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阿里巴巴股價繼續新高,珍惜港股科技右側時間

2025-09-15 10:40

  9月15日早盤,阿里股價持續拉昇,刷新2022年以來階段高點,帶領港股科技板塊「多點開花」。目前,港股汽車、半導體、醫藥板塊內多股拉昇,蔚來、理想、華虹半導體、藥明生物等紛紛漲超3%。

  但如果大家覺得「沒趕上阿里」就錯過了所有,那可能低估了這波剛剛開始的港股行情。

  事實上,港股科技指數目前正處於估值相對低位(低於歷史上約87%的時間),其成份中不少權重科技股仍處於年內低位。因為前段時間外賣大戰、新能源內卷等短期擾動,它們的估值一直被壓着沒起來。但現在,這些干擾因素正在快速解除。

  也正因為如此,資金近期正在重新集結,南向資金開始瘋狂掃貨——阿里已經連續15個交易日被南向資金爆買,截至9月11日淨流入超過371億港元;不光阿里,騰訊、美團、比亞迪、小米也全部獲大額流入,這説明資金不是在挑個別股票,而是在系統性增配港股科技板塊。

一、【為什麼現在是港股科技股的時間?】

1.宏觀層面:流動性雙寬松來了

  國內貨幣政策持續適度寬松,而美國8月非農數據不及預期,9月降息概率拉滿——市場甚至已在交易降息50bp的預期。中美流動性同時轉向寬松,歷來就是科技股行情的温牀。

2.產業敍事徹底扭轉

  之前市場糾結於「外賣大戰」、「價格內卷」這些舊劇本,但阿里的二季報直接把敍事拉回到AI主線上:二季度阿里雲收入大超預期,自研AI芯片投入使用,大模型架構Qwen3-Next發佈……高盛直接上調阿里雲估值至36美元/股,並明確説:「阿里是港股最可行的AI標的」。

3.資金還在低位,行情卻已啟動

  雖然近期資金出現流入跡象,但根據中金統計,但主動型基金對中資股仍低配2.3%,被動型低配1.3%——這都是歷史低位。目前剛剛AI+、創新葯出海、智能駕駛、反內卷政策等多個熱點正在形成共振,后續資金回補的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二、【怎樣佈局勝率更高?】

  港股科技股這一波,明顯由AI主導,但個股分化會非常明顯,選股難度不低。比如騰訊是隱形的AI基礎設施巨頭,小米正變成「人車家全生態」AI終端公司,比亞迪和理想代表智能駕駛落地,美團也在用無人機和AI優化即時配送……

  對這些港股科技龍頭覆蓋比較全面的兩融標的——港股科技50ETF(159750),其標的指數不僅是市場上唯一100%覆蓋「中國科技十雄」(阿里、騰訊、美團、小米、比亞迪、京東、網易、百度、吉利、中芯國際)的港科類指數,而且權重佔比超70%,AI濃度高、彈性強。

  今年以來,港股科技(CNY)相比恆生科技指數有將近7%的超額收益、相對恆生指數有約10%的超額收益,明顯表現更好,后續有望持續跑贏。

  目前全球資金正在重新定價中國科技資產:國際金融協會(IIF)數據顯示,8月外資淨買入中國資產達到390億美元;摩根士丹利調研稱,超90%的美國投資者願意加大中國市場的配置——興趣度創五年新高。

  因此,港股這輪行情可能纔剛開始,通過港股科技50ETF(159750)這種長期表現更好,對AI、半導體、創新葯、汽車等領域覆蓋全面的產品佈局,可能超額比傳統港指更多。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