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4 12:02
近日,全球首艘醇氫電動集散兩用船「遠醇001號」在杭州下水。這一里程碑事件不僅標誌着醇氫電動技術從陸地交通正式邁向水域航運,更以「車—船—港—能」一體化的協同示範效應,為我國乃至全球航運領域綠色轉型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 「中國方案」。
據悉,「遠醇001號」的動力核心由濱江企業吉利控股集團旗下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研發,新船總長64.3米,船寬12.6米,最大可裝載64個標準集裝箱,設計載重1500噸。在動力配置上,「遠醇001號」 搭載2台280千瓦甲醇發電機組、2套總電量達516.0千瓦時的鋰電池組,通過直流母線變頻電控設備實現併網,驅動2台150千瓦推進電機。據介紹,「遠醇001號綜合續航里程近1500公里。
更值得關注的是,船舶創新性設計了四種運行工況,可根據航行場景靈活切換。在高負荷的快速航行、逆水或重載階段,採用「混動模式」,由鋰電池發揮「削峰填谷」作用,避免甲醇機組因功率突變導致效率下降;長途航行或電池電量較低時,切換至「發電機組模式」,僅靠甲醇機組提供持續穩定動力;船舶進入港內作業或環保敏感區域,則啟用「純電模式」,實現全程零排放、低噪音;船舶停靠港口時,還可通過「岸電充電模式」為鋰電池補能,降低停靠期間的甲醇消耗與碳排放。
對比傳統柴油船舶與主流純電船舶,「遠醇001號」的經濟性優勢尤為顯著,單公里能耗僅5.3升,較同類型柴油船舶能耗成本下降42%以上;續航里程近1500km,遠超3000kWh級純電船舶250km的續航上限;補貼后船價回收周期較充電純電船舶縮短3~5年,每年能源費用較換電純電船舶節約42萬元。
數據顯示,我國內河航行船舶總量為14.59萬艘,其中新能源內河船舶僅1000艘,新舊汰換空間巨大。國際海事組織力推的綠色甲醇燃料,正讓「向綠而行」成為全球航運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