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一個吉利」戰略持續落地:極氪、領克成立整車研究院,智駕業務整合預計9月完成

2025-09-12 17:06

每經記者|孫桐桐    每經編輯|裴健如

「一個吉利」戰略大整合的各項舉措正緊鑼密鼓地落地。

91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吉利汽車集團內部瞭解到,其智駕業務大整合方案目前仍在調整中,整個調整計劃在9月內完成。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98日,千里智駕主要中高層參與了合併后的首場組織架構宣講會,會上介紹了當前團隊融合后的組織規劃圖。整合后的千里科技採用CEO」架構:千里科技聯席總裁王軍出任CEO,前極氪智駕副總裁陳奇擔任聯席CEO,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楊沐任CTO(首席技術官)

從媒體報道中的組織架構規劃圖來看,千里智駕內部研發部門採用矩陣管理架構,在系統開發、平臺開發、算法開發、數據開發等垂直的職能部門之外,新增三個橫向部門——CTO管理辦公室、預研產品線和項目管理辦公室,分別由楊沐、首席科學家袁平一、陳奇原來在極氪的下屬陳保成負責。

不過,吉利汽車集團內部人員告訴記者,上述報道中提及的組織架構並不是公司最終確定的方案。今年8月,吉利汽車集團宣佈各方將整合各自的優勢資源,共同組建千里智駕的經營管理團隊和各職能組織,構建全鏈路端到端的輔助駕駛能力。

此前,吉利汽車集團的智能駕駛業務呈現多團隊並行局面,包括極氪智駕團隊、吉利研究院智駕中心、路特斯智駕團隊、億咖通、福瑞泰克等。

業內分析認為,由於智駕研發投入大,吉利旗下多品牌長期各自為戰,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而且智駕的進化需要大量用車數據,單品牌難以支撐。不同團隊在技術路線、研發方向上存在差異,難以形成合力,導致研發效率不高,成本卻居高不下。整合后的吉利智駕可以集中優勢資源,大幅提升效率,節約開發成本以形成合力。

與此同時,極氪併入吉利汽車集團也有了進一步動作。記者瞭解到,宣佈「迴歸一個吉利」后,極氪和領克在9月成立獨立整車研究院,將各品牌的整車相關業務獨立管理。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孫桐桐 攝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孫桐桐 攝

至此,吉利集團旗下共有領克整車研究院、極氪整車研究院、吉利整車研究院等品牌研究院,並採取「中央技術平臺+獨立品牌研究院」的管理模式。

「各研究院在集團統一戰略框架下,專注於自身品牌的產品定義及整車開發工作,以保持鮮明的品牌調性。同時,集團通過中央研究院提供統一的智能座艙、平臺架構及智能駕駛等底層技術。這種‘中央技術平臺+獨立品牌研究院’的模式,既實現了技術協同與降本增效,又確保了各品牌能靈活應對細分市場需求,強化整體競爭力。」吉利汽車集團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95日,吉利汽車(0175.HK)召開股東特別大會,獨立股東以95.14%的高票率通過極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NYSE:ZK)私有化議案。該議案獲批,標誌着吉利汽車繼715日與極氪簽署正式合併協議后,落實「一個吉利」戰略邁出堅實一步。

此前,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悦在2025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表示,為解決多品牌協同障礙,杜絕重複投資,優化資源配置,吉利管理層於今年初果斷決策,推動旗下兩家上市公司(吉利汽車與極氪)合併爲單一實體。目前整合穩步推進,若極氪、吉利汽車股東大會順利通過,交割工作有望於今年年底前落實。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星 攝(資料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