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4 15:25
原標題:彩雲築路:新思路描繪「新絲路」
彩雲相依,萬物共生。
彩雲之南,
「詩和遠方」鐫刻在雲嶺大地。
這里曾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
高山峽谷、濕地草原間,
留下從前馬幫走商交流的印記。
今天,「一帶一路」倡議在此如火如荼實施,
一條條公路翻山越嶺,
一座座橋樑跨江連谷,
雲南正搭起面向南亞東南亞國家
合作交流的七彩之路,
這條路承載着共商共建共享的新思路,
勾勒出「新絲路」的壯闊圖景。
2025年9月16日至17日,
主題為「共擔媒體責任 推動文明互鑑」的
2025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
在雲南省昆明市舉行。
這個秋天,雲南乘風而行,
加速推進互聯互通,
讓合作更具活力,交流愈加精彩。
一起來看
↓↓↓
新夥伴:開放雲南 拓展國際「朋友圈」
古道悠悠,
山間鈴響是開放的序曲。
從古至今,
雲南就有開放的視野和開放的精神。
2000多年前,
雲南的馬幫「以茶為媒」,
走出了聞名世界的茶馬古道。
今天的雲南,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容,
已與37個國家建立了116對友好城市關係,
為「新絲路」凝聚更多夥伴力量。
新航線:活力雲南 聯通全球市場
從昔日馬幫鈴響到今日動車笛聲,
雲嶺大地上交織着時代的脈動,
雲南從邊陲末梢變身開放前沿。
「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網絡基本形成;
國際航線網絡覆蓋東南亞所有國家首都城市,
截至2024年底,
民用運輸機場建成15個,
國內外通航航點186個,
其中昆明至南亞東南亞客運通航點26個、居全國首位;
「兩出省三出境」水路網持續拓展。
新樞紐:機遇雲南 激活輻射動能
昆明的鮮切花、普洱的茶葉、保山的咖啡……
從雲南啟程,
進入全國和世界各地的市場。
大通道帶動大物流,
雲南全力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體系,
打造輻射南亞東南亞的物流新樞紐。
以昆明國際樞紐口岸為核心,
以磨憨、河口、瑞麗重點樞紐口岸為龍頭,
以孟定清水河、猴橋、天保、關累港物流節點口岸為支撐的
「1+3+4+N」口岸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各口岸通關效率持續提升。
新通道:發展雲南 打通內外循環
中老鐵路「黃金大通道」成色十足。
依託中老鐵路,
中國製造的機電產品、農產品及老撾、泰國的天然橡膠、熱帶水果等「雙向奔赴」。
截至2025年8月,
中老鐵路運輸貨物超6600萬噸,
其中跨境貨物約1500萬噸,
跨境貨物運輸覆蓋國內31個省區市
和老撾、泰國、新加坡等19個國家和地區,
商品種類逾3000種。
鐵路部門測算,
中老鐵路通車后,
昆明經老撾至泰國的貨運成本降低30%至50%,
老撾境內運輸成本降低20%至40%。
「中老鐵路+中歐班列」「中老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等
鐵路國際運輸新模式,
成為區域經濟發展「新引擎」。
新樣板:包容雲南 引領共享發展
友誼之河生生不息,
奔湧着關於繁榮、家園、夢想的故事,
雲南與各方合作伙伴共同奔赴美好未來。
以城帶邊、以城興邊,
雲南引領邊境高質量發展,
打造邊境繁榮的新樣板。
2025年3月,
雲南河口實現全國首票通過邊民互市貿易方式進口鮮椰子
開展深度落地加工,
邊民互市落地加工商品品類增加至6種。
充滿活力的雲南,
正以更寬廣的胸懷擁抱世界,
以更創新的姿態譜寫開放新篇。
新階段:智慧雲南 凸顯輻射作用
如今的雲南,
不斷強化自身功能,
構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信息大通道,
提升區域信息互聯互通水平。
目前17條出境國際光纜陸續投產,
獲批建設昆明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
建成昆明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
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等關鍵基礎設施,
國際通信服務覆蓋南亞東南亞各國。
新支點:實干雲南 邁入高質量發展
「硬聯通」蓬勃發展的同時,
「軟聯通」亦協同推進。
雲南不斷推進金融領域合作 ,
推出人民幣對泰銖區域交易試點、
搭建越南盾和泰銖現鈔直供平臺,
加速人民幣區域國際化,
為「新絲路」建設提供金融等關鍵支撐,
凸顯支點作用。
新紐帶:七彩雲南 促進民心相通
從「硬聯通」到「軟聯通」到「心聯通」,
更多領域的務實合作,
正在拓寬共贏之路。
目前,
雲南在緬甸、斯里蘭卡、老撾等國家
實施數百個「小而美」項目,
送去專業的醫療隊、清澈的自來水、明亮的鄉村路燈,
拉近了心與心之間的距離。
新機制:擔當雲南 保障長期發展
在這片實干包容、繁榮發展的熱土,
從文化旅遊、教育科技到衞生保障,
雲南唱響繁華,
護航「新絲路」建設行穩致遠。
在南亞東南亞國家設有24個境外辦學機構和項目,
形成老撾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雲南財經大學曼谷商學院等一批合作成果。
在衞生領域,
持續組織開展援外醫療活動,
先后派出多批醫療隊
在周邊國家開展「光明行」「 愛心行」公益醫療活動,
建立聯防聯控機制,
共同築牢邊境衞生安全。
從交通聯通到民心相通,
從產業合作到機制創新,
雲南正以「九大新實踐」為筆,
在西南邊陲描繪出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畫卷。
未來,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
將繼續以開放之名,
為「新絲路」建設注入更多雲南力量,
書寫更多合作共贏的新篇章。
數據來源:雲南日報、新華每日電訊、參考消息、昆明日報、雲南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