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5服貿會|工商銀行亮相2025服貿會

2025-09-13 14:24

(來源:北京商報)

2025年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在北京盛大啟幕。作為大會授牌的「合作伙伴」,本屆服貿會,中國工商銀行(以下簡稱「工行」)攜前沿科技成果、卓越投行成就與沉浸式互動體驗重磅亮相。以「智享工銀 慧聚服貿」為主題,全方位展現工行在服務貿易金融領域的深耕成果、科技金融的突破創新,以及賦能實體經濟的強勁實力,為全球觀眾呈現一場兼具科技感、專業性與互動性的金融盛宴。

立足服貿平臺,打造綜合性金融場景

坐落於5號館中心,255平方米的展區面積不僅彰顯工行國有大行的實力,更通過科學分區實現功能與體驗的完美融合。本次服貿會,工行通過「數説工行、數繪新篇、數智未來、服貿全球、服貿展業、服貿智趣」六大板塊,全面展示自身積極把握全球服務貿易良好發展的機遇,通過科技賦能支持廣大市場主體經營發展和對外交往的最新成果。

步入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數説工行」板塊。該板塊通過數據可視化的方式全景展現工行在自身經營發展和服務國家戰略上的最新佳績;「數繪新篇」板塊集中展示做好「五篇大文章」,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等方面的新舉措、新成就;「數智未來」板塊擺放千億級金融大模型智能化互動展項,突出展示工行構建的以大模型基礎支撐及應用範式為核心的技術體系,開創了大模型技術自主可控的先河;「服貿全球」板塊展示工行不斷提升自身國際化經營能力、落實國家和北京市重點戰略的最新進展;「服貿展業」板塊則展示工行在9大服務貿易領域的全景案例;「服貿智趣」板塊通過工小智機器人店鋪、透明翻譯屏、全息投影等在內的互動展項,通過嵌套交易功能,多角度展示工行科技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場景和數字化轉型的最新實踐。

積極打造集「展覽展示、沙龍交流、商務洽談、互動體驗」於一體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場景,展會期間,工行還將舉辦多場國際化、前瞻性的沙龍及政策宣講活動:攜手政府機構、重要嘉賓、國際學校、悉尼分行等機構共話留學、旅遊、金融服務等服貿熱點議題;落實和加快展會成果轉化,設置30余平方米商務洽談間,營造輕松、開放的洽談氛圍。這種「三維一體」的佈局,讓展臺不僅成為成果「展示窗」,更成為連接客户、傳遞價值、促成合作的「連接器」。

沉浸式交互體驗,解鎖金融科技智趣魅力

科技是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也是工行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關鍵抓手。本屆服貿會工行展區以「數智交互」為核心,通過具身機器人、智能數字人、全息投影等前沿技術,打破傳統金融服務的時空界限,讓觀眾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金融科技的魅力。

展區現場,工行具身機器人憑藉領先的具身智能算法與大模型技術,成為現場最受矚目的「明星」。它不僅能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與觀眾流暢對話,擔任「講解員」,還可依託高精度運動控制算法,靈活穿梭於展臺之間,為觀眾精準引導展區動線。具身機器人能以專業、親切的交互方式,讓金融服務從「被動等待」變為「主動觸達」,展現着工行在人機交互領域的技術突破。

在民生服務專區,工行「公積金數字人」與新版公積金聯名卡一站式辦理設備形成「黃金組合」。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與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聯合着手打造的「數字人AI智能客服」重磅升級,將服務能力從「智能答疑」全面躍升至「邊聊邊辦」,當用户諮詢公積金信息時,系統可主動識別其潛在需求,並即時引導辦理查詢業務,用户全程僅需對話,通過語音說出身份證號、姓名、查詢起止日期等信息即可完成錄入,無需任何手動輸入,實現「問詢-辦理-輸出」一站式閉環。通過數字技術賦能政務服務「小切口」,以「邊聊邊辦」創新實踐推動服務體驗「大變化」,用生態「軟實力」築牢民生服務「硬支撐」。

與之配套的便攜式外拉終端,則讓「數據多跑路,羣眾少跑腿」成為現實。觀眾只需通過移動終端,即可現場一站式完成公積金聯名卡申請、激活、功能綁定,還能加載家裝分期等住房消費場景權益。從「櫃檯辦」到「上門辦」的模式創新,不僅為市民節省了時間成本,更以金融科技踐行民生保障使命,彰顯工行「金融為民」初心。

在體驗區,東超科技全息投影技術帶來顛覆性體驗——無需實體屏幕,金融產品信息、業務辦理流程可在空中直接成像,觀眾點擊空中畫面即可完成信息查詢、立體模型交互,彷彿置身「未來銀行」。「數字分身」交互項目則讓遠程服務更具温度,觀眾通過Pad與客户經理的數字分身語音對話,無論是諮詢個人養老金政策,還是瞭解企業手機銀行功能,數字分身都能以與真人無異的語氣、專業的講解,提供精準服務,打破物理距離限制,展現工行在虛擬數字人應用領域的領先探索。

此外,現場的咖啡機器人、Galbot機器人小鋪、盲盒機等互動展項,將金融服務與趣味體驗深度融合——觀眾開通數字人民幣錢包即可領取機器人制作的個性化拉花咖啡,辦理業務后還能參與盲盒抽獎。在愉悦輕松的氛圍里,數字金融的便捷性與生命力被清晰呈現在觀眾眼前。

成果集中展現,「五篇大文章」引領服務升級

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這五篇大文章,既關乎現在,又佈局未來。工行積極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作用,在科技、綠色、普惠、養老、數字等領域積極探索實踐。本屆服貿會上,工行集中展示服務服貿產業的創新成果與實踐案例,為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金融動能。

構建服貿全場景數字生態。堅定走數字化發展道路,工行持續打造「數字工行(D-ICBC)」,近年來人民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獎獲獎等級和數量穩居全行業第一,是國內首家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最高等級續評認證企業,並獲評2024年《財資》「中國年度數字銀行」。本屆服貿會現場,工行重點展示企業手機銀行、全球現金管理、工銀司庫等工商銀行對公數字化產品和服務,以及數字人民幣安心築、中新雙向進出口貿易數字人幣跨境結算、瀘州老窖酒e貸、珠海拱北口岸市場納統收單等落地場景的具體案例。同時,立足首都服務,工行北京分行積極打造數字金融場景矩陣,首都功能核心區首家公積金綜合服務網點實現「多點辦、就近辦」;京郊旅遊景區掃碼閘機、餐飲商户智能收單、高校特色辦卡系統等場景,讓數字金融滲透服貿全鏈條等彰顯工行數字金融的硬實力的案例也在該板塊一一呈現。

為創新主體注入「金融活水」。始終將科技金融作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工行圍繞「科技自立自強」戰略,構建「專營機構、專項行動、專屬產品、專門風控、專項保障」的「五專」服務體系,打造「工銀科創金融」品牌。工行北京分行以「四鏈融合」(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為抓手,支持科創企業發展。本次服貿會上,工行展示其對生物醫藥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商業航天重點企業、航空高端標準件企業等提供精準服務的具體案例。這些案例不僅是工行服務科技型企業的縮影,更彰顯了金融與科技協同發展的強大合力。

守護高質量發展「綠色底色」。在「雙碳」目標指引下,工行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金融血脈,創新實施「生態保護紅線風險管理機制」,該成果受人民銀行推薦,在G20可持續金融工作組會議上向世界推廣。北京分行更是爭做綠色金融「排頭兵」,重點項目案例遍佈京津冀。本屆服貿會上,工行以「擦亮綠色金融底色,共建美麗中國」為主題,重點展示生態保護紅線風險管理機制和北京分行綠色金融發展成果,如為天津南港海上風電項目提供16.3億元融資,年節約標準煤19.08萬噸,年減碳52.41萬噸;牽頭籌組23億元銀團貸款,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台湖圖書城演藝創展中心項目,將原亞洲最大出版物集散地升級為綠色建築;累計為北京地鐵十余條線路提供超700億元融資,助力綠色低碳交通網絡建設;以68.3億元債轉股業務,支持某央企新能源公司在13個省區的光伏、風電項目,推動清潔能源產業發展。這些項目不僅帶來了顯著的環境效益,更體現了工行以綠色金融助力「美麗中國」建設的責任擔當。

守護金融服務「民生温度」。在普惠金融和養老金融方面,工行以「涵養普惠金融活水,促進共同富裕」「提升養老金融温度,滿足人民需要」為主題,重點展示工商銀行普惠金融三大產品線和北京分行普惠金融建設成果,以及工行手機銀行養老金融服務專區和北京分行養老金融建設成果。近年來,工行創新打造「經營快貸、網貸通、數字供應鏈」三大普惠產品線,北京分行以「精準滴灌」理念,讓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業與鄉村大地。截至目前,工行北京分行已服務超1000家匯率避險「首辦户」,為小微企業減費讓利,真正實現「普惠金融惠及萬家」。在養老服務中,工行北京分行實施「1134」工程,構建全方位養老金融服務生態。數據顯示,北京分行目前管理養老金規模2萬億元,服務長輩客户900萬人,金融資產1.35萬億元,基本養老代發人數120余萬人,年金受託規模760多億元,同業排名第一;建設394家養老金融特色網點,持續開展長輩客户關愛、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活動;與北京市反詐中心搭建專線,累計堵截電信詐騙3300余起,涉及金額近6億元,守護長輩「錢袋子」。

縱覽全球格局,專業實力書寫服貿開放答卷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世界經濟正面臨多種嚴峻挑戰。作為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之一,工行以全球化網絡、跨境化服務、創新化產品,「工銀價值投行」服務體系等綜合優勢,為服務貿易全球化發展提供「工行方案」。

搭建服貿跨境服務體系。截至2024年末,工行服務網絡覆蓋全球69個國家和地區,在49個國家和地區設立408家境外機構,其中31個「一帶一路」共建國設有254家分支機構,通過參股標準銀行集團間接覆蓋20個非洲國家。在跨境基礎設施領域,工行所轄CIPS直接參與者達37家,236家外資間參行通過工行間接參與CIPS網絡;累計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超100萬億元,擔任12個國家人民幣清算行,為服貿企業跨境結算提供高效、安全的通道。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緊抓北京市作為全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建設契機,今年以來,工行北京分行進一步加大服務貿易領域跨境業務拓展和金融服務力度,該行在全行範圍內啟動「跨境金融行動」,強調以全球視野和國際化思維,進一步加大國際結算、跨境融資、外貿新業態等領域發展,一體化推進國際業務客户和產品對位管理,以客户需求視角提供一站式、綜合化、個性化的跨境金融服務。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工行更是以金融「主力軍」的責任擔當,推動服貿合作走深走實。該行為中船集團卡塔爾LNG運輸船項目開立預付款保函,支持高端裝備「走出去」;為中哈原油管道提供融資,保障能源通道暢通;為剛果(金)銅礦項目、祕魯鐵礦項目設計創新融資模式,助力資源保供與產能拓展。截至目前,工行累計支持「一帶一路」重點項目超500個,承貸額超600億美元。

共建國際合作協同橋樑。發揮大行責任擔當,工行積極參與和推進相關國際合作機制,致力於為全球工商業客户搭橋樑、引資源,創造合作機會和良好條件。作為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中方主席單位,工行將推動金磚國家在農業經濟、數字經濟、綠色金融等九大領域的工商合作,助力金磚國家服貿產業鏈協同;牽頭成立的中歐企業聯盟(CEBC),匯聚110余家企業,覆蓋中歐18個國家,通過「走進德國」「走進雄安」等活動,促進中歐服貿務實合作;發起的「一帶一路」銀行間合作機制(BRBR),已吸引77國196家金融機構加入,下設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等工作組,為「一帶一路」服貿項目提供金融協同支持。

創新服務貿易強國建設。深入服務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工行全力支持內外貿一體化發展。針對服貿企業多元化需求,積極創新投行產品與服務模式,在跨境供應鏈領域,為境內央企境外貿易平臺提供買斷型保理融資,助力企業加速資金周轉;自主研發「跨境e電通」平臺,為跨境電商提供本外幣一體化服務;推出電子提單信用證,以加密技術實現國際貿易結算無紙化,提升效率與安全性;以「投資北京」為支點,工行優化外資營商環境,創新政銀協同模式,助力企業「揚帆出海」,為來華人員提供便捷金融服務。

如今,工行的金融服務已深度滲透金融、電信、文旅、教育、體育等九大服貿領域,以實實在在的成果贏得市場與客户的廣泛認可。在銀保合作領域,工行與中國人保財險北京分公司聯合推出「銀保科技e貸」,構建「科技-金融-產業」一體化生態,將保險服務嵌入企業全生命周期,成功破解科創企業融資難題;在對外開放領域,工行北京分行服務了近百家境外機構客户,有力支持境內、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文旅服務方面,為北京環球影城提供33億元融資支持,聚焦場景生態,共同打造智慧景區支付體系;體育服務方面,支持國家速滑館建設與賽后升級,助力冰雪運動發展;工程諮詢與建築服務方面,為雅萬高鐵、祕魯錢凱港項目提供跨境擔保與融資,助力中國技術與影響力「走出去」;健康衞生服務方面,為三甲醫院開發自助入院系統,實現住院費用全流程數字化;環境服務方面,為物美集團定製「五位一體」ESG方案,推動零售行業綠色轉型。無論國內市場還是國際舞臺,工行用 「融資、融智、融技、融通」的綜合金融實力,為服務貿易發展提供着堅實支撐。

從科技賦能的沉浸式體驗,到「五篇大文章」的紮實實踐,再到金融服務的全球佈局,工行在2025 服貿會上的亮相,既是對自身金融實踐的一次集中檢閲,更是國有大行深度融入發展大局的生動展現。展望未來,工行將繼續以金融科技為引擎、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核心、堅定走開放合作道路,持續探索金融與服貿產業融合的新場景、新模式、新路徑,為推動全球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更多「工行力量」,與全球合作伙伴攜手共繪「全球服務 互惠共享」的新藍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