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2 08:12
原標題:成都纔是真正的奶茶之都 來源:刺蝟公社
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能遇見的不止有玉林路的小酒館,還有讓人眼花繚亂的奶茶店。
成都最繁華的春熙路商圈,早已成為新茶飲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2021年,霸王茶姬在這里開出*旗艦店;2023年,「新晉頂流」李山山茶事在春熙路開業即成「排隊王」;2025年,喜茶再度重啟的DP(白日夢計劃)首店離春熙路地鐵站僅100米……好像在奶茶圈,誰能征服春熙路,誰就能征服全世界。
不僅如此,成都也是許多新茶飲品牌的「大本營」:茶百道、書亦燒仙草等頭部品牌在這里「出道」;霸王茶姬、蜜雪冰城在這里設立「雙總部」之一;李山山茶事、樹夏、陳多多、丸摩堂等本土新品牌正「摩拳擦掌」走向全國……
長沙與茶飲的鏈接,是由密集的茶顏悦色門店縫合起來的,他們彼此互為標籤。但成都不一樣,它更像是一個茶飲夢工廠,或是茶飲101選秀大會,不斷有新的茶飲品牌在這里萌芽,走向四川,最終獲勝者走向全國,抹去地域性標籤,成為那杯在哪個城市都能買到的奶茶。
新茶飲混戰之中,為什麼成都成了低調的「奶茶之都」?
萬億消費之城的活力
2023年,中國共有六座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萬億元。除了北、上、廣、深四座一線城市外,其余兩城均位於西南地區——成都和重慶。
俗話説「少不入蜀」,「安逸」可能是全國人民對成都的共同印象。成都的年輕人眾多,他們愛吃、愛喝、愛玩,由此創造了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
2018年,一項針對全國11個主要一二線城市的消費統計數據顯示,成都人民食品菸酒類支出佔消費支出的比重(恩格爾係數)達到了32.8%,在11個城市中最高。這也很符合人們對於成都的印象——如果大家兜里都有100塊錢,成都人可能會拿更多錢去吃喝、休閒。
於是在消費領域,無論是大型連鎖品牌還是小眾潮流店鋪,都有機會在成都生根發芽。數據顯示,成都市具有「四新」特徵(模式新、業態新、形象新、品牌新)的新式小店有 10 萬余家,其中具有鮮明時尚特色的咖啡店8500余家、茶飲店6000余家。
一方面,成都的奶茶門店數量位居全國第四。另一方面,在2025 奶茶品牌榜前十名中,茶百道、書亦燒仙草、霸王茶姬總部(以及蜜雪冰城的亞洲總部)均位於成都。
2008年,茶百道首家門店在成都温江二中附近開業,早期瞄準學生羣體,因新鮮原料、價格優惠而受到歡迎。彼時,喜茶、奈雪的茶等連鎖品牌還尚未成立。2015年左右,「新茶飲」大戰在全國範圍內拉開帷幕。同一時期,茶百道通過加盟模式開始全國佈局,邁出了快速擴張的步伐。
爲了突出差異化的品牌特色,茶百道在后期升級了與成都高度綁定的熊貓Logo,還將英文名從「ChaBaiDao」改為「ChaPanda」。2024年,茶百道成功在港股上市,如今,茶百道已經在全國擁有8000多家門店,數量位居新茶飲品牌第四。
成都人民自古就愛喝茶,號稱「一城居民半茶客」,時至今日城中仍有不少茶館。茶文化的廣泛影響疊加隨時代發展的口味變遷,成都人民喜歡以茶為底的「奶茶」「果茶」等中式新茶飲也就不足為奇了。
除了2147萬人口帶來巨大的茶飲消費空間,成都也相當重視從大消費產業到細分茶飲賽道的發展。成都發改委不久前發佈了《2025年成都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提出「2025 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服務消費零售額佔比超50%。打造特色消費場景100個以上,舉辦大型音樂節、演唱會等120場以上」。「方案」還提出要升級改造核心商圈,大力發展夜間經濟、首店經濟等等。
成都的夜間經濟一直很活躍,這也延續到了新茶飲領域。餓了麼《24小時奶茶消費報告》顯示,成都24小時營業的奶茶店數量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深圳和上海。
而關於茶飲行業的發展規劃,四川省經信廳在一則答覆意見中提及要「推進茶葉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展茶產品種類、功能及用途」,並重點提到「支持發展茶百道、川言茶語、東方樹葉等新式茶飲產品」。
在消費趨勢與文化環境、政策支持的多重作用下,新茶飲品牌如雨后春筍般從成都誕生、發展,並由此走向全國;同時,其他連鎖茶飲品牌也紛紛搶佔成都的街頭巷尾,以此提升自己的品牌影響力。
前端市場大戰正打得如火如荼,后端供應鏈同樣是頭部品牌繞不開的話題。
在新茶飲領域,原材料和供應鏈服務成本可以佔到終端銷售額的30%-40%。誰能更好地把控供應鏈——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確保品質和產量穩定,誰就更有可能建立產品壁壘,從而在一條街上緊挨着的十幾家新茶飲門店中脫穎而出,獲得消費者真金白銀的「投票」。
成都作為中國西南地區的核心城市,是連接華中、西北和西南的天然樞紐。在這里建設品牌供應鏈,成本相對中部、東部更低,也能通過便利的交通網絡輻射全國。
「天府之國」四川的自然條件優越,土壤肥沃、物產豐富,新茶飲所需的主要原材料都可以在這里找到。
四川是產茶大省,2024年茶葉種植面積位列全國前三,產量居全國第二。四川茶企與新茶飲品牌可謂是「雙向成就」:新茶飲的茶底需要衝泡的茶葉量相比傳統茶飲更大,而且新茶飲永遠在創新迭代,需要的茶葉種類也較多,這就給傳統茶企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也讓新茶飲品牌可以就近採購茶葉原料。
茶百道每年從四川雅安採購雪芽綠茶拼配廣西橫縣茉莉花茶,每年茶葉消耗量可達數千噸;霸王茶姬也與四川樂山夾江縣茶企合作,推出以梔子花茶、茉莉花茶為茶底的新品。
新鮮水果也是新茶飲的主要原料。四川安岳被譽為「中國檸檬之鄉」,檸檬產量佔全國80%以上,居亞洲*。2021年,蜜雪冰城在這里自建檸檬基地,直接與當地果園合作。「雪王」的檸檬採購量佔安岳檸檬總產量的50%,採購成本比市場價低20%以上。2024年,蜜雪冰城的檸檬水年銷量超過十億杯,是公司的銷量主力。
牛奶則是另一項關鍵原料。國內*的農牧與食品企業「新希望」總部位於成都,旗下的新希望乳業是國內大型區域乳製品供應商之一。新希望乳業在成都青白江區設立了區域冷鏈中心,鮮奶48小時可達各地門店。
成都雖然地處西南,但陸運和航運都很便利,是重要的貨運樞紐。
在航運上,根據中國民航局發佈的《2024年全國民用運輸機場生產統計公報》,成都的空中客流量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上海、北京;貨運及郵件吞吐量突破百萬噸,僅次於四大一線城市,位居全國第五。
而在鐵路運輸方面,成都已建成東西南北四向鐵路貨運專列:「中歐班列」通向海外、「長江班列」串聯成渝和長三角、「北向班列」貫通川魯和京津冀、「大灣區精品班列」直鏈粵港澳。2025年上半年,橫貫東西的長江班列平均每日開行8.2列,同比增長82%,累計降低鐵水聯運通道物流成本約7.76億元。
背靠優越的運輸條件,蜜雪冰城、茶百道、霸王茶姬等頭部品牌都在成都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基地,也讓成都在供應鏈層面成為隱性的「奶茶之都」。
茶百道在成都投資100億元建設供應鏈總部及智能生產基地,其佔地面積約1.1萬平方米,每年可生產超過10億根吸管、4億個注塑杯,不僅供直營門店及加盟商使用,也供應給其他新茶飲品牌。茶百道還和霸王茶姬聯手成立了兩家供應鏈公司,共同生產新茶飲產品包裝所需的紙製品和塑料製品等,其中一家供應鏈企業每年能生產6億隻紙杯。
立足西南,放眼世界
2021年,蜜雪冰城在成都設立亞洲總部。同年,霸王茶姬也將總部從昆明遷至成都。
在新茶飲領域,成都不僅跑出了本地上市企業,還吸引到其他頭部品牌來這里建設總部。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成都能夠助力這些品牌實現更長遠的發展目標——出海。
自古以來,四川就是茶馬古道的關鍵地段,是重要的民間商貿通道。時至今日,四川也成爲了「一帶一路」的重要聯結點。而成都作為四川省會及西南地區核心城市,更是承擔了聯通世界的門户作用。
蜜雪冰城智能生產加工和進出口基地、茶百道智能生產加工基地及供應鏈總部、霸王茶姬的重要供應鏈企業等,都落地於成都市青白江區。該區同樣擁有成都國際鐵路港,是中歐班列(成都)始發地。2023年,中歐班列(成渝)開行超5300列,位居*;2025年,成都國際班列境外輻射城市達到126個,境內聯通城市超過30個。
於是,新茶飲品牌立足成都,瞄準的不僅是國內的消費市場,而是更廣闊的全球市場。
茶百道建立了「全球採購+本地加工+國際配送」的模式,鮮奶、水果等新鮮食材與海外當地供應商合作,茶底、包材等核心原料則通過成都國際班列輸送到各個國家。這樣既能保證產品品質,又能降低成本。目前,茶百道已經進入韓國、新加坡、美國、法國、西班牙等8個國家及地區,簽約門店數超40家。
在中國產品出海的同時,來自各國的優質原材料——越南的椰漿、泰國的榴蓮、歐洲的奶製品等,也通過成都的供應鏈網絡,發往新茶飲品牌的國內門店。
站在中國西南地區隱藏的「奶茶之都」,回望過去,是數千年的飲茶歷史與茶馬古道上的繁忙奔波;眺望遠方,新茶飲的先行者已經從這里走向世界,留下了航向星辰大海的背影。
而此時此刻,成都的本土茶飲品牌仍然在不斷崛起,如長江之浪翻湧不停。
比如,以木質、布藝、白牆、黑墨等新中式裝修風格和傳統的「瓦煲煮茶」為特色的李山山茶事,已經走出成都,進入貴陽、重慶、西安、南京等地;主打「豆腐奶茶」的陳多多,在四川已經擁有500多家門店,其中190多家位於成都;還有主打新鮮果茶的樹夏、以健康養生為產品理念的丸摩堂……這些成都奶茶界的后起之秀,都正在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它們也在向前狂奔,目標是獨角獸品牌書亦燒仙草、成功上市的茶百道和霸王茶姬、或者在全球開出三萬多家門店的「雪王」……也許有一天,它們也將帶着成都特色文化與中式傳統美學,將中國品牌輸出海外,在世界各地的街道上開出自己的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