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三大維度看大灣區發展:創新領先 產業強勁 營商優越

2025-09-15 14:51

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商大會於9月15日上午舉行,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廣東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朱偉先生出席並致辭發言。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廣東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朱偉: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中國政府確定的重大國家戰略。六年多來,廣東省攜手港澳全力推動大灣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2024年大灣區經濟總量超2萬億美元,以全國0.6%的國土面積、6%的人口總量,創造出全國1/9的經濟總量,展現出較強的發展韌性和活力,在國際產業鏈供應鏈中日益發揮重要作用。我們欣喜地看到,大灣區的創新能級不斷提升,廣東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8年蟬聯全國第一,「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羣在連續5年居全球創新指數第二位的基礎上,今年躍居全球第一位,擁有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龍頭企業、72家獨角獸企業以及超過7.5萬家高新技術企業,企業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我們欣喜地看到,大灣區的產業體系日益健全,廣東產業門類齊全,集羣化發展基礎好,擁有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新能源等9個萬億元級產業集羣,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生物製造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蓬勃發展,與香港和澳門發達的金融、貿易、法律等現代服務業相得益彰。我們欣喜地看到,大灣區的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廣東連續4次被全國工商聯評為營商環境最佳口碑省份第1名,市場主體活力不斷激發,目前全省經營主體總量已突破2000萬戶,佔全國的十分之一,其中企業數量率先突破900萬戶,經營主體發展呈現出良好態勢。

可以説,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六年多來取得的發展成就,既歸功於廣東錨定高質量發展這一目標,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持續努力,同時也與廣東深度融入國際供應鏈密不可分。粵港澳大灣區從加工貿易起步,到國際間產業分工協作,再到如今科研創新協同,國際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與世界經濟的聯繫日益緊密。我們持續深化對外交流,始終以國際化視野拓展全球「朋友圈」,實現全球主要經濟體、新興經濟體及區域性大國的全覆蓋,雙邊互利合作基礎持續築牢。我們不斷優化外商投資環境,積極打造全球外商投資集聚地。目前,廣東省登記在冊外商投資企業超21萬戶,佔全國1/4,位居全國第一。今年以來,廣東更是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電子信息、綠色石化和專用設備等領域,廣東依然是外資眼中的「安全港」和首選之地。我們持續深化全球貿易往來,2024年進出口總額突破9萬億元,總量連續39年居中國首位,始終在全球貿易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

當前,外部環境日益嚴峻複雜,全球經濟復甦依舊乏力,發展面臨的挑戰性、嚴峻性多年未有。但我們堅信,開放合作始終是世界經濟共贏發展的主旋律,開放是破題之鑰,合作是前進之道,世界經濟越是面臨不確定性與風險挑戰,就越需要通過開放化解困局、以合作凝聚力量。接下來,我們將繼續秉持開放合作理念,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持續優化發展環境,深度融入國際供應鏈,攜手港澳拓展國際合作空間,加快構築「韌性灣區」。一方面,我們將持續優化趨同港澳、接軌國際的營商環境,着力營造自由開放包容的創新生態,為全球投資者提供透明、穩定、可預期的發展環境,為全球投資者來大灣區投資興業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我們將主動順應產業鏈供應鏈全球深度融合的發展趨勢,積極協同港澳構建企業「走出去」服務網絡,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粵港澳大灣區開放程度高、經濟活力強,正在成為引領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和全球最具前景的增長極之一,發展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巨大。我們誠摯邀請大家多到大灣區實地考察交流,親身體驗大灣區的新精彩,共享大灣區建設的新機遇,共創合作發展的新輝煌!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