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裁掉8萬人、負債8000億,碧桂園還想着翻身

2025-09-12 16:22

(來源:源媒匯)

作者 | 利晉

2025年春節假期回來后,碧桂園召開了年度工作會議,結束語是「向前看」,深層寓意:債務重組向前推進、「保交房和保主體並重」向前,以及向前推進「一體兩翼」新戰略。

如今,碧桂園又開始想着「翻身」了。

碧桂園於日前召開了9月管理會議。董事會主席楊惠妍在會上釋放了多個利好消息,包括銷售持續暢通、部分區域保交房任務即將完成、債務重組取得突破性進展。

淪為「小房企」

出險剛好兩年時間,碧桂園的銷售規模經歷暴跌后,開始出現企穩跡象。

2025年前8個月,碧桂園累計歸屬股東權益銷售額為224.8億元,對應銷售面積為272萬㎡,相比前兩年前8個月的銷售額1488億元、328億元,儘管出現不同程度下滑,但自2025年3月以來單月銷售額穩定在30億元左右。

8月,碧桂園實現歸屬股東權益銷售額約29.6億元,對應銷售面積約35萬㎡,環比增長分別為6.9%、9.4%。

如今,碧桂園從「宇宙第一房企」淪爲了小房企,銷售規模排在百強房企20名左右。不過,碧桂園又開始打算衝規模了。

9月月度會議上,楊惠妍用了一個半小時去做系統性任務部署,其中首要核心是:銷售與市場。

與以往不同,楊惠妍看到了市場復甦的跡象,也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她表示,「區域項目須堅持銷售策略、紮實完成銷售目標。在屬地政策出臺后,更要緊抓政策窗口期,快速響應、充分運用。」

政策端再明確提及:鞏固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態勢。這成爲了楊老闆的信心來源。

克而瑞報告指出,當前樓市延續止跌企穩弱復甦走勢,因開盤「提質縮量」,8月30城市項目開盤去化率為42%,重回年內高位。對於多數弱二三線城市而言,剛需客羣消費降級嚴重,部分樓盤僅能依託大折扣等價格策略實現銷量提升。

碧桂園也在走降價策略,2025年前8個月銷售均價為0.83萬元/㎡,上一年同期為0.97萬元/㎡。

追求現金流,是碧桂園保交樓和債務化解的關鍵。楊惠妍也表示,「千難萬難,只要重視就不難。區域總裁必須重視。只有銷售暢通,才能盤活全局。」 

碧桂園當前仍面臨着沉重的「保交房」任務。

2025年上半年,碧桂園在建物業、待售已落成物業、存貨總體規模達5310.65億元,同比減少8.9%;同時,為購入碧桂園物業客户的按揭貸款提供擔保金額約2414.27億元,同比減少6.8%。雖整體有所下滑,但依然有很龐大的物業交付體量。

楊惠妍在會上也強調,「九、十月是保交房的‘黃金窗口期’,總部將予以重點幫扶攻堅,針對性支持區域全力衝刺,尤其是北方區域即將面臨冬歇,必須搶在前。」

近三年,碧桂園累計完成保交房約180萬套,2022-2024年分別交付約70萬套、60萬套和38萬套;進入2025年,碧桂園上半年以保交房為主,下半年則是「保交房和保主體並重」。

出險兩年多,碧桂園有了走出至暗時刻的跡象,如今開始考慮「翻身了」。

2025年以來,碧桂園不少片區樓盤迎來集中交付,包括粵東片區、河南區域、滬蘇魯、廣清區域等。其中,不少片區實現提前交付。

對此,9月的管理會議上,碧桂園釋放一個重大利好:部分區域保交房任務即將完成,近期已開始啟動新項目的經營策劃會,顯示局部區域項目正逐步進入經營轉段。

缺錢又缺人

轉入正常經營,碧桂園的根基在哪里?

儘管楊惠妍、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都對公司即將轉入正常經營保持謹慎態度,然而「脱離一線經營」兩年時間里,碧桂園的工作重心一直在保交付和債務化解。

比如,莫斌稱「從保交房向資債修復與正常經營轉段,須杜絕盲目,充分論證,做一成一」,楊惠妍也強調「管理思維必須不斷轉變,從單一目標到多目標統籌,從被動應對到主動謀劃最優解。各區域要充分思考區域發展方向、組織形態、人員配置,統籌優化資產資金的使用方向與效率,並建立起基於健康資產負債表管理的考覈機制」。

前述已經提及,碧桂園保交付工作雖沉重,但也只是部分片區完成保交付任務;同時,公司「十削九」的債務化解方式,還處在重要突破節點上。

2025年8月初,碧桂園稱,香港高等法院批准公司清盤呈請聆訊時間延期到2026年1月5日。半個月后,碧桂園化債有了新進展,佔有現有銀團貸款本金總額約49%的協調委員會成員,以及第二類債務本金總額超77%持有人,均加入了債務重組支持協議。

若順利完成境外債務重組,碧桂園預計減少債務約110億美元,這將很大程度幫助其實現「翻身」。

但這些只是樂觀的預期。

本質上,碧桂園能夠成為「宇宙第一房企」,離不開房地產上行周期中,其以「內部賽馬」機制,進行粗放式開疆拓土。本質上是用人海戰術、快速流轉的資金,完成規模化發展。當前行業發展新模式側重精細化運營,這恰是碧桂園缺失的能力。

即便當前完成債務重組,碧桂園也是帶着鐐銬跳舞,未來如何構建精細化運營能力、如何保證現金流充足且持續淨流入,都是不小的問題。

迴歸正常經營,碧桂園面臨着「缺錢」「缺人」雙重難題。

2025年6月末,碧桂園持有總資產9093.28億元,總負債8854.1億元,資產負債為90.6%。其中,有息負債約2545.8億元,一年內到期佔比金額約51.1%,當前持有包含受限制現金約240.6億元。

碧桂園的佈局區域,從巔峰時的106個不斷縮減為:2022年58個;2023年29個;2024年15個;2025年又減至僅剩廣清、華中、粵東、西南、江中、浙皖、中西部、滬蘇魯、河南等13個區域。

員工數量,也從2021年的10萬人,鋭減到2025年6月的不足1.8萬人。其中,大部分職能部門員工,都被碧桂園裁完了,保留比較完整的剩下建築、代建業務部門,以及楊老闆看好的機器人、農業等業務。

碧桂園也是想着通過輕資產管理輸出,實現翻身。即,其提出的「一體兩翼」戰略:房地產開發+建築科技和代管代建。

2025年上半年,碧桂園各項業務收入中,唯一錄得增長的便是物業投資及酒店經營,同比增長33%至10.76億元;而房地產開發、科技建築同比分別下降29.1%、40.5%。

截圖來源於公司財報

截圖來源於公司財報

也在2025年上半年,碧桂園文商旅集團開疆拓土,在杭州、湖州、廊坊、邯鄲、濱州等城市完成簽約存量商業和公寓項目。碧桂園官方數據顯示,公司文商旅業務佈局超60個城市,經營管理商業項目超100個,在管面積超800萬㎡。

碧桂園的代建業務同樣在高歌猛進,且沒有掉隊。中指研究院披露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碧桂園代建平臺鳳凰智拓新簽約代建面積約412萬㎡,位居行業第11名。

這也説明,楊老闆早早做好風險隔離,保留的家底,成爲了未來翻身的底牌。

部分圖片引用網絡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