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5 05:21
(來源:新華日報)
樂明藥業(蘇州)有限公司
里德電子向常熟農商銀行客户經理介紹2025年新研發產品及新增產線設備
濱海歐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本報記者 何 鈺
今年,《銀行業保險業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為科技金融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規劃了清晰路徑。作為服務地方實體經濟的金融主力軍,江蘇農商銀行系統以「投貸聯動」模式為突破口,通過「貸款+認股權登記」業務的落地與行權退出等創新探索,為科技型企業注入全生命周期金融「活水」。
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江蘇省內已有9家農商銀行簽約落地17筆「貸款+認股權」登記業務。此外,7家農商銀行已在江蘇股權交易中心完成了13筆業務規範化備案,佔該中心同期認股權備案總量的65%。
「貸款+認股權」加速落地
今年初,蘇州農商銀行在江蘇股權交易中心登記託管首單認股權,也是全省農商銀行首單「貸款+認股權登記」業務。
所謂認股權,即企業通過協議約定給予外部機構的選擇權,在未來某一時期,外部機構可行使該選擇權,認購企業一定數量或金額的股權。2023年8月,中國證監會批覆同意在江蘇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認股權綜合服務試點。
試點開始后,江蘇金融機構與江蘇股權交易中心開展合作,在「小股權+大債權」投貸聯動業務模式的基礎上持續探索。2024年6月,江蘇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現江蘇農商聯合銀行)與江蘇股權交易中心舉行戰略簽約儀式,共同發佈了「掛牌企業貸」新產品,明確了積極開展「貸款+認股權」新模式,推進全省農商銀行聚焦服務中小微企業、豐富信貸服務模式、創新專項金融產品。
在此模式下,銀行可在向企業提供貸款支持的同時,通過與企業和股東簽署協議,獲得在特定條件下的認股權,實現債權與股權的有機聯動。既保障了企業當期融資需求,通過更為靈活的融資選擇,增強對於具備自主核心技術和發展潛力的種子期、初創期和成長期科創企業的支持,也為銀行預留了分享企業成長紅利的通道。
據悉,首單「貸款+認股權登記」業務登記託管的是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下屬一企業。蘇州農商銀行為其提供了400萬元「蘇新貸」信用貸款產品。在此基礎上,蘇州農商銀行與該企業及其實際控制人達成認股權合作,約定在認股權行權有效期內,蘇州農商銀行可指定第三方投資機構,按企業最新一輪或同輪次股權融資投前估值的80%認購企業200萬元股權。
而在認股權行權方面,常熟農商銀行成爲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近期,我們此前落地‘貸款+認股權’業務的里德(蘇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外部股權融資,企業也藉此進行了股份回購,我們持有的認股權就同步實現行權退出。」常熟農商銀行投行部總經理鍾國偉説。
據悉,里德(蘇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2年,是一家專注於天然氣與氫燃料控制系統核心零部件的科技型企業。里德電子總經理彭威波表示,公司成立不到一年,還處於產品研發階段,只有樣品小批量銷售,資金較為緊張。2023年,常熟農商銀行向企業授信50萬元「科創貸」,並簽署了認股權協議,獲得企業200萬元股權的認購權。在資金的支持下,里德電子的發展持續推進,2024年企業營業收入達到1000萬元,常熟農商銀行的貸款授信額度也提升到150萬元。「今年2月,公司開始推動生產線擴建,8月剛投入使用,預計明年年初建設全自動化生產線。依託外部股權融資,接下來將進一步推動新產品的研發以及新產線建設並擴張團隊。同時,推動銷售佈局,拓展國際市場。」彭威波説。
「小股權」撬動「大債權」
「對於我們這樣的初創期生物醫藥企業,前期投入大、研發周期長,並且產品從研發完成到獲批上市可能要一年多時間,這期間沒有營收還要研發,資金肯定是比較緊張的。」樂明藥業(蘇州)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顧海疆説。
2019年成立的樂明藥業,是一家專注於經皮給藥技術的平臺型企業。公司研發的洛索洛芬鈉凝膠貼膏用於抗炎、鎮痛,原研廠家在日本。由於凝膠類貼膏的處方工藝比較複雜,技術壁壘高。而在貼膏技術上持續「啃硬骨頭」的樂明藥業在成立第三年迎來了金融的支持。
「樂明藥業是我們開展投貸聯動業務落地的第一家企業。」蘇州農商銀行科創投行部總經理丁亮告訴記者,2022年,蘇州農商銀行為企業發放了200萬元「人才貸」,同時簽署認股權協議,獲得企業500萬元股權的認購權。「貸款+認股權」模式帶來的不僅是一筆「救急款」,還給企業架起了股權融資的橋樑。2023年,蘇州農商銀行與吳中金控開展投貸聯動,吳中金控等投資機構完成對於樂明藥業的數千萬元A輪投資,同時蘇州農商銀行為企業授信800萬元「科創貸」。
今年1月,樂明藥業研發的洛索洛芬鈉凝膠貼膏上市申請獲得批准。隨后,公司研發的氟比洛芬凝膠貼膏也在7月獲批上市。「公司研發獲批的兩款凝膠貼膏產品已經進入市場銷售。今年公司也新建了兩條生產線,最近剛完成GMP符合性現場檢查,預計11月投入生產。」顧海疆説。
與樂明藥業一樣,以「小股權」撬動「大債權」的還有劍虎醫療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2021年落地的劍虎醫療,是一家專注於心髒電生理一體化解決方案的創新型公司。「公司成立之后,研發投入比較大,從2021年算,我們研發投入可能接近6000萬元。接觸到崑山農商銀行的時候,我們的產品剛做完臨牀檢測,當時資金還是比較困難的。」劍虎醫療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創始人徐帥克説。2023年,崑山農商銀行為企業發放300萬元「投貸通」信貸產品,並與企業簽約認股權協議。此后,劍虎醫療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杭創基金、鋭合資本、崑山工研院參與投資。今年6月,先健科技的全資子公司先健深圳將向劍虎醫療投資1.5億元人民幣,獲得劍虎醫療30%股權,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今年5月,公司研發的心臟電生理三維標測系統StarTrek®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這是國產首款基於介電成像技術的開放三維標測平臺,也是國內心臟電生理新勢力斬獲的首張三維標測系統證書。」徐帥克介紹,今年公司計劃提升產能規模,目前已經對辦公場所和生產線進行了擴張,新的辦公場地及生產車間面積達到2700平方米,預計明年正式投入使用。
優化投貸聯動模式賦能產業發展
「投貸聯動」模式的創新也在為產業煥新升級「添磚加瓦」。
成立於2018年的濱海歐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將廢舊塑料轉化為可回收再利用的塑料粒子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下游應用涉及汽車塑料件等領域。公司董事長陳勇介紹,今年公司計劃在全國佈局回收站,開展國際貿易,並加大研發投入。濱海農商銀行通過「貸款+認股權」,向企業提供了750萬元信用貸款,通過簽署認股權協議獲得企業50萬元股權的認購權。
「此前有一家企業急需引進新的技術、投入新的生產線和設備,需要大量的資金,但廠房在前期融資已全部抵押。」姜堰農商銀行公司信貸部總經理王振華介紹,該行了解到企業需求后,通過「貸款+認股權」為企業發放貸款500萬元,並簽署認股權協議,獲得該企業500萬股股權的認購權。
「開展認股權綜合服務試點以來,中心與金融機構積極探索業務實踐新場景。‘銀行+認股權業務’創新了金融服務模式,通過股債聯動,有效破解科創企業因抵押物不足導致的融資難題,既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又降低銀行風險,實現銀企雙贏,促進了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江蘇股權交易中心董事長張安中説。
在認股權行權之外,融資顧問服務成為銀行「貸款+認股權」業務實現增長的重要方向,也成為推動農商行從單一資金提供方,向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轉型的重要方式。以常熟農商銀行為例,上半年,該行已成功撮合86筆債權融資項目,撮合融資金額145億元,實現中間業務收入605萬元,派生存款資金發生額145億元。
同時,江蘇轄內農商銀行也在加快與風險投資(VC)、私募股權(PE)、產業基金、券商等外部機構的合作網絡的構建,並創新金融產品及服務模式。今年初,蘇州農商銀行首單「天使貸」業務成功落地。此前,蘇州農商銀行與蘇州市科創投公司、吳江東方國資等創投機構合作推出「科貸通培育貸」「創融貸」「相知貸」等多款投貸聯動產品。
推動區域協同,江蘇農商聯合銀行正推動轄內各農商銀行主動對接區域內科技園區、孵化器及高新企業集羣,建立並動態管理「優質科創項目庫」。積極拓展與主流VC/PE、產業基金、券商等機構的合作網絡,建立「合作投資機構池」,有效提升項目篩選、包裝、推介的專業能力與資源匹配成功率。
「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金融是科技創新的血脈,是產業升級的活水。推動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江蘇農商聯合銀行責無旁貸,我們將持續完善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能級,以更高質量的金融供給,更好地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為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貢獻金融力量。」江蘇農商聯合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胡建斌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