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提案摘編丨建設教育強國

2025-09-15 17:46

轉自:人民政協報

 民進界:推進職業本科教育健康發展

為推進職業本科教育健康發展,建議——

一、制定職業本科教育發展定位、人才培養目標、教育質量評價等方面法規、政策與標準,完善職業本科教育制度標準體系。

二、擴大職業本科院校、專科院校「職教高考」招錄比例,進一步加強中等職業教育和職業本科的銜接。打通職業教育學歷教育體系,一體化設計專業標準、課程標準、教學標準等,加快建設職業教育「中高本一體化」貫通培養模式。

三、制定職業教育本科教師准入標準,把好職業教育本科院校教師入口,引導職業教育本科院校從行業企業名師、工匠和技能大師等高技能人才中選聘兼職教師,擴大師資來源途徑。共建「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於春水:適度提高醫學專業型碩士研究生行業待遇

當前,醫學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待遇方面存在與住培醫師同崗不同酬、行業待遇缺乏統一標準等問題。建議——

一、建立醫學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和培訓基地專項經費,實現與住培醫師同工同酬,保證醫學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的行業待遇和基地的培訓經費。

二、明確經費補貼標準,建立全國統一的醫學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經費補貼制度,明確國家、地方政府、學校和附屬醫院共同分擔機制。

三、建立溝通反饋和動態調整機制,定期收集醫學專業型碩士研究生、住培醫師的反饋,促進信息共享和經驗交流,及時調整政策,共同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全國政協委員戴立益:加強智能時代中小學校長數智領導力培養

在建設數智中國的大背景下,數智教育的實施勢在必行。校長的數智領導力決定着學校數智教育實施的成效。建議——

一、在政策層面明確中小學校長數智領導力的實施要求,以標準研製為抓手,探索制定中小學校長數智領導力專業標準。

二、深入推進中小學校長數智領導力提升的專業培訓,推動校長領導學校開展面向數智時代的課程與教學變革能力。

三、加強對中小學校長數智領導力的考覈管理,將數智領導力納入校長培養、選拔、考覈的標準與流程。

四、大力宣傳推廣實施數智領導的典型案例,構建政府—高校(研究機構)—中小學數字化轉型協作共同體,在全國不同區域、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學校里布局改革試驗點。

全國政協委員劉仲奎:加強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

早在2012年,國務院辦公廳就發佈《關於規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佈局調整的意見》,對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寄宿制學校的規劃佈局作了明確規定,要求「農村小學1至3年級學生原則上不寄宿,就近走讀上學;小學高年級學生以走讀為主,確有需要的可以寄宿」,然而基於現實需要,低齡兒童住校是很常見的現象。根據義務教育階段人口變化新趨勢及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加強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刻不容緩。建議——

一、設立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重大專項,補齊農村寄宿制學校基本生活設施配套建設短板。

二、多渠道籌措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資金,建立農村寄宿制學校經費長效保障機制。

三、建立政府購買服務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尚勇:加快邊疆和民族地區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從全國來看,邊疆和民族地區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依然突出。建議——

一、重點扶持提升基礎教育的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智能化縮小數字鴻溝、實現教育公平。實施邊疆和民族地區基礎教育信息化智能化提升行動,完善互聯網等硬件設施,普及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

二、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鼓勵吸引本地人才以知識和技能紮根家鄉現代化事業,為加強邊疆的穩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本土高素質人才支撐。

三、強化對邊疆和民族地區教育發展的政策支持。一是加強中央財政投入向邊疆和民族地區傾斜。二是加大人才支持力度。三是鼓勵沿海內陸地區對口支援邊疆和民族地區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孟艷:培養中小學生正確消費觀

在中小學素質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忽視了學生羣體正確消費觀念養成的問題。建議——

一、學校要開展教育課程改革,加強中小學消費教育。教導學生學會理性消費、儲蓄和投資,增強他們對金錢的正確認識,讓學生學習消費知識和權益保護。

二、加強中小學生在網絡平臺消費行為的監管,避免中小學生接觸不良的消費內容,加強對未成年人消費權益的保護。

三、有關部門推出針對家長的指導手冊,引導家長重視孩子正確消費觀的養成。

四、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加強合作,搭建消費實踐平臺,組織學生參與消費實踐活動。

全國政協委員張敏情:推動我國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

中西部高等教育是中西部發展的內生力量,影響着中西部全面振興大局,但目前西部高等教育仍存在高等教育資源分配不平衡、人才流失嚴重等問題。建議——

一、加強教育經費的傾斜投入,對西部一些省屬有特色的重點院校加大投入。

二、加強師資力量建設。提高西部高校教師崗位津貼,減輕教師經濟和生活壓力。在各類國家級人才獎勵評審中單列指標,吸引優秀人才紮根西部,激發內生動力。注重從西部高校教師隊伍中培養選樹先進典型。

三、完善西部地區高校「雙一流」建設和創新平臺佈局。發揮西安交通大學等西部「雙一流」高校領頭雁輻射作用,佈局一批國家實驗室,為引進和培養優秀人才搭建干事創業的舞臺。

全國政協委員王定華:切實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能力

提高中小學教師學歷標準對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建議——

一、提高中小學教師入職學歷門檻。原則上,新入職的義務教育教師應當具備本科學歷、學士學位、教師資格證書;所有新入職高中教師應具備優質師範大學、綜合性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教師資格證書。

二、優化中小學教師培養院校層次。對優質師範大學的學科評價實施單列,鼓勵其專注於教師教育。切實把「國優計劃」政策落到實處。

三、安排中小學教師學歷學位提升。設立中央專項資金,制定積極的中小學教師學歷提升規劃。對達到基本條件要求的教師,不僅承認其學歷,而且頒發相應學位證書。

四、全面提升廣大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綜合能力素質,應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高要求。

全國政協委員施一公:推廣支持國際暑期學校

民間教育國際交流對於教育強國戰略具有獨特作用。建議——

一、相關部委引導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主動參與,組成國際暑期學校聯盟,開設前沿引領課程,形成一批在國際上叫得響的「留學中國」新品牌。

二、中央財政提供專項資金支持國際暑期學校項目,用於師資邀請、課程安排及相關教學科研活動組織等。鼓勵民營企業、風投機構等社會力量發起或參與設立「全球英才發展基金」。

三、國家層面進一步優化相關出入境管理,對於持國際暑期學校邀請的海外師資、學生提供綠色通道,方便人員進出。地方層面持續優化國際化配套保障,完善各類線上政務服務、公共應用系統的身份識別、語言提示等功能。

全國政協委員姜亞軍:深化高校外語專業改革

外語類專業是我國培養國際化複合人才的重鎮,而區域國別人才的培養首先要建立在精通對象國語言文化之上。因此,應將區域國別人才培養納入外語專業改革之列。建議——

一、將「英語」專業更名為「英語語言文學」,聚焦英語國家和地區文學和文化。

二、單設「英語教育」專業,致力於中小學英語師資培養。

三、增設「應用英語/特殊用途英語」專業,強調英語的專門用途。

四、增設「英語國家與地區(研究)」專業,致力於區域國別人才培養。

五、增設「英語與國際傳播」專業,聚焦國際傳播和國際組織人才培養。

全國政協委員祝林芳:充分發揮軍隊院校教育資源 助推新時代學校國防教育工作

學校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建議——

一、推動學校國防教育法治建設,在有關國防教育法律法規中明確軍隊院校在學校國防教育中的主體地位。

二、加強學校國防教育師資力量培訓,建設專業培訓基地,建立師資隊伍資格認證體系。

三、組建由軍隊院校專家組成的專業編寫團隊,制定統一的編寫標準,推進教材內容體系化。

四、拓展學校國防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在教育中加入符合青少年思維特點的項目,組織參加軍營開放日、軍事夏令營等活動。

五、構建精準科學的綜合評價標準,將國防教育工作納入學校總體規劃、目標績效考覈、意識形態巡視巡察內容,納入領導班子和有關領導干部綜合考覈評價。

全國政協委員梁麗萍:高校要積極參與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高校肩負着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新時代,高校要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議——

一、高校要充分發揮育人優勢,着力培養具有深厚文化底藴的高素質人才,堅持「五育」並舉,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教育引導大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延續文化基因、傳承中華文脈。

二、高校要充分發揮科研優勢,着力打造中華文化建設新高地,持續推出有價值、有分量、有影響的研究成果,推動構建我國自主化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

三、高校要充分發揮傳播優勢,着力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積極融入國際學術交流和文化交流,加強與世界各國大學學術交流互動和人才培養合作。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