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5 10:10
「這道南寧非遺小吃講究猛火快炒、酸香開胃,關鍵在於醬料的調配。」在不久前舉辦的「中泰烹飪技藝交流營」現場,廣西南寧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烹飪專業教師李華一邊示範,一邊指導來自泰國的學生上手操作。泰國學生素帕蓬學得格外認真:「我要把這門手藝帶回泰國,讓更多人品嚐南寧友仔的味道!」
友仔,在南寧方言中指好朋友。南寧區位優勢獨特,是我國唯一與東盟陸海相連的自治區首府城市。近年來,在廣西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與東盟互聯互通的戰略下,南寧與東盟國家有關地區和院校開展了多領域合作,尤其是在職業教育方面,雙方院校互派留學生、共用教材、共研標準、共建實訓基地、共辦技能大賽,聯合培養技術人才,共享職業資格認證,形成了攜手共進的「友仔團」,共同打好東盟職業教育合作發展牌。
打造教育合作樞紐
「這個設備有什麼功能?使用範圍在什麼地方?」在2024年的中國—東盟博覽會上,緬甸仰光省迪洛瓦經濟特區主席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展區,瞭解廣西職業教育的成果和特色。
歷經21年發展的東博會,不僅是區域經貿合作的「金字招牌」,更是南寧面向東盟展示職業教育魅力的重要平臺。作為東博會永久舉辦地,南寧正將「一帶一路」重要門户的地理屬性轉化為教育對外開放的制度優勢。
近年來,南寧錨定面向東盟的職業教育合作區建設,出臺產教融合、專項資金等23條政策措施,從金融、財税、土地等方面形成合力。同時,市政府統籌組建市智能製造產教聯合體,吸納40多家企業及20多所院校,構建起「政產學研用」協同發展格局。
「保持氣道開放,1001、1002……患者有呼吸,胸廓有起伏,頸動脈有脈搏。」在位於南寧市區的廣西衞生職業技術學院醫學虛擬仿真實訓基地,3名學生正在為即將參加的急救技能大賽做準備。該校依託區位優勢,與大數據公司合作成立「東盟智慧醫療產業學院」,重點培育跨境遠程診療、智能公共衞生監測等方向人才,服務中國—東盟醫療合作示範區建設。
藉助國際友城與使領館資源,南寧與越南海防市、北寧省等建立政府間會商機制,將職業教育納入重點合作清單;通過「領事機構看南寧」等活動,聯合海外商協會,推動越南北部電子行業企業聯盟與本地政企校開展多場對接,高效推進越南籍員工及學生技能培訓。
目前,南寧市屬職業院校與87所東盟國家院校建立合作關係,南寧職業技術大學在老撾、柬埔寨、印尼、越南建立4個海外辦學點。截至2025年9月,南寧高校中,本科學校東盟國家留學生超2000人,專科學校東盟國家留學生約800人。
共建專業及課程標準
「在這里,我學會了認電路元件、畫電路圖,這些技能都能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在南寧職業技術大學學習的越南留學生阮氏玉緣告訴記者,她和另外20名學生將在這里學習一年,「掌握這項技術,未來就能在越南的中資企業找到合適的工作。」
聚焦跨境產業鏈需求,南寧職業技術大學積極構建「中文+技術」雙向賦能模式。該校智能製造學院副院長張葉茂介紹,學校在越南河內建設的700平方米實踐基地,已培養19名學歷生、85名非學歷生,培訓覆蓋1500人次。
針對東盟國家工業化進程中的「技術人才缺口」與「本土適配需求」雙重挑戰,南寧突破職業教育傳統辦學邊界,開創「產業需求定義專業標準」動態響應機制。
在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尚學樓,越南學生馮方清在實訓課上用中文向同學們介紹了液壓與氣動控制系統的組成,同時演示講解了液壓控制系統的基本操作過程。從2024年9月起,馮方清和35名學生作為中—越聯合培養學生,到學校進行一年的「中文+職業技能」的培養。
依照「教隨產出、標準先行」的模式,南寧多所職業院校依託區位優勢,在東盟建成9個現代工匠學院,開發42個專業教學標準和207門國際化課程;多所高職院校牽頭建設13箇中國—東盟現代工匠學院,佔全區立項數量的76%。
南寧職業技術大學承建的中國—東盟職業教育雲平臺匯聚了90個課程教材、120個資源包,199門優質課程資源跨越山海覆蓋10個國家,形成「線上線下融合、境內境外聯動」的跨境人才培養網絡。
目前,南寧職業院校與東盟國家職業院校共建119個電子商務、物流、汽車維修等專業及課程標準,面向東盟國家政府、企業、職業院校人員開展「中文+職業技能」培訓累計超4.5萬人次。
建設雙向循環開放格局
「雕刀要沿着果肉紋路45度切入,手腕發力要穩……」在南寧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智慧教室,烹飪教師陸盛帥手腕輕轉,45度斜切的刀法在投影大屏上清晰呈現。同一時刻,越南海防市職業技術學校的20多名學生同步執刀,在越南語教師的引導下復刻雕花技法。
當職教合作進入深耕階段,南寧正從「技能輸送者」升級為「教育生態共建者」。南寧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與泰國、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院校開展深度合作,聯合開發餐飲服務、酒店管理等專業課程標準,推動中國職業教育標準「走出去」。
多所中職學校積極拓展合作版圖:南寧市第六職業技術學校與泰國郎遜職業學院成功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參編的中泰合作「中文+職業技能」項目電子商務系列教材泰文版在泰國正式出版;南寧市第三職業技術學校與文萊餐飲企業共建「清真餐飲實訓室」。
目前,南寧多所中職學校與4個東盟國家的12所院校開展合作,2024年開展19次對外交流活動、194人次線下培訓、1.26萬人次網絡培訓,簽訂3份合作備忘錄與6份國際交流框架協議,為雙方深入合作注入強勁動能。
這種「技能互通—標準互認—文化互鑑」的遞進式發展,正重塑中國—東盟教育合作的價值座標系,為構建更為緊密的區域命運共同體提供可複製的「南寧方案」。
「未來,南寧將更加主動地走出去,深化與東盟國家職業教育的交流,將南寧打造成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大都市。」南寧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韋家斌説。
《中國教育報》2025年09月15日 第03版 版名:新聞·要聞
作者:本報記者 周仕敏 徐嘉棟 通訊員 陸慧玲 王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