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金價屢創新高,現在是考慮套現的時候了嗎?

2025-09-15 22:00

當一項投資的表現達到甚至超出預期時,接下來該怎麼做?這正是黃金投資者面臨的困境。今年以來,這一貴金屬的價格已創下超30次歷史收盤新高。

「不要被近期的大幅上漲嚇到,」加貝利基金(Gabelli Funds)旗下「加貝利黃金基金」聯席投資組合經理克里斯·曼奇尼(Chris Mancini)表示,「我們認為你並未‘錯過機會’(指黃金投資機會),持有黃金仍具合理性。

曼奇尼稱,這部分源於2022年俄烏衝突后,俄羅斯外匯儲備被凍結,各國開始減少對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依賴。他認為,持有黃金的其他理由還包括:疫情以來美國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大幅上升、特朗普政府《大而美法案》出臺后赤字預計增加,以及對美聯儲獨立性的擔憂。

黃金不僅是名義價格屢創新高,其最近也突破了經通脹調整后的歷史高點。

Frontier Investments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路易斯·拉瓦萊(Louis LaValle)表示,儘管黃金價格創歷史新高,但其投資邏輯並未改變:「每個投資組合都應配置一些黃金。」

「黃金就像一份‘保險單’——保費上漲時你不會取消,理賠時你也不會加倍投保,」他説,「你只需合理調整配置比例,持有它,讓它發揮應有的作用。」

「合理的」黃金配置比例

拉瓦萊認為,由於美股20%-30%回報率的時代不可能永遠持續,資金正轉向債券、貨幣市場和貴金屬。

他將當前金融市場描述為「泡沫化」——儘管這並不意味着市場明天就會崩盤,但確實意味着容錯空間極小,因此「現在紀律性至關重要」。

「在這種環境下,減持成長股和動量股、兑現利潤、傾向於資本保值,纔是明智之舉,」拉瓦萊説。

多年來,財務顧問通常建議投資者將投資組合的5%-10%配置給黃金。儘管黃金價格大幅上漲,這一建議似乎依然適用。

加貝利基金的曼奇尼認為,考慮到當前宏觀經濟背景——去美元化趨勢、美國債務上升、美聯儲獨立性存疑以及美元面臨的風險,投資者將5%-10%的資金配置給黃金相關投資(包括黃金股票)仍具合理性。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美洲區資產配置主管傑森·德拉霍(Jason Draho)表示,瑞銀目前也建議配置黃金,但比例應低於5%。

德拉霍稱,將部分投資組合配置給黃金的原因包括增長與通脹風險以及去美元化趨勢,這些因素都支撐黃金成為「有效的投資組合分散工具」。「但由於黃金不產生任何收益或利息,持有它存在機會成本。」

他解釋道,(如果不持有黃金的話,)這些資金本可「配置給收益率超過5%的優質債券」。

德拉霍還指出,「長期來看黃金波動較大」。他表示,黃金的波動性肯定有可能再次顯現,這意味着「存在大幅回調的風險」。

他説,黃金「合理的絕對配置比例取決於投資者自身、其整體風險承受能力以及長期目標配置比例」。

例如,對於股票配置比例相對較低的保守型投資者,配置黃金的必要性會降低,因為他們對投資組合分散化的需求較小。「是否重新平衡黃金配置,還取決於當前配置比例是高於還是低於目標比例。」

「如果目標配置比例是5%,那麼有些投資者應該增持,而另一些則應減持,」德拉霍説,「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

黃金的角色轉變

對投資者而言,黃金的堅挺表現可能意味着其傳統避險資產角色發生轉變,這一轉變或推動金價進一步走強。

Zaner Metals副總裁兼高級金屬策略師彼得·格蘭特(Peter Grant)表示:「歷史證明,黃金是投資組合中出色的分散風險工具,即使是小比例配置,也能降低整體波動性並改善回報。黃金創歷史新高並不會改變這一點。」

黃金的吸引力不僅限於對衝通脹和經濟不確定性。

Sprott Asset Management高級投資組合經理瑞安·麥金太爾(Ryan McIntyre)表示:「投資者對黃金的信心正逐漸增強。黃金的角色已超越傳統對衝工具。對機構投資者和主權國家而言,它正成為一種戰略儲備資產。」

「市場敍事已從將黃金視為單純的‘保險’,轉變為‘在日益不確定的金融環境中,將其視為替代性的貨幣之錨’(將貨幣價值尺度錨定某一種或一類實物),」他説。

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的數據顯示,投資者對黃金的投資興趣有所上升,8月全球黃金支持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連續第三個月實現資金流入。8月全球黃金ETF吸引了55億美元資金,其中北美基金貢獻41億美元。今年以來的資金流入規模達470億美元,僅次於2020年峰值,為歷史第二高。

麥金太爾稱,過去幾年,各國央行一直在以歷史性規模購買黃金,以「分散外匯儲備、對衝貨幣和地緣政治風險」。

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過去三年,各國央行每年購買的黃金均超過1000噸,而此前十年的年均購買量僅為400-500噸。

麥金太爾表示,俄烏衝突、中東緊張局勢、中美摩擦等持續的地緣政治衝突,「放大了對黃金的避險需求」。與此同時,「與通脹、經濟增長以及貨幣貶值可能性相關的經濟不確定性,進一步推高了實物黃金需求」。

漲勢仍有空間

即便今年已創下32次收盤新高,黃金的漲勢或許仍未結束。

富蘭克林鄧普頓(Franklin Templeton)全球指數組合管理主管Dina Ting表示:「黃金漲勢顯然仍有空間。」

「通脹仍具粘性……新的進口關税可能重新引發供應鏈層面的價格壓力,」她説,這兩個因素都在「持續強化黃金作為長期對衝工具的吸引力」。

美國政府上周四發佈的數據顯示,8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9%,為1月以來最高水平,高於7月的2.7%。

丁娜稱,疊加各國央行「廣泛」增持黃金的行為,「種種信號表明,黃金的戰略角色正不斷強化,其漲勢仍具持續性」。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