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李嘉誠向烏克蘭捐款?長實緊急闢謠

2025-09-12 18:57

作者 | 陳璐瑤

這年頭,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99日,長集團發佈澄清通告接連否認了兩則關於李嘉誠的傳聞

一是不存在所謂的「李嘉誠中心大樓」,二是沒有通過巴拿馬基金向烏克蘭捐款5億美元。

舊圖新用,添油加醋

長實集團闢謠

據報道,網傳李嘉誠中心大樓揭幕式的照片,其實是20175月拍的

當時李嘉誠基金在牛津大學捐資2000萬英鎊成立李嘉誠健康資訊及研發中心二期正式啟用。

這個中心主要搞醫療大數據研究促進對癌症和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的瞭解,以及加快新療法的發展。

李嘉誠、時任英國財政大臣夏文達和時任牛津大學校監彭定康一起出席了中心啟用的開幕典禮。

不止牛津大學,全球很多高校都有叫李嘉誠中心的地方,比如劍橋大學的腫瘤研究所斯坦福大學知識研究中心

而網傳説法中的「瑞銀集團總部」,曾在2018年被長實集團斥資10億英鎊收入麾下,但又在2022年以12.1億英鎊轉賣給韓國國民年金服務局,賺了48億港元,回報率45%。

至於「巴拿馬基金」,更是無中生有。可能因為今年3月李嘉誠曾計劃出售巴拿馬港口給美國貝萊德公司帶頭的財團,引發部分輿論關注和誤讀,進而被添油加醋、借題發揮。

今年不會出售巴拿馬港口

李嘉誠計劃出售巴拿馬港口這件事,易簡財經也不是第一次關注了。

3月初,長江和記在港交所公告,要把全球43個港口,賣給美國貝萊德公司帶頭的財團,交易金額228億美元。

沒隔幾天,中國官方媒體罕見三天內三次發聲,得到港澳辦轉載,批評這筆交易!

其中,《大公報》最新社評以「飲水思源"的東江供水工程為引,將交易上升到"背棄同胞情誼"的高度,警告若執意完成交易將「被釘歷史恥辱柱」。

在輿論一陣反對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這筆按下了暫停鍵,表示將「依法審查,保護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穩定。」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這大概率意味着交易要泡湯了,審查期限沒明確,可以幾個月,也可能幾年,甚至超過特朗普任期,最后有可能這次賣碼頭事件不了了之。

來到8月,長實集團管理層在中期業績分析師發佈會上表示,出售港口業務的交易對於不同國家的監管機構而言,有不同的考量。在未獲得所有相關監管機構及部門批准前,不會進行任何交易,預計時間會被原計劃更長,2025年內不會完成。

打折賣房,長實集團增收不增利

長實集團不僅要應對接二連三的風波,在房地產行業的下行周期中面臨業績壓力。

據其2025年中期業績報告,上半年,長實集團收入253.86億港元,同比增長15.3%歸母淨利潤63.02億港元,同比下降近27%

從業務結構看,長實集團的物業銷售收入佔比19%物業租賃收入佔比8%基建業務收入佔比35%英式酒館收入佔比32%

這個業務結構非常均衡,相當於房地產、基礎設施、酒館業務各佔三分之一,應該是刻意為之。

其中,房地產業務還是拖了后腿。上半年,長實集團物業銷售收入約73.66億港元,同比增長近59%

具體到項目上,上半年長實上海的御沁園第5B-2a期,所有住宅已經賣完了;北京的逸翠園第2期還在

賣房的收入漲了,實際賺的「銷售收益」 反而少了。長實解釋,主要是現在市場行情弱,爲了把房子賣出去,搞了不少折扣優惠,所以收益率就低了。

現在,開發商和購房者一樣,都在割肉求生不過,儘管面臨挑戰,長實集團財務實力仍然雄厚。

截至上半年,長實集團銀行及其他借款總額為544億港元,銀行結存及定期存款330億港元,負債淨額與總資本淨比率約為5%

結語

香港這四大家族里頭,眼下也就李嘉誠老爺子和他的長實集團,還算穩當。

鄭家如今債務壓頂,第三代接班人退出核心管理層;郭家內部爭來鬥去,耗盡了心力與財力;李家李兆基先生今年也剛剛離世。

在這個大環境下,這種「穩」顯得尤為珍貴。老爺子就像香港商界最后一位「定海神針」,希望他身體一直硬朗,繼續挺住。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