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廣東首富再戰IPO,力壓京東物流奪第一,美的集團貢獻41%收入,佛山城又造富了

2025-09-11 19:34

角逐內卷的物流市場,安得智聯以27%的市場份額,力壓京東物流,佔據中國家電一體化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市場「榜一」位置,但領先優勢較小,市場格局隨時會發生鉅變。其上市募資,有利於開拓新市場,也將助力美的集團在海外拓展。

2024年,安得智聯大客户數量佔比為1.6%,但貢獻了59%收入,尤以美的集團貢獻為大,達到41%。突擊入股的海信集團方穩坐第二大股東,給錢還給訂單,關聯交易額從投資前2024年的0.37億元預計暴增至2027年的18億元。到2027年,美的集團和海信集團帶來的關聯交易上限或達到143億元,佔安得智聯收入的一半,這是否會影響資本市場對其IPO的定價?

來源:新財富雜誌(ID:xcfplus)

作者:鮑有斌

廣東省第三城佛山,又在造富了。

繼海爾集團旗下的日日順后,又一個家電巨頭內部孵化的物流企業向資本市場發起衝刺,這就是美的集團(000333/00300.HK)旗下的安得智聯供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安得智聯」)。

2025年8月27日,安得智聯向港交所遞表,保薦人為中金公司(601995/03908.HK)和摩根士丹利。若成功上市,其將成為何享健家族控制的第十家上市公司,造富效應也將惠及多人。

美的集團歷史上實施過多輪股權激勵,掌門人方洪波現直接持有1.17億股,身家約90億元,堪稱摸到了職業經理人的「天花板」。按發行市值計算,其通過寧波美越持有的安得智聯股權,價值約6000萬元。

安得智聯對員工持股早有安排,連同美的集團的員工持股平臺,合計270余人持有其近兩成股份,價值約13.68億元,人均500萬元左右。安得智聯董事長梁鵬飛在多家持股平臺擁有較高份額,股權價值超過2億元。

01

何享健家族將迎第十個IPO,9家上市公司總市值7373億元

早在2023年7月,美的集團就計劃分拆安得智聯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由於安得智聯註冊地位於安徽蕪湖,當年12月,中金公司代表其向安徽證監局遞交上市輔導備案材料,但其后並無更多進展。

2025年4月,美的集團做出調整,分拆安得智聯至港交所主板上市。8月末,安得智聯正式提交港股IPO申請。

美的集團已為安得智聯港股上市「打好樣」。2024年9月,美的集團完成港股IPO,成為海爾智家(600690/06690.HK)后又一個「A+H」上市的家電巨頭,中金公司亦是保薦人之一。

安得智聯IPO前,美的集團通過全資子公司美的智聯持有其52.94%股份,上市后,美的集團仍是控股股東。

最近幾年,美的集團還收購了多家A股公司,持續擴大資本版圖。

2020年3月,美的集團旗下美的暖通以7.43億元受讓合康新能(300048)2.09億股,佔比18.83%,由此獲得控股權。

2021年2月,美的集團直接下場,以22.97億元受讓萬東醫療(600055)原控股股東魚躍科技所持24.09%股份;2022年3月,美的集團通過定增增持,持股比例提升至45.46%。

2022年5月,美的集團再以「委託表決權+定增」方式,從深圳資本集團手中取得科陸電子(002121)控制權。

加上安得智聯,美的集團將控制5家上市企業、6個上市平臺。

在新財富500創富榜上,美的集團實控人何享健多次成為廣東首富,其與獨子何劍鋒、兒媳盧德燕、女兒何倩嫦還控制美的置業(03990.HK)、盈峰環境(000967)、百納千成(300291)、顧家家居(603816)、會通股份(688219),連同美的集團繫上市企業,共計控制9家上市企業(表1)。安得智聯將成為何享健家族控制的第十家上市企業,美的集團和體系外各5家,平分秋色。

2025年上半年,這十大企業合計實現營收2926億元,淨利潤約284億元,總資產6653億元。其中,美的集團實力最強,營收、利潤、總資產和市值等均遙遙領先其他兄弟企業。安得智聯收入位列第二,淨利潤位列第五。只有百納千成小幅虧損0.2億元,十大企業整體經營較穩健。

至2025年9月9日,9家已上市企業的總市值為7373億元,其中,美的集團總市值5927億元,佔比超過80%;萬東醫療和科陸電子的市值為百億元級;盈峰環境、顧家家居的市值為200億元級。安得智聯以細分市場第一上市,百億市值不是奢望。

02

與京東物流競爭,安得智聯拿下細分市場第一

據灼識諮詢統計,按2024年收入計,中國綜合型一體化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中,京東物流(02618.HK)、中國外運(601598)以874億元、317億元分列第一和第二名,市場份額分別是2.8%、1%。安得智聯收入163億元,份額0.5%,排名第三,與前兩名差距較大,只領先第四名21億元。該市場集中度非常低,前五名的市場份額合計只佔到5.2%(表2)。

如果將市場範圍縮小,則安得智聯是中國綜合型一體化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一的生產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

更細分的領域,是中國家電一體化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市場,2024年,這一市場的總規模為415億元,安得智聯以112億元的收入和27.1%市場份額位居第一,排名前五的企業佔據80.7%市場份額,集中度較高(表3)。

但安得智聯在該細分市場和對手並沒拉開差距,第二名(23.2%)和第三名京東物流(21%)的市場份額只比安得智聯少4至6個百分點。若無美的集團當年為其貢獻的近77億元收入,安得智聯只怕會落后京東物流,滑到第三。

2022年至2024年,安得智聯營收從142億元增加至187億元,淨利潤從2.2億元增加至3.8億元,增幅分別為32%、73%。至2025年9月9日,港股申萬「快遞」板塊企業市盈率均值為39倍、中值為36倍,以此估算,安得智聯發行市值或在140億元至150億元,比上市前融資后估值增加一倍左右。

2025年上半年,安得智聯的營收和淨利潤同比增幅都超過20%,分別達到109億元、2.5億元,全年淨利潤或能衝刺5億元。有實打實的業績加持,再加上細分市場第一的江湖地位,其上市后總市值有望站穩百億元之上。

03

1.6%大客户貢獻59%收入,供應鏈物流業務佔主流

安得智聯含着金湯匙出生,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2000年,也就是美的集團物流業務板塊開始運營時。2011年,其成為獨立公司,2023年8月完成股改,總部位於佛山順德。

不同於傳統物流提供商,安得智聯多年服務美的集團,深度融入其產業價值鏈,並獨創了「1+3」供應鏈物流模型。其中的「1」,指全鏈路端到端的物流能力,「3」指三大核心解決方案支柱,即一盤貨統倉統配(簡稱「統倉統配」)、最后一公里送裝一體(簡稱「送裝一體」)、生產物流。安得智聯將此相結合,精準匹配庫存規劃和製造企業的生產計劃,實現零部件以分鍾級精度配送至生產設施,支持客户完成精益製造、準時制生產。

青島啤酒(600600)就是典型客户,安得智聯為其提供統倉統配服務,並運營共配中心,通過向上遊拓展服務,提供「干倉配」一體化服務,實現了端到端F2B(工廠到企業)供應鏈整合。在下游,安得智聯支持青島啤酒「商流交易與物流交付分離」模式,從而為其分銷商賦能。

據招股書,在某地,安得智聯為青島啤酒整合93家分銷商倉內運營,並設立兩個一盤貨共配中心,使該區域物流倉庫數量減少98%,端到端物流成本降低15%,配送時間減低50%,產品保質期提升30%。

安得智聯與嬰兒配方奶粉頭部品牌飛鶴的合作是另一個案例,其為后者提供定製化的在線、線下全渠道供應鏈服務,使之產品配送時間降低5%。安得智聯亦可提供彈性服務,運營承載量最高可達飛鶴日常產能的3倍。

2024年,安得智聯的客户數量為8400名,其中合作超過3年的達到2388名,比2022年增加一倍多。除了家電企業,家居、快速消費品、汽車零部件企業和光伏企業都是安得智聯的主要客户羣體。

安得智聯將收入分成兩大板塊:一體化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簡稱「供應鏈物流」)和基礎物流。

2022年至2024年,其供應鏈物流客户數量從3500家增加至5400家。其中,年收入貢獻超過3000萬元的大客户從61家增加至84家,2024年合計爲其貢獻收入110.5億元。

簡單測算可知,其大客户的數量佔比為1.6%,貢獻了供應鏈物流業務67.6%的收入,以及公司59%的總收入。但是,如果不考慮美的集團,則后一佔比將急劇下降到18%。2024年,其供應鏈物流客户平均貢獻的收入為300萬元,而每個大客户平均帶來的收入為1.32億元,差距甚大。

2024年,基礎物流的客户數量增加至3000名,平均每個客户收入77萬元,大約是供應鏈物流客户收入的1/4。

04

美的集團獨佔四成收入,海信集團亦「添柴加火」

2022年至2024年,安得智聯前五大客戶為其貢獻了一半左右的收入,且大客户較為穩定,來自杭州和北京的物流供應鏈同行(或是菜鳥網絡和京東物流)、一家上海的食品飲料公司、一家廣州消費品公司,長期位列其前五大客户之列。

美的集團年收入數千億元,成千上萬件大家電需要物流服務完成履約,肥水自然不流外人田,這給安得智聯貢獻最多訂單。

2022年至2024年,美的集團都是安得智聯的最大客户,雙方交易金額為53.4億元、59.4億元、76.8億元,佔安得智聯收入之比為38%、37%、41%,三年合計貢獻收入近190億元。

2024年,安得智聯從家電一體化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中獲得112億元收入,美的集團貢獻比例高達68.6%。2025年上半年,美的集團再貢獻約44億元交易額,佔安得智聯收入的40%。

五大客户信用期最長是60天,美的集團付款非常爽快,只有20天信用期,為時最短。

尤為重要的是,美的集團2024年在自身營收增幅只有9.5%的情況下,為安得智聯貢獻的收入為76.8億元,比2023年增長29.3%,絕對增量為17.4億元,佔安得智聯當年總收入增量(24.4億元)的71%。

根據預測,2025年至2027年,美的集團與安得智聯的關聯交易上限將從93.5億元增加至125億元,三年合計近329億元(表4)。

海信集團對安得智聯的收入貢獻也不可忽視。

2025年6月,安得智聯實施增發,海信電子認購股份,成為其股東。在這一投資前的2024年度,海信集團控股與安得智聯的關聯交易金額只有0.37億元,投資后則迅速放大,預計上限將從2025年的2億元增加到2027年的18億元,而安得智聯2024年第二大客户貢獻的收入為9.8億元,其提升力度,可見一斑。

至2027年,美的集團和海信集團控股預計合計爲其貢獻143億元收入。兩大股東為增厚安得智聯的業績,不遺余力。

相對而言,海爾集團控制或有重大影響的企業,與其旗下日日順的關聯交易金額僅佔日日順收入的三成左右,2022年為31.6%,比安得智聯少近10個百分點。

關聯交易過高,是否會影響資本市場評估安得智聯的價值?

美的集團數千億元收入的大盤子,按照產品可分為智能家居、商業及工業解決方案、其他。安得智聯的收入歸到「其他」,2024年佔該項收入的比例為56%,佔美的集團總收入的比例為4.6%。

但安得智聯對美的集團的貢獻不能單純用營利來衡量。在城市配送領域,美的集團85%以上的訂單為當日達,98%的訂單為隔日達,都需要安得智聯完成最后1公里服務。在提升企業客户全鏈路價值和個人用戶服務體驗上,安得智聯的角色不可替代。

本次港股IPO募資,安得智聯除了用於數智化研發、拓展國內物流解決方案的深度和廣度,還將開展供應鏈國際化業務,深度協同美的集團全球業務覆蓋。

05

統倉統配「以價帶量」,送裝一體「既快又高」

供應鏈物流佔安得智聯的總收入比例始終超過85%,2022年至2024年從121.64億元增加到163.43億元,兩年增長34%。基礎物流業務的收入兩年增長15.6%,佔比下滑到12.4%(表5)。

安得智聯的供應鏈物流又細分為三塊:統倉統配、送裝一體和生產物流。統倉統配佔其總收入的比例接近2/3,送裝一體、生產物流以及基礎物流業務的收入佔比都超過10%,差距逐漸拉平。

統倉統配是管理成品從工廠或CDC(中央配送中心,Central Distribution Center)到配送倉的配送,直至末端配送。其旨在通過「短鏈」交付,精準匹配消費需求,提升配送效率,降低庫存水平,提高市場響應速度。這種模式讓客户較為省心,也是安得智聯的基本盤,但毛利率並不高。

2022年至2024年,其統倉統配業務的毛利率在6.5%至7%之間,只比基礎物流(1.4%至2.8%)高,和生產物流相當,明顯低於送裝一體。安得智聯為爭奪更多統倉統配客户,2023年、2024年連續採取「更具競爭力」的定價策略。2024年,其統倉統配業務完成收入120.53億元,同比增長13%,比2023年增幅多2個百分點,代價就是毛利率降到6.7%,「以價帶量」取得一定效果。

送裝一體就是為終端消費者提供末端配送以及專業安裝服務。消費者省事了,願意支付一定費用。根據披露,安得智聯在全國運營3500個活躍送裝網絡,共有7.7萬名司機及安裝師傅,覆蓋100%鄉鎮,儘量做到「一次就好」。

其送裝一體業務成長更快,2022年到2024年收入增長43%,比總營收增幅多11個百分點。且毛利率始終最高,2024年為14.8%,毛利潤為3.4億元,超過基礎物流和生產物流之和(2億元),佔總毛利的比例為25%,比其營收佔比多14.3個百分點。

基礎物流的收入規模和送裝一體基本相當,但毛利潤不到后者20%。不過,基礎物流業務另有使命,可將收入低、毛利率低的客户轉化為供應鏈物流客户,起到導流作用。

安得智聯的綜合毛利率保持在7%上下,服務成本佔收入的93%。服務成本中,佔大頭的是物流運力和倉儲資源採購,2024年分別支出約103億元、20億元,合計佔服務成本(132億元)的90%以上。

安得智聯主要通過地面運輸配送,其可調配的運輸車隊有近59萬輛車,除了自有資產、長期合作車輛,更多來自第三方運輸供應商。2022年至2024年,安得物流從最大供應商採購的金額分別為14.1億元、7.3億元、8.5億元,2025年上半年達到11.4億元,超過2024年全年。

輕資產運營的安得智聯,分銷及銷售、研發、行政和財務成本都不高,得以持續盈利。2022年至2024年,其淨利潤從2.15億元增加到3.8億元,淨利潤率從1.5%微增到2%。

值得關注的是,至2025年6月末,安得智聯的現金及短期投資合計約15億元,剛夠覆蓋短期借款及長期借貸到期部分(14億元);流動資產60億元,已不及流動負債規模(69億元)。

現金流動性趨緊的情況下,安得智聯多年分紅,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合計派息超過5.8億元,削弱了現金儲備能力。

06

海信集團15億元突擊入股,員工持股平臺人均市值500萬元

美的集團應該是國內家電企業中實施股權激勵次數最多的一家,安得智聯是其第一家分拆上市企業,員工激勵早早安排好。

2021年8月,安得智聯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成立寧波迅馳等多個持股平臺。

2021年10月,美的智聯以約5.02億元,向寧波迅馳等持股平臺轉讓安得智聯1.317億股(佔總股本24.39%),每股成本大約為3.81元。

2023年6月,美的智聯以7028萬元,向持股美的集團的員工持股平臺寧波美煜、寧波美越、寧波卓奕合計轉讓安得智聯1449萬股,每股成本為4.85元。寧波美越是以方洪波為首的美的集團8個核心高層的持股平臺。

2025年4月和6月,美的智聯再以7.5元/股成本,向安得智聯的員工持股平臺合計轉讓717萬股。期間,美的智聯曾少許回購,持股平臺之間相互轉讓了部分股份。

至2025年6月,安得智聯的員工持股平臺合計持股13.15%,美的集團的員工持股平臺合計持股6.39%,兩者合計爲19.54%。

美的集團財大氣粗,安得智聯在遞表前,只對外融資一輪。

2025年6月,海信電子、天津順和、鍾鼎晟觀、隱山致能、美科啟信等五家投資者以9.259元/股的成本,認購安得智聯增發的2.052億股,合計斥資19億元。

美的集團和員工持股平臺合計控制安得智聯超過72%的股份

數據來源:《新財富》雜誌根據招股書整理

數據來源:《新財富》雜誌根據招股書整理

美的集團的老對手海信集團控股,通過海信電子出資15.2億元,認購1.64億余股,佔安得智聯增資后總股本的22.03%,穩居第二大股東。海信系代表段躍斌出任安得智聯董事。

美的智聯持股稀釋至52.94%,但員工持股平臺合計擁有約19.54%股份,且持股0.43%的美科啟信的GP為美的集團下屬企業美的創投,美的智聯實際可影響的表決權也超過72%,控制權較穩固(附圖)。

增資完成后,安得智聯總股本從5.4億股增加至7.452億股,如果以9.259元/股測算,其投后市值約為70億元。美的集團和安得智聯持股平臺的持股市值約為13.68億元。

《新財富》雜誌根據企查查統計,所有持股平臺中,有限合夥人共276人(有重合),人均持股市值約500萬元。

安得智聯的管理團隊以董事長兼總裁梁鵬飛領銜,其在美的集團任職近20年。財務總監、董祕兼公司祕書馬良、人力資源總監汪洋,亦是美的集團多年老兵。

首席運營官林凱、首席技術官史雄鋒、首席產品官林泰恩則屬外部人才引進。其中,林凱曾任上海韻達貨運財務副總裁,圓通速遞財務總監、副總裁等職,目前主要負責經營戰略及區域及分支機構的經營管理。

史雄鋒曾在唯品會、順豐科技、蔚來等公司任職,目前主要負責數字化轉型及數字化系統建設。林泰恩曾擔任順豐創新中心副總裁、北京兆馳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董事,現主要負責產品及解決方案事宜、海外業務、投融資及資本運營。管理層成員都是75后,正是當打之年。

作為美的集團的封疆大吏,2022年至2024年,梁鵬飛領取的基本薪酬合計爲2565萬元,超過了美的集團多數副總裁。其在寧波迅馳、寧波浩普、寧波集越、寧波欣佑都持有較高合夥份額,合計持有安得智聯權益2496萬股,佔比為3.35%,按照9.259元/股測算,市值約2.3億元。

安得智聯發行市值若達到150億元,所有持股高層和員工的賬面財富將更高。

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並未出任安得智聯任何職務,其在寧波美越持有最多份額(39.76%),由此間接持有安得智聯706萬股份(0.95%),市值約6500萬元。其更大財富還是在美的集團的直接持股1.17億股,市值約90億元。

2021年5月,日日順提交招股書,計劃登陸創業板,經過多輪問詢,最終還是在2024年10月終止上市。安得智聯選擇衝刺港股,是否會更幸運點?

投稿、商務合作,可聯繫:xcf@stcn.com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