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5 16:31
華興證券研究所依託華興資本集團與華興證券在新經濟領域的資源獲取能力,觸達中國新經濟領域的多個角落,將二級市場研究方法和一級市場投行經驗相結合,力求帶來新經濟領域前沿的研究成果,敬請持續關注。
上海醫藥
(601607 CH)
創新與數字化驅動盈利改善
1H25,公司費用率持續改善,數智化升級成效顯現,盈利能力逐步修復。
1H25,創新引領公司發展,為后續盈利能力提升奠定基礎。
1H25業績保持穩健增長:根據1H25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15.93億元,同比增長 1.56%。分業務看,1H25,醫藥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21.60億元,同比下降4.50%,醫藥商業實現銷售收入1,294.33億元,同比增長2.17%。1H25,公司實現淨利潤44.59億元,同比增長51.56%,主要是由於對和黃藥業會計覈算由合營企業權益法覈算變更為按子公司覈算而產生一次性特殊收益所致,扣除上述事項等一次性特殊損益后的歸母淨利潤為27.82億元,同比下降2.06%。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為61.65億元,同比下降6.09%,管理費用為26.62億元,同比下降7.21%,體現費用端持續優化。整體來看,1H25公司收入規模保持平穩,費用優化部分抵消了行業不利影響。
醫藥商業依託渠道優勢推進商業模式創新:根據1H25報告,公司醫藥商業貢獻淨利潤17.94億元(佔公司總利潤比例為40.23%)。公司醫藥商業業務一方面實施數字化變革,對內推進降本增效,對外打造智能化標杆;另一方面,公司繼續推進模式創新,帶動多項創新業務的發展。1H25,公司依託全球供應鏈優勢,新增進口總代品規25個,實現銷售收入175億元,同比增長11.7%。1H25,公司積極與境內外創新葯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醫藥商業創新葯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42億元,同比增長22.6%。整體來看,公司商業網絡優勢與數字化管理雙輪驅動,為后續盈利能力提升奠定基礎。
醫藥工業堅持創新轉型:根據1H25報告,公司醫藥工業貢獻淨利潤11.50億元(佔公司總利潤比例為25.79%)。1H25,公司研發投入11.48億元,佔醫藥工業銷售收入的9.44%元。1H25,公司提交臨牀試驗申請獲得受理及進入后續臨牀試驗階段的新葯管線共計56項,包括創新葯管線44項。
風險提示:1)政策不確定性;2)價格降低風險;3)藥物研發進展緩慢;4)獲得暢銷藥物的發行權進展緩慢。
報告名稱:《上海醫藥-A(601607 CH)-創新與數字化驅動盈利改善》
報告日期:2025年9月12日
報告作者:趙冰, 分析師|執業證書編號: S1680519040001
北方華創
(002371 CH)
2Q25淨利潤受研發費用影響;看好公司中長期訂單獲取能力
1H25期間,刻蝕、沉積及離子注入設備業務進展良好。
我們認為2025年公司業績的可預見性依然較強。
根據公司2025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1.4億元,同比增長29.5%;歸母淨利潤31.8億元,同比增長20.2%。隨着2024–2026年國內先進存儲芯片和邏輯芯片產能提升,我們看好北方華創持續獲得半導體設備訂單的潛力。
1H25刻蝕、沉積、濕法及離子注入業務進展良好。刻蝕設備與薄膜沉積設備方面,在既有全系列產品佈局的基礎上,1H25刻蝕設備實現收入超50億元,薄膜沉積設備收入超65億元,均保持較高景氣度。濕法設備方面,公司完成對芯源微的控股權收購併納入合併報表,豐富了公司在前道物理清洗和前道化學清洗領域的佈局。離子注入設備方面,公司於2025年3月宣佈正式進入離子注入設備市場,併發布多款12英寸機型,標誌着公司在關鍵設備國產替代進程中實現突破。
我們認為2025年公司業績的可預見性依然較強。公司202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截至1H25合同負債金額為50.0億元,較2024年末的62.1億元繼續下降,主要由於客户預付款比例降低,但新簽訂單保持良好趨勢。公司存貨由2024年末的236.5億元增至1H25的311.4億元,我們認為存貨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對后續業績增長的信心。現金流方面,1H25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為-31.9億元,同比下降917.3%,主要系訂單需求和研發投入增加導致現金支出上升。公司長期借款由2024年末的39.5億元提升至1H25的123.9億元,主要用於訂單交付、研發及併購支出。
風險提示:人才儲備風險;全球供應鏈不確定性;競爭加劇;下游市場需求放緩;併購整合風險。
報告名稱:《北方華創(002371 CH)-2Q25淨利潤受研發費用影響;看好公司中長期訂單獲取能力》
報告日期:2025年9月10日
報告作者:王國晗, 分析師|執業證書編號: S1680524080001
美的集團
(000333 CH)
全年利潤有望實現中雙位數增長
2C全品類競爭力穩步加強。
2B佔比進一步提升。
2C全品類競爭力穩步加強:1)根據產業在線數據,1H25美的空調內銷出貨量份額小幅提升1.4ppts至29.0%,仍領先格力4.4ppts。2)美的系洗衣機線上/線下零售額份額分別同比+0.2/ -1.6ppts至37.8%/ 26.4%,冰箱線上/線下零售額份額分別同比增長1.0/1.2ppts至19.8%/18.4%,美的內銷全品類份額進一步提升。3)雙高端品牌COLMO/東芝家電1H25內銷零售額同比增長~60%,高端線的持續快速增長是美的因時制宜的判斷力與超羣組織能力的再次印證。4)美的在公告提及,於美洲加強市場洞察並加快產品創新,推出自動感應法式門冰箱與三合一冷凍櫃等新品,推動美的系空冰洗產品銷售額雙位數增長;同時也通過併購進一步拓展歐洲市場,上半年OBM業務佔智能家居海外營收比重已提升至45%+。
2B業務佔比進一步提升:1)美的於泰國建設高端智能製造基地服務全球高端客户,印度基地年產能也已突破500萬台,家空壓縮機與電機全球產能份額保持領先。隨GMCC冰箱壓縮機合肥智能製造基地投產,整體生成效率提升35%。1H25電動車壓縮機內銷量佔比提升至5%+,覆蓋新勢力和傳統主流車企,熱管理等主流產品也獲得北美知名車企項目定點,並將於2025年內供貨。2)智能建築科技業務藉助iBUILDING數字化平臺,打通樓宇建築的軟硬件設備與系統,1H25商用多聯機國內市場銷售額佔比超28%、離心機組市場銷售額佔比超15%,均穩居第一;同時聚焦先進製造與數據中心等高增長行業,先與頭部公司合作樹立標杆,再拓展中腰部客羣。3)KUKA也推出專為半導體和電子行業的潔淨室應用的多功能自主移動機器人,並繼續完善重型機器人產品組合。中國市場份額也藉助本土化製造和產品升級提升至9.4%,推動KUKA中國收入全球佔比提升至~30%。美的2B業務的均衡發展推動1H25營收佔比進一步同比提升1.1ppts至25.7%。
風險提示:以舊換新政策不及預期;海外擴張進程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上漲;匯率波動風險。
報告名稱:《美的集團(000333 CH)-全年利潤有望實現中雙位數增長》
報告日期:2025年9月9日
報告作者:姜雪烽, 分析師|執業證書編號:S1680519070001
豪威集團
(603501 CH)
短期手機CIS市佔率受到侵蝕;汽車CIS業務有望保持快速發展
豪威2025年上半年收入和淨利符合我們和市場預期。
我們預計豪威集團汽車CIS業務有望在2025-26年迎來快速發展。
根據豪威集團2025年半年報,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139.40億元,同比增長15.42%。同時公司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母淨利20.28億元(同比增長48.34%),基本符合我們和市場預期。
我們預計豪威集團汽車CIS業務有望在2025-26年迎來快速發展。根據豪威集團2025年半年報,公司汽車CIS業務在2025年上半年實現37.89億元收入,同比增長30.04%。根據豪威科技港股上市招股書,豪威科技在2024年全球汽車CIS市場市佔率達32.9%,並有望在2024-2026年持續提升在汽車CIS市場市佔率。根據比亞迪官網,豪威汽車CIS業務的客户之一比亞迪於2025年7月16日宣佈將進行天神之眼史上最大規模的智駕OTA升級,全面覆蓋泊車、行車、安全三大板塊十余項功能,涉及天神之眼A/B/C三大平臺多款車型。根據比亞迪官網,採用天神之眼C方案的車型配置12顆攝像頭(包括3顆前視8M攝像頭、4顆側視攝像頭、4顆環視攝像頭以及1顆后視攝像頭),相比以往的全車4-6顆攝像頭有明顯提升,有望直接帶動豪威集團訂單。我們預計下游客户訂單有望直接拉動豪威2025/26年汽車CIS收入同比增長31%/30%。手機CIS需求略收斂。豪威集團2025年半年報提到由於產品型號已近生命周期尾聲,OV50H產品需求逐步收斂。為應對市場變化,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了5000 萬像素的手機CIS產品 OV50X,並已實現客户量產交付。
風險提示:全球汽車銷量下滑;汽車攝像頭製造競爭加劇;智能手機攝像頭競爭加劇;模擬芯片和分立器件擴展慢於預期;主要供應商產能緊張。
報告名稱:《豪威集團(603501 CH)-短期手機CIS市佔率受到侵蝕;汽車CIS業務有望保持快速發展》
報告日期:2025年9月11日
報告作者:王國晗, 分析師|執業證書編號: S1680524080001
華興證券(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興證券(香港)」)為華興證券有限公司的關聯方,其持有華興證券有限公司控股股東華興金融服務(香港)有限公司 100%的股權,為華興證券有限公司的間接控股股東。 注意:以上中文授權轉發證券研究報告(以下簡稱「以上報告」)中,並未包含本公司轉發機制未覆蓋個股投資分析意見的相關內容 (如適用),以及受華興證券(香港)有關授權協議約束無法轉發的 ESG Scorecard 內容。同時,以上報告未包含華興證券(香港) 分析師撰寫的原英文版本證券研究報告(以下簡稱「英文報告」)附錄中關於在香港以外地區合法發佈英文報告所需披露的分析師聲明、法律實體情況、特定國家及地區的情況、評級及投資銀行服務的分佈情況、目標公司過往的評級、股價、目標價等內容,並且以上報告與英文報告中由系統自動生成的數據可能存在不一致。此外,由於以上報告轉發過程中可能存在一定延時,華興證券(香港)可能已發佈關於原英文報告更新版本的研究材料(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該等研究材料尚待翻譯成中文並定稿)。 關於本次轉發的中文報告,您可向華興證券有限公司諮詢以獲取更多信息。
本公眾號推送內容僅供華興證券客户參考,其他的任何讀者在訂閲本公眾號前,請自行評估接收相關推送內容的適當性,華興證券不會因訂閲本公眾號的行為或者收到、閲讀本公眾號推送內容而視相關人員為客户。述證券或金融工具買賣的出價或徵價,評級、目標價、估值、盈利預測等分析判斷亦不構成對具體證券或金融工具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投資建議。該等信息、意見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具有針對性的、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意見,訂閲者應當對本公眾號中的信息和意見進行評估,根據自身情況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公司地址:上海市虹口區東大名路 1089 號北外灘來福士東塔 2301。 聯繫電話:400-156-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