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口碑網創始人李治國:百姓口碑,生活地圖和高德導航回顧

2025-09-14 06:33

看到高德推出了定位中立和不收費的掃街榜,感覺這次真正有人開始關心老百姓口碑的重要性了,或者説阿里開始在本地生活領域找到了核心競爭力和自己的優勢,這次本地生活和閃購不只是單純的砸錢,而是有更長遠的佈局考慮。在飛機上正好有點時間,記錄下當年的一些歷史,也是一種有意義的記錄和回顧。

在剛做口碑網的時候就知道生活服務特別依賴於地圖,因為到店消費的距離和周邊很重要。

在2004年創立口碑網的時候,是最早做商家地圖展示的,大概是2005年前后,那時候用的地圖是51ditu(靈圖),因為當時只有它提供了針對商家門牌號的地圖API定位服務,我記得mapbar稍微晚一點而且沒那麼開放。之后還接入了e都市的API,因為他們畫了個3D地圖,做API的服務很互聯網化,而且免費提供。這些都早於大眾點評。而且那時候還給租房二手房房源等分類信息匹配了地圖,也是業內第一家做的,打開每條信息詳情頁右上角都會有一個地圖。

手機Wap出來的時候口碑網是生活服務行業最早做wap手機站的,那時候3G門户網等也都是剛出來。再之后做了Java版的客户端,以及諾基亞Symbian的App。這些都是因為我意識到手機和地圖是完美結合。這些手機端的推出口碑網都早於大眾點評。

2008年雅虎口碑合併后,老金想弱化甚至放棄生活黃頁而聚焦租房二手房等分類信息(分類信息offer數多),我們產生了分歧。因此我2009年春節后轉崗去了阿里雲,王堅給了我兩個部門,一個是運營部(籌建和運營aliyun.com網站),一個是數據平臺部。數據平臺部當時是從零做起,我跟王堅説其他我也不懂,我在口碑時意識到口碑和淘寶都需要一個地圖引擎,這樣能把定位服務做得更好更深,而且我可以嘗試把51ditu的CTO胡光華挖過來組建團隊。王堅立馬就同意了,只提了一個要求那就是這個地圖引擎必須架在"飛天"上。因此我在阿里雲第一個籌建的部門就是手機地圖引擎,后來這個引擎不但給口碑提供更準匹配率更高的定位服務,還給淘寶所有的郵寄地址提供了定位服務。我當時同時買了四維圖新和高德的數據,發現四維圖新的路網毛細血管數據更多更細,但高德的API和互聯網服務做得更好。

基於對未來的判斷,我知道做好本地生活服務還需要地圖導航和相關測繪資質。大概06-07年我第一次接觸車載導航是在高德,銷售副總李總開車帶我去他們的數據測繪工廠,一路上我驚歎於導航能夠那麼精準的指導路線,這個體驗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到了工廠后看到有數百個工人在加工測繪車錄像下來的街道數據。他們不僅僅把交通指示箭頭的路線記錄下來,還把路上拍到的餐館和店鋪記錄下來。這一幕給我留下的印象如此深刻以至於我在三四年后剛到阿里雲就做了在口碑網時沒有資源做的地圖引擎和導航。這還不夠,我知道數據測繪和導航測繪資質的重要性,於是我找到王堅説我們應該投資甚至收購一家地圖測繪和導航公司。那時候百度地圖已經展嶄露頭角,從原來和mapbar合作頻道到自己剛開始做地圖,所以我覺得不能等待了。雖然四維圖新的路網數據最好,但是高德當時在互聯網企業服務上做的最好,因為微軟,Google以及后來的蘋果都是和高德合作,他們的服務接口做得更好,而且還採集了1000萬的POI數據。因此我向建議去投資或收購高德,但聯繫高德后發現已經在申請上市了,李總問我是否有意向讓阿里收購他們的一些老股。

對於投資或收購地圖測繪公司王堅是一直支持的,他在微軟待過知道這個重要性。但是在説服集團投資部上碰到了麻煩。我和投資部一個合夥人打了40分鍾電話,大概在2009年,電話上我説手機地圖和導航有多重要,未來生活服務大部分時候都要靠地圖去幫忙。但是他説手機地圖沒那麼重要,因為他要去的大部分地方他都知道路,不會那麼依賴地圖。雖然我也提到了通過手機地圖尋找附近餐廳或房源也很關鍵,而且最好能搜索選擇目的地后還能導航到目的地,這些都很關鍵。但是無論如何也説服不了他,所以掛斷前我只好説讓我們拭目以待未來誰説的正確。那天我記得很清楚,因為正好阿里雲成立后第一次Demo Day是在良渚文化村的君瀾酒店做的,而我正好買了良渚的房子在裝修,所以趁間隙時間帶陳華和幾個阿里雲朋友去參觀我的房子,我應該是在回君瀾酒店的路上接到了他的電話。原因可能是王堅和曾教授讓投資部去把12家甲級測繪公司都看一遍,他不是很願意去做。正感覺推進不下去的時候,那時候還有個促發事件,正好另外一家當時也很有名的地圖公司叫瑞圖萬方,老闆找到曾教授希望阿里能投資,聽説這個老闆是因為去長江商學院讀書認識了曾教授的。所以我跟王堅講了這個事后,王堅和曾教授應該找了當時集團投資部的負責人張蔚,張蔚最終推動了這個投資調研,投資部才把所有地圖甲級測繪公司都看了一遍。這位副總雖然不太願意做這個事,但是指令下了后還是很professional地去把這些公司都看了一遍。有家地圖公司老闆跟我説他接待過他們,説他很棒,因為拒絕了他們車接車送的服務。我們之前關係都不錯,但后來因為這個事情到現在再也沒有聯繫,他也很早離開了阿里。但是我沒想到的是,看完一遍后投資部的決定是去投了當時排名很靠后的名不見經傳的易圖通,可能是因為這個公司估值很便宜。

高德副總又聯繫我,説他們馬上就要在美國上市,估值大概十億美金,問我們是否有興趣投資,我跟王堅又講了下,但后來也沒有下文了,當時已經選擇投了易圖通了。今天回頭看非常有運氣的是,沒過兩三年左右易圖通就不行了,高德估值還徘徊在十億美金左右,而且也沒有別的公司去收購他,包括當時市佔率遙遙領先的百度地圖。這時候集團就做了個很英明的決定,用了十幾億美金就把高德收購了。之后騰訊立馬出手投資了四維圖新,然后就留下百度地圖尷尬地呆在那里,因為百度一直用的是四維圖新的底圖。

收購高德后我知道這個團隊不是互聯網化團隊,跟投資部建議過應該換個互聯網團隊去做。但是當時投資部也做不了什麼,因為投資部主要是都在董事會層面去管理。然后又發生了一件很幸運的事,阿里又出手把UCWEB收購了。於是老陸就把高德一起交給俞永福團隊去管了,之后UC團隊就做了很多正確的事,包括更換高德管理層,啟動林志玲郭德綱等導航語音的市場大營銷,逐漸超過了百度地圖。除了團隊因素,這里面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高德有地圖測繪和導航資質以及導航的市場佔有率,所以高德打百度其實就是高緯打低緯,從一開始就具備了優勢。百度不光四維圖新被騰訊釜底抽薪,而且后來好像也沒下決心搞導航的事。UC有個副總朋友跟我講了句很經典的話:我們打騰訊很困難,但是打百度還是松松的。

現在阿里重做本地生活服務,高德再次成為對抗美團的殺手鐗。導航已經成為國民級應用,再也沒有人來爭論手機地圖是否重要了。但還有很多該做的服務還沒有做,比如我們開車的時候想就近快速找個好吃又方便的餐廳,這個推薦早就應該做了。比如不同喜好和消費能力的人在選擇餐廳的時候還沒有人做個性化推薦等等。所以有競爭是非常好的事,地圖這些年也有點按部就班,百度之后再也沒有誰能撼動高德的地位,大眾點評這麼多年還是那麼一成不變在吃老本。接下來這個行業需要發生一些改變了!AI的到來也給了這個行業非常大的提升空間!可能一兩年之后大家就會享受到開着車都能很快找到好吃有方便停車的餐廳,而且還能根據你的喜好和健康營養需求而推薦美食。(轉載自海貝説財)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