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連年虧損毛利率低 健康160乏投資亮點

2025-09-15 10:17

(來源:BBW詠竹坊)

  在線醫療平臺健康160申港上市接連受挫后,近日終獲港交所開綠燈,隨即在港公開招股

重點:

  • 公司連續虧損多年,今年首季虧損1,500萬元
  • 藥物銷售毛利率偏低,只有1%

劉智恆

  英國大文豪狄更斯在《雙城記》開首説:「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對於香港新股市場,現在絕對是最好時代,公司能趕在這個風口上市,縱使未有亮麗的業績,也可成為投資者的寵兒。

健康160國際有限公司(2656.HK)兩次申港上市均折戟沉沙,但今天看來並不是壞事,公司今年6月遞交新的申請,本月初終獲港交所批准,正好趕上這班衝刺中的香港新股市場列車。

  根據招股書,公司發售3,364.55萬股,每股售價最高14.86港元,香港公開發售超額500倍,集資約5億港元

  健康160的收入主要來自兩大業務,一是以批發模式向企業客户(包括區域醫藥貿易公司、醫療保健機構及其他醫藥銷售平臺)提供醫藥健康用品,及以零售模式向個人用戶銷售產品。

  另外是提供數字化醫療健康解決方案,公司透過健康160平臺,整合線上及線下渠道的醫療健康服務,有效地連接醫療健康機構,醫護人員及個人用戶。

  截至今年3月底止,健康160的平臺累計連接超過44,600家醫療機構。同時,亦與超過90萬名醫護人員建立合作關係,註冊用户達5,520萬名,平均月活躍用户達330萬名。

  健康160平臺已具相當規模,但深入分析,公司的業務及財務仍然疲弱,存在一定問題。

三年累虧3.4億

  公司業績表現乏善可陳,2022至2024年收入分別為5.26億元、6.29億元及6.2億元,收入似乎有點停滯不前,今年首三個月,收入更只有1億元。

  期間公司連年虧損,過去三年分別蝕1.1億元、1.09億元及1.07億元,今年首季虧損同比收窄59%至1,550萬元。即是説過去三年多,累計虧損達3.4億元。

  此外,公司的毛利率並不理想,雖然整體毛利率由2022年的22.5%,上升至今年首季度的27%,但仔細分析,發覺數字醫療的毛利率在今年首季雖高達80.9%,卻只佔整體收入的33%。相反佔公司總收入64.3%的醫藥健康用品銷售的毛利率,由2022年的4.1%跌至去年的1.4%,到今年首季仍停留在此水平。

  至於公司的負債情況,似乎迟迟未能解決,2022年淨負債一度高達3.8億元,2023年雖跌至3,775萬元,去年又反彈至8,514萬元,今年首季進一步升至9,782萬元。健康160解釋,主要因為增加借款擴展解決方案業務,以及員工增加導致工資及福利開支上升。公司長期處於淨負債的狀況,投資者必然對此有所戒心。

經營現金續流出

  健康160的經營現金流也是一大問題,過去幾年一直在流血,由2022年至今年首季,分別錄得現金流出4,239萬元、6,453萬元、5,605萬元及1,328萬元。公司解釋是業務正處擴張階段,要在營運能力、技術提升及市場拓展上進行大量投資,以致營運成本高企,導致經營現金流走。

  面對各項不利的財務數據,公司強調長期發展策略明確,並已鞏固了商業基礎。目前,公司已建立多項收入來源,覆蓋範圍擴展至全國260個城市。

  公司相信,未來的關鍵是提升收入並要改善成本,現已採取一系列措來獲取及挽留客户、深化用户參與度、提高技術及優化變現策略等。另外,公司通過標準化及自動化流程,利用數據分析提高營銷的成本效益,專注影響力大的項目研發及精簡行政職能,藉以提升營運效率。

宜短炒暫忌長持

  雖然公司明確指出目標,問題是最終能否達到?何時可以收支平衡?甚至是扭虧為盈,至今沒有給出一幅藍圖。

  事實上要買相似的公司,現階段還是買龍頭股較穩健,縱然京東健康(6618.HK)的延伸市盈率達38倍、藥師幫(9885.HK)約67倍或平安好醫生(1833.HK)250倍,估值一點也不便宜,但起碼三家公司已有盈利,業務規模龐大,具有一定優勢。

  當然,在新股熱下,投資者暫可考慮作短線買賣,長線似乎要持續觀望公司上市后業務及股價表現才做決定。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