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2 08:55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中金研究,作者:肖捷文 張文朗
中金研究
美國8月CPI季調環比上漲0.4%,同比升至2.9%,核心CPI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3.1%,符合市場預期。分項來看,受汽車帶動,核心商品價格同比上漲1.5%,漲幅為2023年5月以來最高,表明核心商品部門已由2023-2024年的通縮轉向通脹。關税對汽車以外價格的影響並不明顯,表明企業轉嫁關税成本也面臨阻力。服務通脹的放緩也已基本停滯,上半年疲軟的機票與酒店價格顯著反彈尤其值得關注。總體來看,這份通脹數據並不温和,但由於就業數據持續走弱,美聯儲將不得不先降息應對。然而,在供給收縮背景下,降息的刺激效果往往更多表現為物價上漲而非產出擴張,這意味着降息空間可能受限,經濟「類滯脹」風險仍值得關注。
美國通脹基本延續了5月以來的反彈態勢。食品價格指數季調環比上漲0.5%,漲幅為2023年1月以來最高。西紅柿(4.5%)、蘋果(3.5%)和牛肉(2.7%)價格漲幅靠前。能源價格指數季調環比上漲0.7%,主要貢獻來自汽油價格(1.9%)的上漲。
核心通脹方面,核心商品價格同比上漲1.5%,漲幅為2023年5月以來最高,表明核心商品部門已由2023-2024年的通縮轉向通脹。8月核心商品價格季調環比增幅從上月0.2%加速至0.3%,三個月年化環比增速上升至3.2%。其中,二手車價格上漲1.0%,新車上漲0.3%,非輪胎機動車零部件上漲1.7%,顯示出汽車關税的傳導作用。此前Nikkei調查顯示,80%的受訪日本車企已開始加價或計劃將成本向美國消費者傳導,尤其可能借由新品上市的窗口期[1],這一現象值得關注。服裝(0.5%)和户外工具(0.8%)漲幅靠前,但此前快速漲價的窗簾(-5.6%)、洗衣機(-2.9%)、玩具(-0.8%)等價格有所回調。
關税對汽車以外商品價格的影響在8月並不明顯,表明企業轉嫁關税成本也面臨阻力。這是因為漲價主要由供給成本上升驅動,而非需求過熱所致,加上許多商品並非不可替代的剛需,導致企業向消費者轉嫁成本進程緩慢。然而,在剛性成本壓力下,企業往往會抓住任何需求回暖的契機「見縫插針」式提價,只要市場稍有承受力,價格就會被迅速抬高。這使得通脹呈現出一種「滾動式」特徵,即不同行業輪番上漲。這種漲價節奏雖然相對緩慢,但隱蔽性強,仍需保持警惕。
核心服務價格指數同比上漲3.6%,漲幅自3月以來也沒有再進一步下降,這表明,服務通脹放緩的步伐也已基本停滯。進一步看,上半年表現疲軟的機票(+5.9%)與酒店(+2.4%)價格顯著反彈。一個解釋是上半年關税的不確定性導致居民與商業出行需求減弱,航空公司降低航線運力供給[2],三季度以來隨着不確定性下降,需求有所回升,航空公司又開始提價[3]。儘管我們認為這些需求的回升未必可持續,但在供給收縮大背景下,任何短暫的需求反彈都可以帶來一輪漲價。
其他服務方面,醫療服務價格有所回落(-0.1%),但郵政快遞(1.4%)、修車(5%)等價格增速保持高位,特朗普的驅逐移民政策導致勞動力供給下降,勞動密集型服務通脹存在進一步上行風險。美聯儲最關注的非房租核心服務(supercore)價格指數環比漲幅從上月0.5%回落至0.3%,但三個月環比年化增速升至4.2%。房租方面,主要居所租金上漲0.3%,業主等價租金上漲0.4%,根據Zillow數據所展示的趨勢,未來一段時間房租通脹或保持温和。
整體來看,8月通脹數據雖未超出預期,但通脹趨勢並非向美聯儲2%目標靠攏,而是越來越遠。更重要的是,這一現象發生在就業數據已經大幅走弱、勞動力市場已經停滯的背景下。這使我們相信,通脹仍具有內在粘性,風險仍在積累。
由於就業數據持續走弱,美聯儲將不得不先降息應對,但在供給收縮背景下,也要關注「類滯脹」風險。近期數據顯示,美國就業增長已幾乎停滯,相對而言,通脹壓力還在積累過程中,這也使得短期內「滯」的壓力超過了「脹」。對美聯儲而言,此時不得不優先應對就業下行壓力,而將通脹暫時放到一邊。我們預計美聯儲將於9月17日的會議上降息25個基點,10月或再降息一次,但隨着通脹進一步走高,降息的門檻也將越來越高。在供給收縮的背景下,降息雖可能帶來需求回升,但缺乏供給配合,其刺激效果往往更多表現為物價上漲而非產出擴張。這意味着美聯儲降息的空間將會受限,經濟「類滯脹」風險仍值得關注。
圖表1:美國核心CPI通脹3個月環比年化升溫
資料來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2:核心商品通脹環比從0.2%反彈至0.3%
資料來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3:非房租核心服務通脹環比回落至0.3%
資料來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4:主要房租通脹環比增幅上升至0.4%
注:房屋租金項目為業主等價租金與主要居所租金兩個指標的加權平均值計算得出的環比增速資料來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文章來源
本文摘自:2025年9月12日已經發布的《通脹未退,風險仍在積累》
肖捷文 分析員 SAC 執證編號:S0080523060021 SFC CE Ref:BVG234
張文朗 分析員 SAC 執證編號:S0080520080009 SFC CE Ref:BFE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