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外圍擾動后,創新葯強勢反彈!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漲近1%,昨日瘋狂吸金7.42億元!機構:三重邏輯支撐,中國創新葯出海勢不可擋!

2025-09-12 10:20

今日(9.12),在海外消息擾動僅一天后,港藥強勢反彈,可T+0交易的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漲近1%,成交額快速突破13億元!資金面上,繼昨日瘋狂吸金7.42億元,今日盤中巨幅攬金3.7億元!截至9月11日,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最新規模超208億元,規模和流動性持續領跑同類!

image

截至10:02,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成分股多數飄紅:再鼎醫藥漲超7%,康方生物、百濟神州漲超4%,中國生物製藥、翰森製藥漲超1%,石藥集團、信達生物、三生製藥微漲。

image

注:成分股僅做展示,不作為個股推介

【三重邏輯支撐,中國創新葯出海勢不可擋】

申萬宏源證券認為,三重邏輯將支撐創新葯后續行情,即「創新升級+盈利拐點+出海BD常態化」:

1)創新升級:中國Biotech已在全球創新賽道展現突出能力,PD-1/VEGF 雙抗、EGFR/c-MET 雙抗ADC等全球重大創新產品不斷涌現。此外,近期WCLC會議上百利天恆、華海藥業等國內企業在大會上展示了相關產品的優異數據,再次驗證了國內企業在FIC 領域的研發實力。

2)盈利拐點:以百濟神州、信達生物為代表的龍頭Biotech 預計在2025 年實現盈利拐點,后續有望保持高增長態勢。伴隨產業化能力提升和產品線擴張,預計未來將有更多Biotech 步入盈利周期。

據西南證券統計,港股創新葯已進入盈利期。今年上半年,港股創新葯板塊實現歸母淨利潤18億元,利潤首次扭虧為盈。當前,創新葯產業已步入一個以盈利驅動為主的新周期,基本面已明確出現拐點。頭部企業在商業化產品的推廣中實現盈利,海外的授權及全球臨牀突破也在加速研發價值的轉化。此次產業趨勢的變化標誌着十年的技術積累正在逐步轉化為實際的商業成果。西南證券堅定看好創新葯投資前景,差異化產品疊加優異商業化能力的企業大有可為,同時創新葯出海也有望成為企業尋求估值溢價的關鍵破局路徑。

隨着港股18A醫藥上市公司創新品種的落地,業績彈性正逐步釋放。西南證券選取了50家港股18A醫藥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總額449億元,歸母淨利潤27.27億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速31.48%,歸母淨利潤整體扭虧為盈,增速128.4%。2025年上半年實現收入正增長的公司有31家,佔比62%,28%公司實現利潤正增長。2025年上半年研發投入175億元,同比-1.16%。2025年上半年港股18A公司現金及等價物844億元,同比+26.99%。

(來源:西南證券20250911《港股醫藥行業2025年半年報總結》)

3)出海BD 常態化:截至2025 年9 月,根據丁香園數據庫信息,中國內地對歐美license-out總額達943 億美元,遠超2024 年全年519億美元。隨着臨牀管線加速推進,后續里程碑付款將逐步兑現,成為業績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關注中國硬核創新葯力量,新質生產力代表,認準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100%佈局創新葯!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是彈性更高的創新葯,截至7月末,2025年內漲幅超109%,港股醫藥類指數領先!

image

底層資產是港股,可以T+0交易!

關注中國硬核創新葯力量,新質生產力代表,認準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場外聯接(A類:021030;C類:021031)!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文中個股僅作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屬於中等風險等級(R3)產品,適合經客户風險等級測評后結果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本基金投資範圍包括港股,會面臨因投資環境、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為國證港股通創新葯指數,該指數近5個完整年度(2020-2024)的漲幅分別為88.80%、-21.59%、-25.60%、-22.80%、-10.50%。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