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創新葯「30日通道」,重磅落地!審評加速利好CXO?創新葯ETF滬港深(159622)場內價格漲超1%

2025-09-15 14:31

創新葯產業再迎兩大政策利好。2025年9月15日,截至午后13:05,創新葯ETF滬港深(159622)場內價格漲超1%,CXO概念領漲成份股,康龍化成漲超8%,藥明生物、凱萊英漲超6%,藥明合聯漲超4%,泰格醫藥、藥明康德漲超3%;此外,恩華藥業漲超5%。

消息面上,創新葯臨牀試驗審評審批30日通道正式在全國鋪開。9月12日,國家藥監局正式發佈《關於優化創新葯臨牀試驗審評審批有關事項的公告》,對符合要求的創新葯臨牀試驗申請,在受理后3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評審批,該公告自發布之日起實施。納入通道的品種包括三類:一是獲國家全鏈條支持創新葯發展政策體系支持的具有明顯臨牀價值的重點創新葯品種;二是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公佈的符合條件的兒童創新葯、罕見病創新葯,以及中藥創新葯品種;三是全球同步研發品種。目前我國藥物臨牀試驗審評審批平均用時縮減至約50個工作日,30日通道將對部分臨牀試驗申請再提速。

新政策有助於提升國產創新葯的國際競爭力,對標FDA的‘Fast Track’(最快30天反饋)和EMA的‘PRIME’(優先藥物計劃),將直接縮短創新葯臨牀啟動周期約30%-50%,尤其利好細胞基因治療(CGT)、核酸藥物等研發周期長、資金投入高的前沿領域。另外,在外界環境向好以及新技術加持的背景下,具有工程師紅利CXO 行業有望進一步受益,接到更多高質量訂單。

此外,還有一個利好政策的規格更高一點:國常會審議通過《生物醫學新技術臨牀研究和臨牀轉化應用管理條例(草案)》。在政策支持下,中國創新葯已進入全面開花的加速發展期。根據官方最新統計,我國在研新葯數量佔全球數量比例超過20%,躍居全球新葯研發的第二位。

中國創新葯的核心競爭力有二,一是顯著的工程師紅利,二是在ADC、細胞治療、基因治療、雙抗/多抗等領域「從1到100」的高效落地能力。大摩最新研報指出,中美創新葯研發差距從10年迅速縮短至3.7年,中國III期臨牀成本僅為美國1/3,患者招募速度達1.5倍,這種成本和速度的雙重優勢使得中國生物科技公司能夠在"1到N"創新領域保持足夠的投資回報率。

創新葯ETF滬港深(159622)一鍵佈局50只頭部滬港深創新葯企業,4成港股,6成A股,截至2025/9/12,前十大成份股為:藥明康德、恆瑞醫藥、百濟神州H股、信達生物、藥明生物、中國生物製藥、康方生物、石藥集團、藥明康德H股、科倫藥業。截至2025/9/12,創新葯ETF滬港深(159622)跟蹤的標的估值(PE-TTM)為27.5倍,距離發佈以來的歷史巔峰還有60%以上的修復空間。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僅代表撰文時市場表現,基於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多變性,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所涉觀點后續可能發生調整或變化。本文引用數據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和收益承諾。基金投資人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請仔細閲讀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説明書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及其更新等產品法律文件,充分認識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和產品特性,並請提前進行風險承受能力測評,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產品進行投資。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基金銷售機構及相關機構不對基金投資收益做出任何承諾或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