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你能堅守一隻股票十年嗎?這些人做到了,還賺了很多

2025-09-14 16:08

(來源:A股薈萃)

2018年買入十萬美團、騰訊,持有到現在賺多少?這纔是真正的靠投資財富自由

10月8日,美團點評股價再創新高,盤中最高漲至89.25港元。截至收盤,美團報89港元,漲幅5.08%,總市值5162億港元(約合661億美元),排在阿里(4382億美元)和騰訊(3.09萬億港元,約3940億美元)之后,為中國第三大互聯網公司,超過京東(418億美元)、拼多多(366億美元)和百度(353.66億美元)。

美團的表現相當搶眼。早期投資人也跟着賺得盆滿缽滿,投資人沈南鵬迄今為止套現已超過32億港元。

美團市值突破5000億港元

10月8日,美團股價再創新高,盤中最高漲至89.25港元。截至收盤,美團報89港元,漲幅5.08%,總市值5162億港元,為僅次於阿里巴巴和騰訊控股的中國第三大互聯網公司,大幅領先於京東、拼多多和百度,互聯網江湖格局已變。

相比小米集團,美團股價表現可謂亮眼,今年以來美團股價漲幅102.73%,相比年初已經翻倍,相比發行價69港元,漲幅亦為29%。

美團招股書顯示,公司總股本58億股,其中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興持股比例11.4%,按照最新市值計算,王興持股市值已經高達588億港元。

有人曾經算了一筆賬,假如你在2008年用十萬買入騰訊的股票,按照當年騰訊股票每股10港幣的價格計算,加上匯率因素,10萬元大約可以買11400股騰訊的股票。2014年5月騰訊進行了拆股,按照一拆五計算,最終的持股數為57000股,按照今天騰訊股票387.8元的價格計算,目前持有的市值約為2210萬港幣,摺合人民幣約為1897萬。

我們來看看巴菲特買了中國哪些股票呢?

巴菲特和中國很有緣分,至今他來過中國3次,買過2只中國股票。

1995年,巴菲特第一次來中國,與好友比爾·蓋茨共同來中國旅遊,總共17天,去了故宮、長城等。當時中國幾乎無人知曉巴菲特的名字。

2007年10月24日,巴菲特第二次來到中國,到大連參加旗下一家以色列公司在大連工廠落成典禮的商務活動,時間只有1天。當時「股神」的名聲已經全民皆知。

2010年9月27日下午到30日,巴菲特第三次來到中國,總共3天半的時間。參加了在深圳、北京、長沙舉辦的比亞迪(51.00 +0.31%,買入)各種商務活動,並在北京與比爾·蓋茨舉辦一個慈善晚宴。隨行團隊非常龐大,包括他的搭檔——伯克希爾·哈撒韋董事會副主席查理·芒格。

巴菲特共買過2箇中國股票,第一次從2003年4月開始,巴菲特以每股大約1.6至1.7港元的價格大舉買入中國石油(7.21 -0.14%,買入)H股,最終持有23.4億股的中國石油股票,成為中國石油第二大股東。2007年7月,巴菲特開始分批以12港元左右的價格減持中國石油H股,到10月19日已經全部賣出,這筆5億美元的投資,讓他賺了40億美元,4年賺了8倍。

2008年,伯克希爾旗下的中美能源公司以2.3億美元獲得比亞迪10%的股份,約合每股8港元,這些股票巴菲特至今未賣出。

巴菲特:投資其實很簡單,但是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

超級富豪的故事總能引起看客們的關注。

巴菲特是全世界最富有、最具智慧的人之一,也被很多成功人士視為人生導師。據說,Airbnb的CEO 布萊恩·切斯基和亞馬遜的CEO貝佐斯就會經常在溝通中談論起巴菲特先生。

在聊起巴菲特的建議時,切斯基問貝佐斯:「你覺得巴菲特給過你的最好建議是什麼?」

貝佐斯回答:「有一次我問巴菲特,你的投資理念非常簡單,為什麼大家不直接複製你的做法呢?」

巴菲特當時就說了一句:「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地變富。」

調查數據顯示,在全體金融投資參與者中:

能連續10次執行交易計劃的投資者佔20%,

能連續20次執行交易計劃的投資者佔10%,

能連續100次執行交易計劃的投資者所佔比例小於1%。

"一個投資者執行一次交易計劃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的交易都執行了計劃,沒有隨意更改計劃的交易,沒有無計劃的衝動交易。"

一名優秀的投資人可以預計到將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但不一定知道何時會發生。重心需要放在"什麼"上面,而不是"何時"上。如果對"什麼"的判斷是正確的,那麼對"何時"大可不必過慮。

四種趨勢交易的買賣形態,用最賺錢的方式去賺錢,牢記不愁買賣!

一、下降趨勢線上的趨勢買入形態

股價在下跌趨勢的末端有效突破下降趨勢線,則預示着行情的逆轉,由跌轉漲順勢買入:

操作技巧:

1、股價突破下降趨勢線時買入,此時應該輕倉試試水,謹防次日吃個回馬槍;值得注意的是突破趨勢線時如果伴隨成交量不斷放大,那麼看準信號就更明確;

2、如果股價次日再次跌破趨勢線,那麼應該及時止損;

3、被突破的下降趨勢級別越大,一般反轉的趨勢也越大,並且上升趨勢一旦形成,只要期間沒有有效跌破,可以穩穩的拿住做一箇中長線佈局。

二、上升趨勢線上的趨勢買入形態

在上升趨勢中,如果股價回撤趨勢線不破,那麼就是絕佳的買點;

操作技巧:

1、回踩趨勢不破即為買入;最好是通過當日收盤價以及次日開盤價的組合來判斷回踩企穩的信號是否有效;

2、如果買入股票后當股價再次有效跌破趨勢線就應該止損,期間股價一直在趨勢線上方運行的話就可以穩定持有;

3、上升趨勢線是股價調整波段的低點的連線,趨勢線上的低點越多,那麼説明趨勢線越有效。

三、跌破上升趨勢線的趨勢賣出形態

股價在上升趨勢線上方震盪運行時則中線可以持續看漲,一旦股價跌破上升趨勢線,那麼就意味着這一波上漲的結束。當出手時就出手,不能心存僥倖。

操作技巧:

1、股價有效跌破上升趨勢線時賣出;如果股價重新站上趨勢線,則可以再接回,所以在買賣時需要關注股價的調整情況;

2、股價在上升趨勢線上方運行偏離較大時,應當留意K線的形態,如果有形成頭部信號,那麼即便股價沒有回踩趨勢線也應該及時拋售,因為趨勢線有其僵化的弊端,並不能及時反應行情的轉折信號,如果直到股價跌到趨勢線再賣的話可能回吐的利潤較大。

四、反彈不破趨勢線的趨勢賣出形態

股價在趨勢線下方震盪運行,當股價反彈到趨勢線時,如果遇阻回落或不能有效站穩,那麼可以預判股價還有望再次下探,此時在趨勢線附近就是賣出點。

操作技巧:

1、股價回撤壓力位無法突破則釋放賣出信號;

2、賣點2比賣點1的信號更明確,因為此時股價幾次都在趨勢線附近遇阻回落,説明該趨勢線壓力很明顯,進而也説明賣點2處再次回落的可能性更大。

下面給大家分享順勢指標CCI——「MACD+CCI+KDJ」金叉共振后的效果!

一、MACD+CCI的指標配合

指標分為趨勢類指標和擺盪類指標。趨勢類最經典的就是MACD,擺盪類如CCI,KDJ之類。

趨勢類指標MACD+擺盪類指標CCI,MACD定向,CCI定點。MACD為主,CCI為輔。

這樣的買法其實有兩種形態是比較保險的:

1、 MACD背離+CCI買入信號(注意區分背離的級別)。

2、 MACD雙線上0軸后的回抽的2買+CCI買入信號。

極品CCI、MACD抄底選股公式:

二、KDJ+CCI的指標配合

KDJ和CCI的買點方法

如下圖所示。

KDJ金叉和CCI上穿0軸線的二合一選股公式:

「長陰倒拔楊柳」牛股形態

圖形特徵:

(1)均線系統保持多頭排列。

(2)出現頂天立地的巨量陰線,但股價下跌不多。

(3)巨量陰線后並沒有出現深幅回檔,而股價再度上揚。

市場意義:

(1)當某個股有潛在的利好,或主力在大盤好轉后有意炒作某個股時,此時用一般方法建倉時間較慢。

(2)主力會採用拉高股價,然后順勢下滑,佯裝拉高出貨的態勢,引誘散户拋出。此時有多少拋盤,主力就會買入多少,成交量巨大並收陰線。由於這種巨量陰線並不是拉高出貨,而有倒拔楊柳之氣概,今后必有大行情。

操作方法:

(1)在出現巨量陰線后等待股價下跌,如果跌無可跌又重新上升時,可買入。

(2)如果5日、10日均線系統走勢正常,並在60日均線上穩步上揚,則可將巨量陰線視同巨量陽線處理。

(3)謹慎的方式是等待股價放量衝過前期頭部時介入。

下圖的個股主力在一個很關鍵的位置成功運用了倒拔楊柳,即清理了浮動籌碼,又快速增加了倉位。

下面的一個股票反覆運用倒拔楊柳技術洗盤加倉,但在高位出現的那根陰線就不是倒拔楊柳了,這點務必要區分清楚!

小結:

巨陰倒拔楊柳往往出現在一些重要的阻力位附近(當然也可以出現在上升途中),被主力用來清洗浮動籌碼,最主要的作用是可以在短期內快速增加自己的倉位,可謂一舉兩得!

提醒:倒拔楊柳只會出現在離主力成本不太遠的突破重要阻力位、或上升的初、中期等位置,而絕不會出現在拉昇股價以后的高位,這點務必要分辨清楚!仔細想想,倒拔楊柳的目的無非是洗盤和快速加倉,但到了高位主力還有什麼理由這麼做呢?

準確判斷大盤的強與弱

準確判斷大盤的強與弱是股民看盤的首要任務,也是股民炒股的最基本的功夫之一。因為,只有如此,才能順勢而為,纔有可能在股市中立於不敗之地。那麼,怎樣才能準確地判斷股市的強弱呢?精明的看盤高手總是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股指的走勢

股指走勢曲線變化的角度、速度和幅度反映了大盤強弱的程度。

當走勢曲線上漲的角度較大時,表示多方主動攻擊的態度較為堅決,勢力也較強,大盤趨強;反之,下跌的角度較大,則大盤趨弱。

當股指在成交量的配合下上漲速度較快時,表示多方勢不可擋,力量強而猛,大盤趨強;反之,當下跌速度較快時,表示空方力量強大,大盤趨弱。

當股指在下跌一波之后反彈時,若反彈的高度不及下跌幅度的一半時就開始掉頭向下,表示大盤屬於弱勢反彈,若反彈的高度超過下跌幅度的一半時,表示大盤有轉強的跡象,若反彈的高度超過下跌幅度100%時則已是反轉了,表示多方已控制局面,大盤轉強。反之,當股指在上漲一波之后發生回調時,若回調的幅度不及上漲高度的一半時就掉頭繼續向上,表示多方仍然控制局面,大盤屬強勢調整;若回調的幅度超過上漲高度的一半時,表示大盤有轉弱的跡象,若回調的幅度超過上漲高度的100%時,表示大盤已開始轉弱。

(2)價量關係

強勢市場中的價量關係總體上都是健康的。而弱勢市場中的價量關係多數是背離的,上漲無量,一跌就放量,表明投資者的心態不穩,寧願跌時斬倉,不敢升時追漲。

另外,跳空高開或低開是當日多空雙方力量懸殊的表現。若當日留下缺口未補,則應根據缺口的大小和所處的位置,按照缺口理論來分析大盤的強弱。

(3)股市成交量

成交量是股市的元氣,量能的聚集與釋放也就是大盤的強弱之轉換。當大盤處於縮量盤整時,多空雙方處於交戰臨界點;若成交量開始温和放大,股價上漲,表明有新的資金進場,量能開始聚集,大盤將轉強;漲勢末期,當成交量創下天量卻不能得以維持時,表明多頭能量消耗過大,后續量能無以為繼,大盤將盛極而衰,由強轉弱。

(4)漲跌停板個股的數量

當大盤處於強勢時,漲停板個股的數量明顯趨多,當數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不再增加時,表明大盤將由強轉弱;當漲幅榜前列見不到漲停板個股的蹤影、而在榜尾卻見到跌停板個股時,表明大盤已明顯處於弱勢。

(5)對利好或利空消息的反應

當大盤處於強勢時,見利好就漲,見利空則反應淡泊,因為市場此時將利空解釋為「利空出盡就是利好」。

當大盤處於弱勢時,對利好反應麻木,甚至是逢高減磅的好時機,因為市場此時將利好解釋為「利好出盡就是利空」;對利空反應則非常敏感,任何利空都將是大盤下跌的導火線(其中不乏主力借利空打壓的可能)。

(6)對年度報告的反應

業績是市場永恆的題材。當年度報告(或中報)公佈時,業績差的下跌,業績好的卻不漲,這是大盤弱勢的表現。當年度報告(或中報)公佈時,業績好的上漲,業績差的也不跌,這是大盤強勢的表現。當年度報告(或中報)發佈時,業績好的下跌,業績差的卻上漲,這是主力資金停留在三線股之中的反映,表明大盤整體難有作為,局部卻有所可為。

(7)新股上市時的表現

當大盤處於強勢時,新股上市首日會大幅高開,之后可能是高開高走;當大盤由強轉弱時,新股上市首日高開的幅度就會有所降低,並且由於一級市場投資者急於套現,二級市場投資者不敢盲目看高,從而導致股價步步下滑,形成高開低走;當大盤處於弱勢時,一級市場投資者的獲利率將進一步降低,新股上市首日的開盤價將越來越低,市場成交減少,新股換手也將略顯不足;而當大盤由弱轉強時,新股上市首日的開盤價將不斷抬高,成交開始活躍,換手也就逐步提高。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