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品種交易邏輯】寧德時代復產在即,碳酸鋰低開后有所反彈,回調到位了嗎?

2025-09-12 23:18

以下為金十期貨APP獨家整理的多家期貨公司研報觀點,僅供參考

鐵礦石

交易邏輯:「反內卷」政策對市場情緒和價格形成支撐;傳聞西芒杜鐵礦石項目要求配套建設冶煉廠,疊加全球發運量環比回落,供應端出現階段性收緊;港口庫存絕對值仍處於去庫后的相對低位;鋼廠有較強的復產預期,且國慶節前存在補庫需求

風險因素:終端鋼材現實需求弱於預期;鋼廠利潤持續壓縮,可能制約鐵水產量的進一步回升空間;鋼材庫存持續累積,若旺季需求證偽,將形成負反饋;西芒杜項目的長期供應增量預期依然是市場潛在的利空壓力

關注事件:鋼廠高爐開工率及鐵水日均產量;鋼材的表觀消費量和庫存變化;全球鐵礦石發運量和到港量​​;中國國內的房地產政策及經濟數據​​等

焦煤

交易邏輯:山西焦煤流拍或降價成交現象增多;蒙煤通關車數恢復至高位;焦炭首輪提降落地,且有二輪提降預期;鋼廠利潤收窄,對原料維持按需採購

風險因素:黑龍江部分煤礦有停產現象;國慶長假前存在一定的補庫需求;煉焦煤總庫存環比下降;發改委9月10日晚再提「反內卷」

關注事件:​​「反內卷」政策的后續落實情況;周度煤礦開工率、原煤庫存及焦化廠、鋼廠焦煤庫存數據;每日甘其毛都口岸通關車數等

碳酸鋰

交易邏輯:碳酸鋰周度產量繼續增加,總體供應非常充裕;社會庫存總量絕對值處於歷史高位;市場對遠期新產能的投放預期依然存在;寧德時代復產進程可能快於此前預期

風險因素:外採鋰輝石和鋰雲母的冶煉均已進入虧損狀態;正極材料排產環比、同比均有所增長;下游企業在低價區間補庫意願增強

關注事件:寧德時代能否如期在11月復產;​​正極材料排產計劃​​以及​​終端新能源汽車銷量;碳酸鋰周度產量和庫存變化等

生豬

交易邏輯:養殖端出貨量充裕,生豬供應仍處於過剩狀態;現貨價格持續走弱,並創出年內新低;下游屠宰端白條走貨一般,高價接貨能力有限

風險因素:生豬產能調控企業座談會即將召開;四季度是傳統的醃臘、元旦和春節消費旺季,需求有改善預期;出欄體重有減重動作

關注事件:9月16日生豬產能調控企業座談會​​;各大頭部企業實際產能去化執行情況;能繁母豬存欄量​​、生豬出欄體重等數據

原油

交易邏輯:8月OPEC+產量環比增加50.9萬桶/日;美國原油產量維持在1349.5萬桶/日的歷史高位;北美夏季駕駛旺季結束;全球原油庫存延續累庫趨勢

風險因素:歐盟擬推出第19輪對俄製裁;OPEC堅持其供應短缺論;美國就業數據惡化,市場已完全定價9月美聯儲降息

關注事件:​​美聯儲貨幣政策會議;歐盟對俄製裁(第19輪)的最終方案;​​OPEC+是否會因油價下跌而採取緊急減產等行動;EIA/API周度原油數據等​​

集運歐線

交易邏輯:SCFI歐線環比下降;主要船司9月底大櫃均價下降;歐元區9月Sentix投資者信心指數不及預期,宏觀經濟走弱抑制貿易需求;新船交付壓力仍在,中長期運力過剩風險持續存在

風險因素:國慶和中秋雙節假期傳統上將帶動出貨需求;10月部分船司已公佈空班計劃,運力供給有收縮預期;期貨價格已提前計入部分現貨跌幅

關注事件:馬士基等頭部船司的每周開艙報價;SCFIS、SCFI指數周度變化;歐洲經濟數據及地緣局勢對需求的影響;船司空班執行情況及10月后運力調整計劃等

棕櫚油

交易邏輯:馬棕油8月庫存達到2020年以來同期最寬松水平,9月庫存有進一步增加的預期;白宮計劃要求的小型煉油廠豁免生物燃料摻混義務補償比例低於行業預期;印尼考慮在推進B50前先實施B45生物柴油計劃

風險因素:東南亞棕櫚油季節性減產周期臨近;排燈節旺季馬棕出口預計將維持強勁;印尼參考價大幅上漲,穩定了成本支撐預期

關注事件:​​馬來西亞SPPOMA、ITS、SGS、AmSpec等高頻數據;印度排燈節前的備貨需求強度;美國生物柴油政策(RFS)的最終裁決和EPA摻混義務方案等

貴金屬

交易邏輯:美聯儲降息預期強勁且升溫​​;特朗普發文敦促大幅降息,引發了市場對美聯儲獨立性受到政治干預的擔憂;以色列襲擊多哈等地緣事件提振貴金屬避險需求;​​央行持續購金​​、白銀投資需求增長

風險因素:美國8月CPI同比增速温和抬升或限制美聯儲未來大幅快速降息的空間;全球最大的黃金ETF(SPDR)持倉近期出現小幅減少;當前價格已較為充分地計入了9月降息的預期

關注事件:美聯儲9月FOMC議息會議;美國CPI和PCE​​、初請失業金人數、非農就業報告等數據;中東等地緣衝突是否會超預期升級等

本文中的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整理,本文力求信息準確可靠,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證,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