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華爾街到陸家嘴精選丨SK海力士:HBM4已準備好首次量產!特斯拉股價緣何能兩日累漲近14%?高盛上調金價預期 持續看好黃金股潛力

2025-09-15 09:27

① SK海力士:HBM4已準備好首次量產 股價創新高

SK海力士上周五宣佈成功開發面向AI的超高性能存儲器HBM4,並構建了全球首個量產體系。消息發佈后,SK海力士股價當天收漲7%,創歷史新高。SK海力士表示,HBM4帶寬是上一代的兩倍,能效提升超40%,採用2048個輸入輸出端口。其預計HBM4將使AI服務性能提升69%,降低數據中心電力成本。作為英偉達關鍵供應商,SK海力士今年上半年DRAM市場份額達36%,超三星的33%。業內人士稱,若SK海力士通過英偉達最終測試,HBM4將被其AI芯片Rubin採用。SK海力士計劃今年下半年完成12層HBM4量產準備,其HBM4芯片樣品已於3月交付客户。Meritz Security預測,SK海力士HBM市場份額到2026年將保持在60%左右。目前,高端HBM市場由三星、美光、海力士三大巨頭主導,競爭激烈。三星計劃2025年第四季度開始HBM4初期生產,美光的HBM4樣品已進入客户驗證階段。

-洪毅私募基金副總經理周尚晨:海力士新AI存儲芯片精準匹配算力升級需求,帶寬優勢與生態適配性有助其突破競爭格局,但量產滯后、良率與成本壓力存風險。對行業而言,它將加速AI存儲市場集中化,同時幫下游廠商降本提效。投資者需關注海力士量產進度與良率改善情況,以及競品應對策略,這將決定其在AI存儲賽道的最終站位。

-國金證券黃岑棟:國內存儲芯片板塊,短期關注價格上升趨勢,中期受益於AI需求驅動,長期看好自主可控與份額提升。

② 特斯拉股價兩日累漲超13.8% 多重利好驅動

上周五,特斯拉股價高開高走收漲近7.4%,創近三月最大日漲幅,抹平近七月半跌幅,兩日累計漲超13.8%,遙遙領先其他科技巨頭。核心利好是內華達州確認批准其 Robotaxi測試(需完成運營自我認證方可正式運營);此外,上周推出的儲能新品 Megapack 3和Megablock、Model Y L在華熱銷(10月已售罄),及馬斯克潛在價值萬億的薪酬包(確保其留任十年)也成推手。

-洪毅私募基金副總經理周尚晨:特斯拉三大業務通過技術複用與場景賦能構建生態雛形:儲能Megapack 3提供利潤支撐,Robotaxi打開增長空間,Optimus降本製造,同時又推進薪酬計劃保障戰略落地。短期看,業務落地提振市場信心,儲能訂單與自駕叫車試點成效顯著;但長期需應對法規延迟、行業競爭與技術試錯風險,年均25%的營收增速目標遠超行業平均(新能源汽車行業約15%)。后續需關注Robotaxi法規突破、Optimus試錯率優化及儲能Megapack技術迭代,這些將決定生態閉環能否如期成型,高目標能否兑現。

-國金證券黃岑棟:無人駕駛與機器人是當前特斯拉的兩大重點方向,重視相關產業鏈的機會。

③ 高盛上調金價預期 持續看好黃金股投資潛力

高盛上周四將長期黃金價格預測(2029年及之后)從每盎司2850美元上調至3300美元,並表示到2026年中,黃金價格有望升至4000美元/盎司,極端情況下可能逼近5000美元。高盛強調,中型和大型黃金礦業公司,如澳大利亞的Capricorn Metals Ltd、Westgold Resources Ltd和美股的Blue Gold、Pentair PLC等,股價有望跑贏黃金商品價格。高盛認為,黃金礦產企業的利潤率擴張是關鍵驅動因素,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使黃金股在2025年底前繼續跑贏大宗商品市場。

-洪毅私募基金副總經理周尚晨:黃金定價已進入多維驅動新階段,美聯儲激進降息預期與美元信用弱化構成貨幣層面支撐,地緣風險常態化形成機制化溢價,供需失衡與金融屬性強化放大價格波動。傳統分析框架失效下,需重點關注央行購金節奏、美聯儲降息落地情況及地緣衝突演變。短期金價或因降息兑現繼續衝高,長期看貨幣體系重構將支撐價格中樞上移。投資者需從戰術對衝轉向戰略配置,把握定價邏輯變革中的結構性機會。

-國金證券黃岑棟:黃金在中周期內具備上漲動力,建議持續關注。

《投資祕籍》購買:

海力士準備量產HBM4,美光科技或醖釀漲價,存儲芯片的機會來了?想看深度解析,歡迎訂閲《從華爾街到陸家嘴》最新推出的收費版《投資祕籍》。

近期我們關注了甲骨文概念,蘋果發佈會,機器人,黃金,固態電池,智能眼鏡,阿里產業鏈,英偉達產業鏈,國產半導體,消費電子,衞星互聯網,AI醫療,AI基建,腦機接口,商業航天等產業鏈,相關板塊均有亮眼表現。

點擊第一財經「VIP頻道」,查看更多。《從華爾街到陸家嘴·投資祕籍》訂閲價688元/月!一天一杯咖啡的價格,既能學到投資邏輯,也能尋到投資路徑!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