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脱口秀演員「炸現場」,喜劇綜藝「炸市場」

2025-09-13 20:17

伴隨《喜劇之王單口季》第二季(下稱《喜單2》)圓滿收官,一眾「小人物」也終於走出心底的浪浪山:

翟佳寧一語點醒內耗人:唯心主義的最高境界是唯我獨尊;房主任用親身驗證:人到50也能重啟人生;嘻哈則直接自曝身份:「21世紀最后一個女俠」其實是個(前)空姐。

演員們手握話筒在聚光燈下輪番上陣,用荒誕的、真實的、辛辣的、真摯的故事,帶着觀眾完成了一輪接一輪的情緒快充。

5分鍾表演,卻讓人快樂一整個夏天,這或許就是喜劇的力量。

當脱口秀從眾多「情緒搭子」中脫穎而出,「后浪研究所」發現,這種即時生效的快樂,已悄然催生出一個有關「喜劇」的藍海市場。《喜單2》不僅把麥克風遞給了小人物,更遞給了整個脱口秀行業,讓不為人知變得廣為人知,讓曾經被忽略的,被看見、被聽見、被記住。

爲了從數據維度上呈現出脱口秀綜藝到底讓觀眾和市場看見了什麼,我們盤點了近年熱播的幾檔脱口秀綜藝的數據表現,來看看線上脱口秀到底「火」在哪里?又為什麼而火?線上爆火的脱口秀節目對行業有何影響?對品牌來説,脱口秀爆火又利好在哪里?

話題造浪者,「喜劇的力量」被看見

如今,在周末傍晚,約上三五好友,酣暢淋漓地看上倆小時脱口秀,已經成爲了不少年輕人入夏的儀式感,其重要性,不亞於過年不能沒有餃子,廣東人不能沒有福建人。

而在所有脱口秀節目中,《喜單》堪稱標杆之作。我們匯總了過去幾年季播類脱口秀綜藝IP在豆瓣上的歷年平均評分,其中,《喜劇之王單口季》《脱口秀和Ta的朋友們》《脱口秀大會》《吐槽大會》都表現不錯,得分均在6.5分以上,《喜單》則以7.9的平均分成績領先於同類型節目。(注:平均分基於兩季節目的綜合表現,分數取自兩季數據的平均值。)

觀眾的高分評價,源自於臺上演員對普通人生活細節的深刻觀察:北漂滬漂的租房打工現狀、脱單交友求職等一系列人生問題,總能被演員以出其不意的切入點、犀利的觀點和生動的表現力引爆全網討論。

《喜單2》整季節目僅有10期,據云合數據顯示,《喜單2》不僅在「市佔全網霸屏榜8月月榜」中榮獲TOP1,還在細分維度中多次登頂:獲得「全網綜藝TOP1」共9次、「熱播綜藝TOP1」9次、「全輿情熱度TOP1」7次,成為雲合唯一奪得TOP1、且多次霸榜TOP1的喜劇綜藝。

可以看出,隨着每一期節目的更新都能引發觀眾的熱情追更,充分展現了《喜單2》在市場中的受歡迎程度和其IP影響力。

社交媒體層面,《喜單2》也展現出超高的人氣。

據微博和小紅書數據統計,自開播以來,《喜單2》在小紅書的相關發帖量超61w,微博主話題閲讀量達到23.8億,微博近期作品閲讀量也達到24.4億,在同類型節目中數據表現亮眼。官方數據顯示,微博熱搜熱榜1308個,主榜熱搜206個,文娛榜熱搜316個,其中TOP10熱搜116個。

《喜單2》熱度飆升的同時,也正讓越來越多人看到喜劇的力量,正如小鹿那句「脱口秀是弱者的子彈」。50歲的房阿姨,用脱口秀釋懷包辦婚姻的痛苦;脱口秀演員王越,用男人才能共情的笑話,讓男性對於「痛經」有了更深層的理解;唐香玉用脱口秀為自己爭取到「吃螞蚱」的權利。

小人物的生活煩惱和思考,不僅只是臺上一笑而過的段子,而是擲地有聲的迴響,在這個充滿不確定的時代中,帶給人思考和治癒的力量。這纔是《喜單2》為什麼能在年輕人中迅速豎起口碑的關鍵原因。

附近也開麥——線下脱口秀爆火,票房激增135%

讓小人物完成到「喜劇之王」的轉變,只是《喜單》這座冰山被看見的一角,在看不見的地方,《喜單》正在實實在在地撬動一個線下市場的崛起。

線下俱樂部悄然增多是明顯的變化之一。臺下十年功,脱口秀演員也不例外。聚光燈之外,每個演員基本都要經過數百場線下開放麥的打磨,而這除了演員自身的堅持,線下脱口秀俱樂部的託舉顯得尤為重要。

「后浪研究所」發現,曾經,脱口秀是北上廣深文藝青年的「限定快樂」,而如今,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下沉市場滲透。近幾年,三四線城市脱口秀俱樂部正在遍地開花。

今年的《喜單2》節目中,線下俱樂部的覆蓋度和合作數量再次提升,涉及全國35+家俱樂部,包括單立人喜劇、喜番喜劇、來瘋喜劇、過載喜劇、后仰喜劇、不止喜劇、喜劇聯合國、三腳豬喜劇、會説笑喜劇、SpicyComedy、Stand:by等在內的眾多國內知名喜劇俱樂部,覆蓋了國內10+城市、3個國家/地區。

除了和全國各地的脱口秀俱樂部通力合作,《喜單》還通過巡演、專場等多種形式持續為行業注入活水。

例如,《喜劇之王單口季巡迴演出》走過20多座城市,拼盤演出大麥評分高達9.2,小鹿等知名演員也在節目后隨即啟動全國巡演,這些動作不僅拓寬了市場的廣度,也提升了脱口秀文化傳播的深度。

隨着《喜單》等脱口秀綜藝熱播,線上節目與線下產業形成良性循環,推動脱口秀從小衆藝術走向大眾化。線上節目為草根新人提供舞臺和機會,帶動線下演出市場和俱樂部規模化發展;線下劇場繁榮又為新人提供實踐平臺,反哺線上節目輸送新鮮血液。

產業從一家獨大到多點開花,形成內容生產與人才孵化雙向通道,越來越多城市脱口秀發展起來,觀眾從屏幕走向線下,新人從線下反哺線上,共同推動產業繁榮。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脱口秀已成為劇場演出第二大品類,佔總票房的16%。更驚人的是增長率——演出場次同比上升54%,票房激增135%,觀演人次增長124%。

此外,市場的成熟,更直接體現在演出品質與票價的「雙升」。曾經脱口秀專場票價大多不超過180元,而如今,如小鹿、付航、劉暘等頭部演員的專場門票最高已達580元,並且常常一票難求。演員個人商業價值的提升、專場內容的精細化製作、觀眾付費意願的增強,共同構築了脱口秀商業價值的正向循環。

可以説,《喜單2》不再僅僅是一檔節目,它已逐漸成為一個生態型的喜劇品牌,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多城多地共振,真正把脱口秀做成了這個時代的一種生活方式。快樂正在變得更易得、更精彩、也更值得付費——而這,或許正是「喜劇大眾化」動人的樣子。

出圈熱梗不停廣告收入翻倍,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脱口秀的魅力點燃了熒屏和劇場的觀眾,同時,它的熱度也不斷蔓延到商業層面,吸引了越來越多品牌的目光。

隨着線上線下的出圈效應疊加,廣告主們也看見了喜劇內容背后藴藏的巨大潛力。愛奇藝數據顯示,《喜單2》廣告收入較首季實現翻倍。

這一數字不僅印證了節目的市場號召力,也讓品牌們意識到:無論是綜藝IP、選手個人,甚至是那些出圈的熱梗,都可能成為新的傳播入口。

如果説首季《喜劇之王單口季》已經讓市場嚐到了「喜劇綜藝+品牌營銷」的甜頭,那麼第二季則是直接把牌桌上的籌碼大幅提升。

相比去年的6家品牌贊助,《喜單2》今年迎來了數量更多的合作伙伴,陣容里既有樂堡啤酒、夸克APP這樣的新生代品牌,也有出行服務、美粧等更廣泛的行業加入,為節目注入了更加多元的商業能量。

統一春拂的表現尤其亮眼。繼「春拂綠茶」在首季脫穎而出后,統一春拂在本季繼續延續了品牌與節目的聯動效應,新品「春拂焙茶」通過與節目內容的巧妙結合被更多觀眾看到。產品的清爽特質也與喜劇綜藝的輕松氛圍形成呼應,讓品牌在觀眾日常消費場景中更自然地出現。

與此同時,滴滴出行今年也玩出了新花樣,不僅結合節目內容產出了多個爆款廣告,還在線上線下的宣傳中將「喜劇語境」與品牌服務巧妙結合,進一步放大了聲量。

可以説,《喜單2》不僅讓合作數量大幅增長,更通過行業版圖的拓寬與營銷玩法的升級,讓品牌影響力在節目舞臺和大眾市場上實現了雙重放大。

當然,《喜單》也並未止步於單一內容的播出,通過IP衍生,《喜單》正在不斷延伸「喜劇價值鏈」。這種延展,不僅引領了一股新的內容潮流,更成為推動行業商業化生態繁榮的關鍵驅動力。例如衍生節目《下班啦2024》的推出,就迅速吸引了每日鮮語、度小滿、統一等眾多廣告主的入場,拓寬了節目之外的商業增量。

更值得一提的是,衍生內容天然具有「輕量、靈活、貼近生活場景」的特點,這也讓其在節日營銷中展現出獨特優勢。

以春節為例,品牌往往需要更輕快、接地氣的傳播形式來激發消費者共鳴,而衍生IP節目正好提供了這樣的舞臺——既能延續主節目的熱度,又能與品牌在類似春節這樣的重要營銷節點深度捆綁,製造更高頻、更接近用户生活節奏的傳播場景。

《喜單》的IP衍生內容不僅在數量和影響力上不斷拓展,更在滿足品牌多樣化營銷需求、尤其是節日場景營銷方面,展現出強大的承載力與創新空間。

在衍生內容不斷拓寬商業化場景的同時,節目正片中的品牌投放也展現出更靈活、多元的亮點玩法。《喜單2》不僅是觀眾的快樂源泉,也成為品牌創意投放的活躍舞臺。

統一春拂作為兩季節目的常駐嘉賓,已經可以精準抓住選手熱梗段子的傳播效應,讓新品「春拂焙茶」與表演巧妙融梗,一舉成功出圈;文旅行業同樣借勢乘風,「房主任」的爆紅帶動地方文旅發展,實現從舞臺到城市的跨界傳播。

除此之外,品牌結合觀眾情緒與選手個性,推出碎片化廣告,讓品牌與觀眾的認同感自然建立,更加強調情感的共鳴,同時廣告詞也更加貼合選手風格。

滴滴出行結合選手特色設計廣告詞 嘻哈

滴滴出行結合選手特色設計廣告詞 房主任

滴滴出行結合選手特色設計廣告詞 王越

更值得一提的是,節目熱梗的即時性為品牌提供了快速反應的土壤——比如唐香玉甩出「女人敢炸螞蚱不敢吃螞蚱」的金句后,夸克立刻上線廣告「上夸克搜‘哪里的螞蚱做法最好吃’」,笑點與廣告一氣呵成,持續吸引用户關注。

品牌根據選手爆梗即時產出廣告詞

《喜單2》讓品牌的投放不再是單向灌輸,而是與內容同頻共振,從新品上市到文化聯動,從情緒營銷到熱梗借勢,多元化亮點層出不窮,也讓品牌與觀眾之間的距離變得更近。

有淚有笑的深度溝通,「小人物」也發聲

如果説笑聲是脱口秀的「第一語言」,那麼在《喜劇之王單口季》的舞臺上,笑聲背后更多的是共鳴、呼籲和立場。這個舞臺,不僅屬於技巧嫻熟的喜劇演員,更屬於那些曾經缺乏話語權的「小人物」。

從去年的黑燈吐槽「不鏽鋼盲道」,到今年嘻哈提倡「空姐褲子自由」,脱口秀早已超越了「快樂」和「吐槽」,成爲了一種社會表達方式,把小人物的視角、邊緣羣體的困境、社會結構的矛盾搬上舞臺,讓更多原本沉默的聲音被聽見。

這種「被看見」的力量,首先體現在新人演員的崛起。今年《喜單2》共有27位新人登場,其中全國12強里新人比例高達41.7%,而4位00后選手更是全部闖入半決賽。

數據背后,是一批年輕面孔的持續發聲,他們用屬於新一代的語言和表達方式,把新的生活體驗和問題意識帶到舞臺上。這不僅豐富了脱口秀的內容生態,也讓更多觀眾感受到:脱口秀不是少數人的娛樂,而是年輕一代共鳴與思考的出口。

在更多被看見的「小人物」中,房主任無疑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從6月27日到8月8日短短六周,她憑藉《喜單2》的曝光成為賽道里漲粉速度最快的新人,抖音與小紅書漲粉高達97.9萬,總粉絲量逼近百萬。

一個草根新人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被數百萬觀眾認可,本身就是節目社會意義的最佳註腳——她的走紅不僅僅是個人突破,更是小人物通過喜劇被看見、被理解的一次集體勝利。

更重要的是,《喜單2》從來沒有停留在製造笑點的層面。演員們用段子不斷觸碰現實困境,輸出價值觀點,把對社會的觀察和對現實的思考化作輕松的表達,傳遞給更廣泛的觀眾。

節目在全網帶動的討論,已經超越娛樂本身,而成為社會多元價值觀的折射與推動力。它提醒我們:笑聲可以是温柔的,也可以是鋒利的;它能化解焦慮,也能喚起責任感。正是在這「有淚有笑」的深度溝通中,《喜單2》把喜劇的意義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從「話題造浪者」的全網破圈,到「附近也開麥」的線下擴張;從贊助矩陣與IP衍生的商業躍遷,到「小人物被看見」的價值共鳴,《喜單2》完成的,不是一季綜藝的熱度循環,而是一套內容—行業—商業—社會的閉環重構。在這樣的躍進中,我們看到,喜劇不只製造笑聲,更在製造連接——連接個體與個體、城市與城市、品牌與用户、今天與明天。

對行業而言,這是一條可持續的增長路徑:新人與00后迅速進入主賽道,俱樂部網絡與專場品質雙升,線上內容成為線下供給的「孵化器」,讓脱口秀從小眾興趣變為可付費、可傳播、可複製的生活方式。

對品牌而言,這是一張清晰的商業地圖:贊助升級帶來聲量與信任的上限,IP衍生為節日與場景化營銷打開高頻觸點,選手共創與熱梗敏捷傳播把溝通成本降到最低、把記憶錨點拉到最近;當品牌學會「説人話」,產品就能順勢進入觀眾的日常清單。

而對觀眾與社會議題而言,價值的答案更簡單也更難得——舞臺為普通人亮燈,段子為真實處境命名。那些曾被忽略的困境、細微的情緒、需要被理解的身份,在笑聲里獲得了尊嚴與被聽見的權利。當喜劇把「我」的故事講清楚,社會的對話就更順暢,商業的轉化也更自然。

《喜單2》最重要的意義不在於某個爆梗、某次爆滿,而在於它把「讓更多人被看見」變成一種穩定的能力——一種能持續孵化新演員、激活新市場、成就新品牌、開闢新價值的能力。

下一季的舞臺燈亮起時,或許還是五分鍾、一支話筒,但被點亮的,將是更多的城市、更多的生意、更多的普通人。有淚有笑的深度溝通繼續進行,喜劇的力量,也將繼續把不為人知,變成人人可知。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