產品銷量增長潛力。經營層面,2024年iCar集團稅后虧損為1.95億元,主要是由於處於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拓展的投入期,2025年公司進入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收穫期,上半年公司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實現盈利280萬元,伴隨公司渠道的持續拓展與銷量的高速增長,iCar集團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提升。

(四)兼具技術硬實力與本土化軟策略,比亞迪出口方興未艾

1)2025年H1比亞迪出口累計銷售47萬輛,超2024年全年水平,在八個國家和地區(中國香港、巴西、新加坡、印尼、泰國等)奪得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具體來看:

i)歐洲實現突破,西班牙月累計銷量破萬(增速756.1%,市佔率9.7%)、意大利註冊量超9000台(市佔率超10%),宋PLUS DM-i等車型熱銷;歐洲在2025上半年打響品牌聲譽,5月比亞迪在歐洲16國合計實現銷量12363輛,超越特斯拉,英國、法國新能源市場市佔率快速提升,在關税壁壘與品牌偏見中實現突圍;

ii)巴西統治:蟬聯新能源銷冠,銷量4.7萬輛(同比+45%),超第二至第十名總和兩倍,巴西工廠投產助力本地化;

iii)亞太霸榜:泰國包攬新能源和純電車銷冠(純電份額35%)、新加坡登頂乘用車銷冠,香港銷量近5000台(增速第一),2024年底公司統一運營比亞迪香港乘用車業務后渠道能力快速顯現,帶來比亞迪在中國香港市場競爭地位的提升。對比來看,2024年比亞迪在中國香港私家車登記數量為5490輛,落后於特斯拉、豐田,位居市場第三。

爆款車型全球熱銷。2025年H1中國乘用車出口銷量TOP20中比亞迪佔五席,分別為宋PLUS(第一)、海鷗(第六)、海獅07(第十一)、元PLUS(第十七)、宋Pro DM(第二十),其中宋PLUS出口同比增長184%至13.4萬輛。公司爆款產品在全球熱銷,如海鷗在巴西定價2.4萬美元(約合16.8萬人民幣),相當於境內售價兩倍,仍穩居新能源車銷量第二,僅次於宋PLUS;M6、騰勢D9、海獅07位列印尼新能源市場銷量前三;海豚、海獅06、海獅07位列泰國新能源市場銷量前三;皮卡SHARK位居澳大利亞新能源市場銷量第二,僅次於Model Y。

2)比亞迪已推出包括易四方、雲輦-Z、天神之眼、車載無人機和兆瓦閃充等重磅技術,為品牌高端化奠定了堅實基礎。比亞迪通過技術研發和優化消費者體驗來提升品牌的高端化與國際形象,公司有望充分受益。2025年4月,搭載刀片電池並採用CTB車身電池一體化架構的SEALION 7(海獅07EV)同時榮獲歐洲新車安全評鑑協會(EURO NCAP)與澳大利亞新車安全評鑑協會(A-NCAP)雙五星安全評級,成為全球純電SUV安全標杆,另外,TANG(唐)、SEAL U(宋PLUS EV)、SEAL U DM-i(宋PLUS DM-i)、SEAL(海豹)、ATTO 3(元PLUS)和DOLPHIN(海豚)也都獲得了EURO NCAP的五星安全認證,比亞迪技術硬實力獲得全球市場認可,2023年12月比亞迪漢正式成為聯合國駐華最高代表001號座駕,全球市場對公司產品認可度持續上升。

3)近年來,比亞迪通過產能、物流、產品、渠道等多維度佈局中國香港及海外市場,落實並堅定國際化戰略,實現高速擴張。

i)產能佈局方面,比亞迪穩步推進海外產能建設,泰國、巴西工廠投產,規劃建設印尼、匈牙利、土耳其等工廠,另一方面,比亞迪積極融入當地文化,如針對中東地區極端高温氣候優化電池熱管理系統、巴西工廠現有超1000名員工中僱傭本地員工佔比超70%、泰國工程6100個就業崗位泰籍員工佔比88%,通過本地化產能建設、本地化用工、車型定製等提升當地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可度。在技術硬實力與本土化軟策略的加持下,比亞迪出口增長動能十足,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於比亞迪出口高增帶來的成長機遇,實現海外新能源業務的順利拓展。

ii)物流與渠道方面,比亞迪新增國內出口專線,深圳深汕工業園建成出口專線及出海整備中心,滿足KD件(散件組裝)出口需求,年處理集裝箱超1.2萬個。自建物流體系突破運力瓶頸,公司的8艘自建船舶分兩批交付,首批載量7000輛/艘(如"開拓者1號"),第二批提升至9200輛/艘(如"西安號""長沙號"),單次運力達6.7萬輛。自有船隊較第三方物流成本降低30%,縮短交付周期,保障2025年月出口破10萬輛。終端渠道覆蓋方面,目前比亞迪歐洲地區300家門店覆蓋英德法等國,亞太地區,泰國180家門店,日本62家門店。

iii)產品與定價策略方面,公司出口主力車型宋PLUS DM-i(2025年前5月出口11.3萬輛)、海鷗(東南亞低價走量)、海獅07(歐洲高端純電)等不同產品定位不同。右舵車(海豚)試水香港,輻射英國、澳洲市場,皮卡SHARK針對拉美需求,成墨西哥警用車及澳洲暢銷車型。

4)預計2025年比亞迪出口銷售達100萬輛,公司有望貢獻7-8%。預計2025年下半年比亞迪出口繼續保持高增態勢,全年乘用車出口銷售規模有望達到94萬輛,皮卡產品SHARK銷量有望達到6萬輛,合計實現出口銷售100萬輛,公司有望通過在亞太、歐洲、大洋洲等地的渠道貢獻7%-8%的銷售規模。

四、境內市場通過產品優化,品牌打造等穩健發展  

截止2025年7月,公司境內豪華及超豪華經銷商網點68家,相比2024年底的79家略有收縮,公司通過產品結構及店面佈局優化,適應境內豪華及超豪華市場,保持經營穩健有盈余。此外,售后及汽車金融預計保持穩定增長。

1)超豪華汽車受消費税徵收,預計境內市場銷量增速放緩。7月17日,財政部、税務總局發佈《關於調整超豪華小汽車消費税政策的公告》,公告明確,自2025年7月20日起,超豪華小汽車消費税徵收範圍調整,起徵點由零售價格(不含增值税)130萬元/輛降至90萬元/輛,將直接衝擊高價車型。公司通過店面調整適應當前消費市場。2025年上半年,零售價格超過101.7萬元的超豪華車累計銷量僅為3.7萬輛,同比大幅下滑49%。

2)公司通過戰略調整,2025年7月境內豪華及超豪華店面分佈中,寶馬及雷克薩斯佔比超50%,經營穩健,安全邊際較高。其中寶馬中國2025上半年銷量31.79萬輛,同比下降15.5%,降幅與ABB降幅基本一致,雷克薩斯同期銷量8.9萬輛,同比增長1.36%。根據公司官網信息,截止到2025年7月底,公司境內經銷商網點68家。品牌分佈:寶馬26家(包括2家寶馬摩托),雷克薩斯9家,法拉利6家,賓利6家,林肯5家,MINI 4家,沃爾沃4家,蘭博基尼2家,勞斯萊斯2家,瑪莎拉蒂1家,奧迪1家,路虎&捷豹1家,阿爾法羅密歐1家。

2025上半年,店面數量佔據公司半壁江山的寶馬和雷克薩斯經營穩健,公司境內業務預計相對穩定,保持盈余。2024年寶馬、雷克薩斯佔公司總銷量的71%,2025年上半年,寶馬銷量31.79萬輛,同比下降15.5%,疊加廠商補貼,預計利潤端降幅收窄,雷克薩斯上半年銷量8.9萬輛,同比增長1.36%,預計盈利能力保持穩定,其余奧迪、勞斯萊斯、賓利等銷量同比下滑,整體境內市場預計銷量及利潤穩定。

售后及汽車金融等保持穩定增長。汽車后市場(維修保養、配件供應鏈、美容裝飾、二手車、電池回收等)因需求剛性和低周期屬性,公司近年已通過技術升級(如AI診斷)、服務標準化和供應鏈整合帶來新增長點。

公司通過賽車運動強化技術品牌形象。公司連續三年參與澳門賽事,賽車合作,通過高端賽事提升品牌技術形象。2024年11月,車手梁嘉彤駕駛和諧賽車與ROWE潤滑油聯合打造的寶馬M4 GT4戰車參賽,車身塗裝以「流動潤滑油」為設計靈感,凸顯品牌跨界合作。

五、盈利預測及估值

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將是公司近年主要增長點,1)公司在比亞迪店面佈局方面,亞太地區2024年底店面數量25家,2025年5月底70家,2025年底規劃130家,歐洲、中東地區店面30家,合計2025年底店面數量在160~180家。2024年公司銷售比亞迪6274台,2025年預計7.5萬台。

2)根據比亞迪公司財報,2024年出口平均單車售價爲‌24.73萬元‌,預計25/26/27年公司出口新車銷量分別為7.5萬輛、12萬輛、15萬輛。

海外售價普遍為內地2-3倍,典型車型對比:i)海鷗:內地5.58萬起,歐洲售價1.99萬-2.6萬歐元(約16萬-21萬人民幣),新加坡頂配版達18.39萬新幣(約95.6萬人民幣)。ii)元PLUS(ATTO 3):內地13.78萬起,德國售價3.8萬歐元(約29萬人民幣),澳大利亞4.8萬澳幣(約22萬人民幣)。iii)海獅07 EV:內地18.18萬起,歐洲售價4.8萬歐元(約37.85萬人民幣)。iv)高端車型:比亞迪漢/唐在德國售價7.2萬歐元(約50萬人民幣),超寶馬5系;海豹歐洲版35萬-40萬人民幣,比內地貴70%以上。

3)我們預計公司中國香港及海外業務單車毛利率在10%~15%,考慮到2025、2026年尚處於投入擴大建店期,存在早期渠道建設、人員培訓、品牌宣發等投入,后期規模效應逐漸顯現,iCar資本重組與比亞迪入股后,公司對iCar公司持股佔比變化為49.5%並按子公司並表。

如需獲取報告全文,請聯繫您的客户經理,謝謝!

本文摘自:中國銀河證券2025年9月12日發佈的研究報告《【銀河汽車】公司深度報告_和諧汽車(3836.HK)_攜手比亞迪,開啟全球新能源經銷新徵程

分析師:石金漫、秦智坤

評級標準:

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后的6到12個月行業指數(或公司股價)相對市場表現,其中:A股市場以滬深300指數為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為基準,北交所市場以北證50指數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恆生指數為基準。

行業評級

推薦:相對基準指數漲幅10%以上。

中性:相對基準指數漲幅在-5%~10%之間。

迴避:相對基準指數跌幅5%以上。

公司評級

推薦:相對基準指數漲幅20%以上。

謹慎推薦:相對基準指數漲幅在5%~20%之間。

中性:相對基準指數漲幅在-5%~5%之間。

迴避:相對基準指數跌幅5%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眾訂閲號為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河證券」)研究院依法設立、運營的研究官方訂閲號(「中國銀河證券研究」「中國銀河宏觀」「中國銀河策略」「中國銀河總量」「中國銀河科技」「中國銀河先進製造」「中國銀河消費」「中國銀河能源周期」「中國銀河證券新發展研究院」)。其他機構或個人在微信平臺以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義註冊的,或含有「銀河研究」,或含有與銀河研究品牌名稱等相關信息的其他訂閲號均不是銀河研究官方訂閲號。

本訂閲號不是銀河證券研究報告的發佈平臺,本訂閲號所載內容均來自於銀河證券研究院已正式發佈的研究報告,本訂閲號所摘錄的研究報告內容經相關流程及微信信息發佈審覈等環節后在本訂閲號內轉載,本訂閲號不承諾在第一時間轉載相關內容,如需瞭解詳細、完整的證券研究信息,請參見銀河證券研究院發佈的完整報告,任何研究觀點以銀河證券發佈的完整報告爲準。

本訂閲號旨在交流證券研究經驗。本訂閲號所載的全部內容只提供給訂閲人做參考之用,訂閲人須自行確認自己具備理解證券研究報告的專業能力,保持自身的獨立判斷,不應認為本訂閲號的內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閲號並不構成對訂閲人的投資建議,並非作為買賣、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請或保證,銀河證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訂閲號發佈的任何內容所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與此有關的其他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訂閲號所提及的任何證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風險,訂閲人需自行承擔依據訂閲號發佈的任何內容進行投資決策可能產生的一切風險。

本訂閲號所載內容僅代表銀河證券研究院在相關證券研究報告發布當日的判斷,相關的分析結果及預測結論,會根據銀河證券研究院后續發佈的證券研究報告,在不發出預先通知的情況下做出更改,敬請訂閲者密切關注后續研究報告的最新相關結論。

本訂閲號所轉發的研究報告,均只代表銀河證券研究院的觀點。本訂閲號不保證銀河證券其他業務部門或附屬機構給出與本微信公眾號所發佈研報結論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資意見,敬請訂閲者留意。

《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於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過微信訂閲號發佈的本圖文消息僅面向銀河證券客户中的機構專業投資者,請勿對本圖文消息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發。若您並非銀河證券客户中的機構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關注,請勿訂閲、接收或使用本訂閲號中的任何信息。

本訂閲號所載內容的版權歸銀河證券所有,銀河證券對本訂閲號保留一切法律權利。訂閲人對本訂閲號發佈的所有內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複製、轉載,均需註明銀河研究的出處,且不得對本訂閲號所在內容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投資有風險,入市請謹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