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一年只賣了14輛車:「平民保時捷」,為何衰落了?

2025-09-12 18:09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網易科技)

9月9日晚間,眾泰汽車發佈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今年已無法復工復產,公司面臨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的風險。

在中國汽車行業,眾泰汽車號稱"平民保時捷",2016年銷量一度達到了33萬輛。

就在去年,眾泰汽車只賣了14輛車。

眾泰汽車,為何衰落了?

眾泰汽車成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浙江省金華市。

2016年,是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強勢崛起的一年。

吉利、長安、長城等自主品牌增速迅猛,整體銷量表現非常亮眼。

這一年,眾泰汽車年銷量33萬輛,以"黑馬"之姿,在自主品牌中排名第7。

2016年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排行榜

也就是這一年,眾泰推出的SR9車型,銷量火爆,成為2016年現象級車型。

眾泰SR9於2016年11月11日正式上市,三天內訂單量突破2萬輛。

現在的新車發佈會,大定動輒破萬。

但在當年,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

要知道,同一年上市的吉利博越,首月訂單也不過1.5萬輛。

訂單爆了,初期產能卻不足,部分地區出現加價4萬元才能優先提車的現象,甚至有消費者因排隊糾紛引發肢體衝突。

眾泰SR9,堪稱10年前的小米YU7。

在2016年銷量達到頂峰后,眾泰汽車走上了下坡路。

2017年,全年銷量22.7萬輛,比2016年整整少了10萬輛。

2018年,銷量又比2017年少了7萬輛,僅為2016年的一半。

短短3年后,銷量直接歸零。

2010-2024年眾泰汽車歷年銷量

財報顯示,2024年眾泰汽車銷量僅為14輛,生產量為0輛,庫存336輛。

也就是説,2024年,眾泰汽車沒有生產出一輛車。

賣出的14輛車,全部為庫存車,不是賣到國內,而是出口到了阿爾及利亞。

賣不出汽車,財報也好不到哪去。

2024年財報顯示,公司全年營收僅5.58億元,同比暴跌23.96%,淨虧損高達10億元,淨資產從2023年末的12.35億元驟降至2.34億元,降幅超80%。

有媒體統計后發現,自2019年開始,眾泰汽車一直處於虧損之中,六年淨利潤累計虧損253.5億元。

近日,眾泰汽車發佈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上半年營業收入約2.8億元,預計淨利潤虧損1.35億—2億元。

眾泰汽車發佈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

作為一家上市企業,眾泰汽車的資產負債率已經達到驚人的97.28%,瀕臨資不抵債的危險邊緣。

如果今年年底淨資產仍為負數,眾泰汽車股票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爲了避免這一情況出現,眾泰汽車全力推動重慶工廠復工復產。

遺憾的是,重慶工廠已被列入司法執行,將於9月15日前被拆除、騰退。

沒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眾泰汽車可能要涼了。

年銷量從33萬輛到0輛,不過短短5年。

眾泰汽車是如何崛起,又為何迅速衰落?

這還要從眾泰汽車的一個神祕部門説起。

2016年前后,眾泰汽車能夠殺出重圍,靠的是一個叫"皮尺部"的神祕部門。

據說,這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只要拿出皮尺量一量,就能造出與豪華車十分相似的汽車。

回顧眾泰汽車的發家史,不得不提到眾泰5008。

早在2004年,眾泰通過收購臺灣一家車企的生產線獲得了豐田大發特鋭(TERIOS)的技術圖紙和生產設備。

僅對外觀進行微調后,眾泰於2006年推出"山寨版"特鋭,這便是眾泰5008。

眾泰5008

2008年,改版后的眾泰5008,以5萬元的親民定價,趕上了SUV市場的火爆,一年銷量近5萬輛。

這對一個二三線自主品牌汽車來説,已經是巨大的成功。

嚐到甜頭后,眾泰汽車在山寨豪車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眾泰SR9,便是眾泰的集大成之作。

眾泰SR9與保時捷Macan外觀高度相似,一經發布,瞬間引爆全網,成爲了現象級的話題產品。

"開上保時泰,全村你最帥"的網絡流行語流行一時,眾泰也被戲稱為"平民保時捷"。

此外,眾泰SR7模仿奧迪Q3,眾泰T600借鑑了大眾途鋭,眾泰Z700"撞車"奧迪A6L……

眾泰SR9

眾泰成爲了一個讓豪華車顫抖的品牌,被譽為是汽車界的"山寨之王"。

用現在的話説,黑紅也是紅。

眾泰山寨豪車,雖然備受爭議,卻也引起了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眾泰每發佈一款新車,就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海量的討論,不花一分廣告費,就獲得了極大的知名度。

"面子"有了,"里子"卻沒跟上。

眾泰將大部分精力用於模仿外形,在最核心的"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上疏於研發,主要靠外購與引進。

關鍵部件拼拼湊湊,導致眾泰汽車的質量問題頻發。

眾泰汽車面臨的部分投訴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平臺

眾泰汽車面臨的部分投訴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平臺

2016年12月,眾泰銷量達到峰值的同時,車質網投訴量也激增217%。

車質網記錄的信息顯示,2020年,眾泰汽車投訴量高達1161起,包含發動機無法啟動、變速箱頓挫、車身車漆多處脱落等問題。

品牌形象,大受損傷。

向新能源轉型,眾泰依然延續的是燃油車時代的模仿策略。

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依賴外購,產品在續航、能耗、可靠性等關鍵指標上全面落后於競爭對手。

以江南U2為例,這款眾泰汽車旗下江南汽車於2023年2月推出的智能純電小車,被指抄襲本田e,核心三電系統沿用2018年技術方案,在覈心產品力上與主流競品差距巨大,在同價位競品中毫無優勢。

品牌信譽受損、產品力不足、渠道崩壞,銷量大跌也就毫不意外了。

站在更高的維度看,我們會發現,眾泰汽車的大起大落,有着強烈的時代印記。

早年,眾泰山寨豪車,雖然備受爭議,但能讓消費者以較低的價格買到一輛"大氣""有面子"的汽車,滿足了部分消費者"花小錢辦大事"的需求。

中國市場太大了,眾泰正趕上了三四線城市汽車消費需求爆發的"東風"。

哪怕只有一小部分消費者認可,帶來的數量也是驚人的。

這也是為什麼眾泰汽車年銷量能達30萬的原因。

保時捷CEO尷尬地參觀眾泰汽車

2017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從需求端看,消費者變得成熟和理性,更加關注產品質量、口碑與售后。

從供給端看,市場競爭加劇,吉利、長城、長安等一線自主品牌持續推出熱銷車型,逐步擠壓眾泰的市場空間。

靠山寨發家,缺乏核心技術的眾泰,迅速被市場拋棄。

這里做一個假設:

如果眾泰靠山寨站穩腳跟后,加大自主研發,會擺脫被市場拋棄的命運嗎?

答案是,也不容易。

因為中國汽車行業競爭太激烈。

就拿小鵬汽車來説,今年前八個月累計交付量達到了271615輛,同比增長252%。

即使創下了如此驚人的成績,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依然認為,小鵬汽車還未擺脫被淘汰的境地。

在何小鵬看來,中國的汽車行業淘汰賽大概還有五年時間,最后大概會剩下五家左右中國企業。

回到2016年,巔峰時期的眾泰,位於自主品牌第7位。

前有穩紮穩打的長安、比亞迪、吉利,后有異軍突起的理想、小鵬、小米。

眾泰要想成為最后的贏家,並不容易。

眾泰的崛起,本質上是一種投機取巧,註定只會曇花一現。

沒有核心技術的投機者,終將被市場淘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