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官宣推迟2-3個月!現代CEO首次承認美國電池廠受重創,475名韓工被抓后果顯現

2025-09-15 08:00

(來源:儲能世界)

史上最大工廠突襲震撼電池產業

2025年9月5日,美國國土安全部對位於佐治亞州的現代汽車-LG能源解決方案合資電池工廠實施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單一工地執法行動,一舉拘留475名工人,其中超過300名為韓國籍。這場突襲行動震撼了全球電池產業,對韓國電池企業的美國投資戰略造成重大沖擊。

被突襲的工廠是現代汽車集團與全球第二大電池製造商LG能源解決方案投資43億美元建設的重要項目,原計劃年底開始運營,為現代、起亞和Genesis電動汽車品牌供應電池。事件發生后,LG能源解決方案股價下跌2.3%,反映了市場對后續影響的擔憂。

據路透社報道,許多被拘留人員持有ESTA免簽入境許可或B-1商務簽證來到美國進行建設或設備安裝工作,但這類工作不被現行簽證規定所允許。韓國政府緊急派遣包機接回316名被拘留人員,僅有1人選擇留在美國。

現代汽車CEO首次承認:工廠建設將推迟2-3個月

在這起事件發生一周后,現代汽車CEO何塞·穆尼奧斯(José Muñoz)首次公開承認了危機的嚴重性。據多家韓國媒體報道,穆尼奧斯在9月11日於底特律舉行的汽車新聞大會上表示:"這將給我們帶來至少2-3個月的延迟,現在所有被拘留的人都想回到韓國。"

穆尼奧斯進一步解釋道:"我們必須找到如何填補這些空缺職位的方法,但大多數(有資格的)人員都不在美國。"他強調,"電池工廠建設階段需要專業人員,有許多技術和設備在美國是找不到的。"

這是美國移民當局大規模執法行動后,現代汽車高管首次公開發表的聲明,標誌着原定於年底投產的43億美元電池工廠將不可避免地推迟到2026年。該工廠設計年產能為30GWh,足以為30萬輛電動汽車提供電池。

正義宣現代集團會長的擔憂與呼籲

現代汽車集團會長鄭義宣也在同一活動上首次公開回應了這起事件。據韓國《電子新聞》報道,鄭義宣表示:"我對那起事件真的很擔心",並對韓國工人安全回國表示安慰。

鄭義宣特別強調了兩國政府合作的重要性:"我們的政府和美國政府正在密切合作,簽證規定非常複雜。我們希望能夠共同建立更好的制度。"這一表態顯示出韓國企業界對當前簽證政策複雜性的深度關切,以及對政策改善的強烈期待。

儘管面臨嚴重挑戰,鄭義宣重申了對美國市場的承諾:"美國是現代汽車集團最大、最重要的市場,擁有非常成熟的客户基礎,我們將為美國市場做出更大貢獻。"

供應鏈斷裂:SK On成為臨時救星

面對自建工廠的延迟,穆尼奧斯宣佈了應急方案。據韓國媒體報道,現代汽車將從位於佐治亞州科默斯的SK On工廠等供應商處繼續採購電池,以確保電動汽車生產不會中斷。

這一變化凸顯了韓國電池產業內部的複雜競爭關係。SK On作為韓國第三大電池製造商,原本在與LG能源解決方案和中國企業的競爭中處於相對劣勢,但現在卻意外獲得了更多訂單機會。然而,這種臨時安排也暴露了美國電動汽車供應鏈的脆弱性。

LG能源解決方案:全美工廠大撤退持續

作為此次危機的核心企業,LG能源解決方案在美國擁有7座電池工廠,其中4座正在建設中。據路透社消息,佐治亞州事件后,該公司已要求在美國出差的員工立即返回韓國或留在住所。

影響最嚴重的是位於田納西州春山市的LG-通用汽車合資電池工廠。據消息人士透露,大多數在該工廠工作的韓國技術人員已經或計劃返回韓國。該工廠是LG與通用汽車的Ultium Cells合資企業,為通用汽車的電動汽車戰略提供關鍵支撐。

根據路透社報道,來自韓國設備供應商的工程師經常被派遣到美國工廠"幫助建立和調試生產設備"並培訓美國員工。這些供應商的員工有時會在LG的美國工廠停留數月時間,協助提升產能。面對技術人員大量撤離,LG能源解決方案已要求分包商制定應急預案並僱用當地員工。

三星面臨芯片工廠開工難題

雖然三星電子並未直接捲入佐治亞州事件,但簽證問題正威脅其德克薩斯州泰勒市先進芯片工廠的按時投產。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一位韓國半導體設備公司高管表示:"最早在12月,最晚在明年1月或2月,我們需要向泰勒派遣人員,但我們擔心無法及時獲得足夠的簽證。"

這座投資165億美元的2納米工廠已與特斯拉簽署了165億美元的代工合同,原計劃2026年開始運營。據報道,該設備公司自今年6月起已禁止短期商務旅行,正在為關鍵人員申請簽證做準備。

韓國半導體行業特別容易受到簽證問題影響,因為複雜的供應商層級需要眾多公司協調配合。報道指出,中小企業合作伙伴在簽證審批方面往往比大型企業集團面臨更大困難。在佐治亞州事件中,300名被拘留韓國工人中約有250名來自LG能源解決方案或現代工程的合作伙伴公司。

特朗普政府的"零容忍"執法態度

特朗普政府的強硬移民政策為韓國企業的美國投資帶來新的挑戰。據報道,韓國企業表示他們在獲取專業工人的短期簽證方面遇到困難,因此在前幾屆美國政府時期依賴對簽證規定較為寬松的解釋。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強硬移民政策為LG能源解決方案及其國內同行三星SDI和SK On帶來了新機會,這些企業正在履行拜登政府時期承諾的數十億美元投資計劃。

據報道,特朗普曾在佐治亞州事件后向韓方提議讓被拘留的韓國技術工人"留下來培訓美國工人",但韓方表示異議,要求先將工人接回家,未來可以再返回美國。這一提議雖然最終被拒絕,但清楚反映了美國政府希望加快技術轉移的政策意圖。

美國商務部的"友好警告"

在韓國工人被釋放返國的過程中,美國商務部發出了一個重要信號。據多家媒體報道,美國商務部官員表示"喜歡現代在美國建廠,但必須獲得正確的簽證"。這一表態體現了美國政府對外資投資的複雜態度:既歡迎投資和技術轉移,又堅持嚴格執行移民法律。

這種"友好而堅定"的表態為其他在美投資的韓國企業提供了明確指引:投資是受歡迎的,但必須嚴格按照簽證規定操作,任何形式的"灰色地帶"做法都將面臨嚴厲后果。

美國本土就業期望與外國技術工人的矛盾

美國對大型製造業設施創造就業機會的期望日益增長。據當地報道,三星一位高管最近在泰勒商會活動上表示,該工廠將於2026年開始運營,僱用多達2000人。

然而,當地對外國工人的態度複雜。住在佐治亞州電池工廠附近的居民塔尼婭·考克斯表示,她對工廠里的韓國工人沒有惡感,但認為更多建築工作應該留給當地居民。

類似的緊張關係在其他項目中也有體現。今年1月,當臺積電為其亞利桑那州工廠申請500名臺灣工程師簽證時,當地工會強烈抗議,顯示了本土就業期望與外國技術工人需求之間的矛盾。

簽證成本與技術轉移的現實挑戰

韓國企業面臨的不僅是政策收緊,還有實際的經濟負擔。據報道,申請正規工作簽證的費用每人超過2000美元,這對中小企業來説是巨大的財務負擔。特別是在電池製造這樣需要大量專業技術人員的行業,簽證成本可能成為投資決策的重要考慮因素。

一位曾與三星奧斯汀工廠合作的公司指出,一些企業依靠僱用當地居民或承諾綠卡擔保的國際學生,因為派遣韓國外籍員工成本高昂。但現在,即使是綠卡申請也面臨美國移民當局更嚴格的審查,限制了這種解決方案。

穆尼奧斯在發言中特別強調了技術轉移的複雜性:"即使僱傭80%的本地員工,剩余的20%必須是熟練的韓國技術工人來領導運營。"這一比例反映了在高技術製造業中,核心技術人員的不可替代性。

對美韓經貿關係的深遠影響

佐治亞州突襲事件對美韓這對重要盟友的關係產生了衝擊。據報道,這起事件在韓國引發強烈震動,正值兩國就韓國3500億美元投資計劃進行貿易談判,但因在一些問題上存在分歧而未能達成協議。

韓國企業長期以來在美國高科技工廠所需的專業工人短期簽證方面遇到困難。在前幾屆美國政府的相對寬松政策下,它們依賴於對簽證規定的灰色地帶解讀。如今特朗普政府的零容忍執法態度正在改變這一狀況。

鄭義宣會長在底特律的表態,體現了韓國企業界對政策協調的強烈期待。他呼籲兩國政府"共同建立更好的制度",表明韓國方面希望通過外交途徑尋求長期解決方案,而不是簡單的妥協。

全球電池供應鏈的連鎖反應

韓國電池企業的困境對全球電池供應鏈產生了深遠影響。韓國是全球電池製造的重要力量,LG能源解決方案、三星SDI和SK On等企業在全球市場佔據重要地位。

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高度依賴韓國電池供應商。通用汽車與LG的合資企業、福特與SK On的合作,都是美國電動汽車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工廠建設和運營的延迟可能影響美國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節奏。

現代汽車轉向SK On採購電池的決定,雖然是應急措施,但也可能引發供應鏈的長期調整。其他依賴LG電池的車企可能需要重新評估供應商多元化策略,以應對類似的突發風險。

LG的堅定承諾與應對策略

儘管面臨嚴峻挑戰,LG能源解決方案表現出了繼續投資美國的堅定決心。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將繼續推進在美國的項目,在管理當前情況的同時繼續進行必要的投資。"

這一表態顯示出韓國電池企業對美國市場長期前景的信心,也反映出它們已經做好了適應新政策環境的準備。企業可能會加快本地化進程,通過培訓本地員工、改進技術轉移方式等手段來減少對韓國技術人員的依賴。

技術本土化的長期挑戰

美國政府推動製造業迴流和技術本土化的努力面臨現實挑戰。電池製造是高度技術密集型產業,需要在材料科學、化學工程、精密製造等領域的深厚積累。

據報道,韓國設備供應商的工程師經常需要在美國工廠停留數月,進行設備調試和員工培訓。這種技術轉移的複雜性說明了為什麼簡單的人員替換難以實現,本土化進程可能需要更長時間。

穆尼奧斯在談到技術轉移時的表態——"美國找不到的技術和設備很多"——準確反映了當前美國在某些高端製造領域的技術缺口。填補這些缺口需要時間、投資和系統性的人才培養。

企業應對策略的多元化探索

面對簽證政策收緊,韓國企業正在尋求新的應對策略。LG能源解決方案已要求分包商制定應急預案並僱用當地員工。一些企業開始考慮通過提供綠卡擔保來吸引本地和國際人才。

然而,這些調整策略都需要時間來實施,短期內可能無法完全解決技術人員短缺問題。企業可能需要在投資規模、技術轉移程度和合規風險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

現代汽車通過SK On採購電池的決定,也為其他企業提供了參考。在關鍵供應商面臨困難時,及時調整採購策略、建立多元化供應體系,可能成為應對政策風險的重要手段。

行業前景:危機中的轉型機遇

穆尼奧斯在底特律的表態中特別強調:"雖然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遺憾的事件,但對我們來説,美國市場的戰略重要性沒有改變,現代汽車將繼續投資。"這一立場反映了韓國企業對美國市場長期價值的堅定信念。

鄭義宣會長關於"建立更好制度"的呼籲,可能推動美韓兩國在簽證政策方面的深度對話。如果能夠建立更加透明、可預測的簽證制度,不僅有利於韓國企業,也有助於美國吸引更多外資投資。

從長遠來看,這場危機可能會促使韓國電池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和管理模式創新,通過數字化、自動化等手段減少對人員流動的依賴,最終可能提升整個行業的效率和競爭力。

結語:電池產業的新平衡

韓國電池企業在美國遭遇的簽證危機,標誌着全球電池產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平衡尋找期。在地緣政治考量日益重要的背景下,技術轉移、人才流動和產業安全之間需要找到新的平衡點。

穆尼奧斯和鄭義宣的公開表態顯示,韓國企業界已經做好了應對長期挑戰的準備。通過加快本地化進程、優化供應鏈配置、創新合作模式,這些企業有望在新的競爭環境中找到更加可持續的發展路徑。

對於全球電動汽車產業來説,這場始於佐治亞州電池工廠的危機提醒所有參與者:在追求技術進步和市場擴張的同時,必須充分考慮政策風險和供應鏈安全問題。只有那些能夠在技術創新、合規經營和風險控制之間找到最佳平衡的企業,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這場2-3個月的工廠建設延迟,可能只是全球電池產業重新配置的開始。韓國電池企業的"美國夢"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考驗,而它們的應對方式,將很大程度上決定未來全球電池產業的競爭格局。

免責聲明

免責聲明:我們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不希望我們轉載您的作品,請和我們聯繫處理,謝謝!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