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2 01:29
(來源:北京商報)
9月11日,由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承辦的「北京日」暨投資北京大會活動在首鋼園召開。大會上,釋放合作機遇與政策紅利,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等領域發佈140個招商合作項目,招商規模達1397.5億元;推出20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落地,集中呈現北京的合作機遇、「兩區」建設開放成果、惠企政策,向全球釋放開放合作商機與務實舉措。
在當日的會議上,中國銀行北京市分行行長蔡興華介紹道,2024年,全球服務貿易總額8.7萬億美元,增長9%,而同期,全球貿易的增速僅3.7%;服務貿易佔全球貿易的26.4%。
從我國來看,2024年,我國服務貿易的總量為1萬億美元,佔全球的1/8;服務貿易佔比為14.6%。再具體到北京,去年北京服務貿易總額約為1300億美元,佔中國服務貿易的1/8;北京服務貿易佔北京貿易總額的16.4%,相較全球服務貿易的佔比低10個百分點。
除了是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外,北京還是全國首個醫藥健康產業破萬億的城市,也是「人工智能第一城」。
大會上,跨國藥企丹納赫全球副總裁、中國區集團總裁彭陽講述紮根北京、協同產業創新的故事,凸顯北京醫藥健康產業開放生態吸引力。
據彭陽介紹,丹納赫紮根中國,目前在華業務規模約30億美元,有9家工廠,其中有3家在京津冀落地。「在北京,我們看到很多政府引導的對創新葯、對生物製造產業的支持政策,同時,北京有非常多的科研機構和頂尖人才,這些都是外資藥企對北京看好的選擇,也是丹納赫看好北京的一個重要考量。」
北京智譜華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譜華章」)作為北京人工智能行業代表,聚焦AI獨角獸的「北京加速度」,展現在京技術迭代與產業賦能路徑。
智譜華章總裁王紹蘭則在會議上談道,公司來自清華大學計算機系,2019年通過學校的成果轉化成立。在賦能北京方面,公司推出政務智能體,打通家校數據連接,在京西推出「潭柘智空」京西文旅大模型。
服務貿易飛速增長的同時,北京市的投資環境也在為實體經濟發展持續賦能。近年來,北京市累計設立8只政府投資基金,總規模達到1000億元,圍繞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關鍵領域,持續進行技術突破,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當日會上,北京國有資本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潘金峰從資本視角,探討「北京產業生態如何賦能科技企業價值提升」,為產業資本融合提供思路,多維度呈現北京產業融合創新活力。
「北京市設立了規模千億的8只政府投資基金,對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點賽道進行力度空前的逆周期投資服務。截至2025年8月底,8只基金累計完成投決金額256億元,累計出資約213億元,其中涌現出獨角獸企業1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7家,連續創業者及其他創業企業34家,吸引社會資本867億元,是基金實際出資額的4.08倍。」潘金峰表示。
北京商報記者 馬換換 王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