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覆盤千億外賣戰:一個產業的艱難升級

2025-09-11 18:3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外賣大戰的上半場告一段落從消費者、騎手、餐廳、代理商、三家平臺整個外賣行業,都有損失。外賣行業如何迴歸良性競爭

|《財經》特約撰稿人李瑩黃思韻記者劉以秦

外賣大戰已經持續七個月。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行業競爭,根據媒體報道及各家已經披露的補貼數據,爲了這場外賣競爭,美團、京東、淘寶閃購三家平臺至少將直接投入累計超1000億元的補貼。

而參與其中的大部分人,都開始感覺疲憊。泡沫」「無意義對於7月以來進一步激化的外賣大戰,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首席執行官)王莆中和京東CEO許冉對外傳達出一致的想法。

他們是這場競爭的主導者王莆中説,他們本來不想卷,是被動捲入;許冉説,這輪補貼大戰,已經造成商家、騎手、消費者和餐飲行業的多輸局面。

  無奈的不只是平臺。有餐飲老闆門店訂單量在補貼期間翻了一倍,但利潤消失了,餐廳員工因為工作量暴漲選擇辭職。平臺給消費者的補貼優惠,商家需要承擔一部分,代理商也需要承擔一部分,但他們都不清楚如何計算複雜的優惠活動,也搞不清楚什麼時間會發紅包,他們甚至不能選擇退出。

更疲憊的是外賣騎手們,他們一邊在高温天氣中催單、送單,一邊看着逐漸下降的每單收入,擔心一旦補貼停止,自己是否還能有單送。有外賣代理商提到,今年招聘騎手的成本直線上漲,招一名新騎手的成本已經超過3000,代理商們需要為外賣大戰付出比過去更高的成本,他們只能降全職騎手的基本工資。消費者們看似佔了便宜,但一層層的壓力和成本傳導下,最終買單的也是他們。

211日,京東入局外賣;4月底,餓了麼和淘寶閃購聯合出擊;6月,餓了麼併入淘天;7月,淘寶閃購開啟周六衝單,美團防禦性出手;8月,淘寶閃購訂單量峰值超過美團。半年的時間里,外賣行業生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外賣格局正處在一個被打破和重塑的階段。現在各家的思路逐漸變得清晰:阿里還在衝,繼續用補貼去試探外賣和即時零售的邊界;美團只能繼續應戰,外賣是其核心,不能丟也不敢丟;京東選擇不繼續加註籌碼,試圖從供應鏈入手構建自己的競爭優勢。

上千億的資金砸下去,行業變得喧囂。消費者流連於三家平臺尋找最大的優惠,騎手也在三家流轉,力圖將每一天的收入最大化。跟上平臺補貼節奏的商家異常忙碌,爲了滿足增長的訂單,付出更多的人力和時間。

  在外賣的產業鏈條上,商家是供給方,用户是需求方,平臺在其中提供撮合交易,騎手提供履約和配送服務。但實際上,平臺在外賣中的地位是主導性的:商家跟着平臺的節奏走,活動經常是不明所以就上了;騎手也困在平臺的系統中,在此被派單、搶單,並獲取酬勞;消費者的點單也在平臺的影響之下,大數據會控制每一家店的流量和曝光。所有的利潤分配也皆由平臺展開。

當平臺扛起補貼的大旗,鏈條上的其他人只能被動響應。喧囂之下,沒有真正的贏家。

99日,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已經及時約談主要外賣平臺,平臺快速響應,集體發聲,承諾嚴守法律法規,杜絕不正當競爭,抵制惡性補貼,推動行業規範有序發展。

圖表:三大平臺訂單增長情況及對應動作

  製表:李瑩

平臺燒掉一千億

這場外賣大戰中,平臺想要入場資金至少是百億起。

京東最先開始用補貼的手段來吸引用户,這是互聯網拉新被多次驗證過的有效方式。

2月外賣業務剛啟動時,京東外賣針對部分用户發放10元、20元兩檔面額的優惠券。這一階段京東未公開具體補貼金額。4月,補貼全面鋪開,當時京東官宣信息提到,一年投入超100億元。

補貼期間,京東訂單量快速提升,京東外賣的履約系統頻頻出現問題,訂單超時問題嚴重。為應對這一情況,京東推出超時20分鍾免單的活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京東外賣的成本。

《晚點LatePost77日的文章指出,京東截至當時累計實際花銷已超出百億元。

7月,淘寶閃購和美團加大投入力度,京東開始逐步調整競爭思路,不再跟二者在補貼和單量上的正面交鋒。78日,京東啟動雙百計劃投入超百億扶持品質商家;716日,投入20升級全職騎手福利,並宣佈京東外賣全職騎手已突破15萬人;722日,正式推出七鮮小廚模式,拿出10現金招募菜品合夥人

將以上補貼和投入累計起來,京東為外賣直接投入的資金量級超過230億元,還不包括其在騎手端、技術端等方面的投入。

通過百億補貼,京東最高把日單量做到了超過2500萬單,代價是利潤下滑。

2025年一季度開始,外賣被納入京東的新業務板塊。二季度,京東新業務的營收同比增長199%139億元,經營利潤的虧損則從去年同期的7億元擴大至148億元。京東二季度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62億元,同比下滑51%對外賣的高投入是京東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

  在京東外賣單量不斷攀升的過程中,對手也行動起來了。

430日,餓了麼上線餓補超百億活動,大額補貼在餓了麼和淘寶閃購上同步發放。阿里在二季度調整了此前以餓了麼為中心的即時零售業務佈局,淘寶閃購成為新的業務核心。

72日,淘寶閃購宣佈將在12個月內直補消費者及商家共500億元。500億元分別通過發放大額紅包、免單卡、官方補貼一口價商品等方式補給消費者,以及店鋪補貼、商品補貼、配送補貼、免傭減傭等措施補給商家。

至此,阿里巴巴用在外賣競爭上的資金將至少超過600億元。

阿里財報顯示,阿里二季度經調整EBITA388.44億元,同比下降14%。財報稱,主要歸因於對淘寶閃購、用户獲取和科技的投入。

摩根士丹利認為阿里對即時電商的投資拖累其盈利,並進一步預估阿里第二財季(即三季度)的虧損將從此前預測的200億元擴大至350億元。報告將阿里巴巴本財年的即時電商投資總額預測從500億元上調至800億元。

美團方面雖尚未給出直接的補貼額度,但在近幾個月卻一直在持續性投入。二季度財報也驗證了這一點

作為長期佔據外賣市場七成份額的頭部玩家,美團最初兩個月還能沉得住氣。直至618活動之際,美團開始發力,向消費者發券,聯合商家做大力度的優惠活動。此后,美團通過多種舉措加大了對餐飲外賣的補貼,比如更加優惠的神搶手」「神券膨脹力度變大以及后期的免單券等。

據美團二季度財報,外賣業務所在的核心本地商業板塊整體經營溢利同比減少115億元,同比跌幅達75.6%。同時,美團本地核心商業的銷售成本、經營開支及未分配項目增幅達到35.6%美團財報將此歸因於非理性競爭。

簡言之,美團少掙錢和多花錢主要是因為外賣競爭。一增一減中,僅二季度美團投入進外賣的資金就至少超百億元。再加上競爭更為激烈的七八,直接投入的數額會更大。

此外,美團還有一項長期投入計劃。414日,美團外賣總經理薛冰在2025中國餐飲連鎖峰會上宣佈,未來三年美團外賣將向餐飲行業整體投入1000億元,用於補貼商家、扶持和獎勵優秀品質商家,以及加強行業基礎建設等。

此前《晚點LatePost》文章提到,2025年三季度,阿里和美團都計劃投入200億元。結合二季度已有投入,美團也將燒出超300億元。

根據媒體報道及各家已經披露的補貼數據,爲了這場外賣競爭,三家平臺將至少直接投入累計超1000億元真金白銀的補貼。

7月之后,淘寶閃購和美團的競爭升級,雙方加大補貼力度,京東則開始后撤。

7月的第一個星期六,阿里發起衝單。美團則進行了防禦性的反擊,發放大量自提免單券。這一天,美團外賣訂單總量達到1.2億單,淘寶閃購超過8000萬單。此后數個星期六,補貼不減,對抗繼續上演,美團最多做到了單日1.5億單,淘寶閃購可以超過9000多萬單。這時的京東已經退守到了1000多萬單。

王莆中曾在7月的採訪中提到,2024年外賣行業總計300利潤,利潤率排互聯網行業倒數幾位。他稱,外賣是一個精細且利薄的商業模式。

爲了這樣一個薄利的行業,三大平臺已經各自拿出幾百億元打了數月。

表:阿里、京東、美團已經或將要為外賣競爭投入的資金規模

  製表:李瑩

疲憊的商家與失控的經營

立秋這天,北京海淀一家霸王茶姬門店中,十幾位騎手在櫃檯前焦急地等我們已經很盡力在做了」「再等一會兒,馬上就好」「不要亂拿,不要亂拿」……店員試圖安撫等待者的躁動,以及有些混亂的秩序,但長時間的勞動和緊繃的狀態讓她自己也漸漸走向疲憊和不耐煩,話語間偶爾爆出一些粗話。

是外賣大戰壓力的一次集中體現。淘寶閃購和美團都選擇了將這一天作為衝刺的時機。立秋活動的后兩天,淘寶閃購的日訂單量份額首次超過了美團。

外賣平臺的不斷衝單是以餐飲店尤其奶茶店的極致勞動為代價的,店員們在操作檯前一刻不停,搖奶茶搖到胳膊麻木。

王琳在宿遷加盟了一家品牌小吃店,外賣大戰讓店鋪的日單量翻了兩倍,從40單升至80多單。店里此前只有一個員工撐着,一邊炸雞一邊打包,實在忙不過來只好打電話找王琳過來幫忙員工最后熬不住離職了。

  訂單量激增的背后,商家失去的更多。

  商家最大的痛點在於,訂單量增長與利潤增長嚴重脱鈎。外賣利潤本就低於堂食,而平臺補貼大戰進一步稀釋了利潤空間。

  平臺推出的補貼活動,商家需要承擔一部分。商家承擔的比例在不同階段、不同平臺間有所不同,商家之間也會因話語權的大小享有不同程度的補貼比例。

鮑汁肥牛雞品牌祥客基的運營負責人胡俊傑對《財經》表示,七八月美團加大了神搶手的補貼力度,淘寶閃購也做了爆紅包的補貼,京東有半價滿減,上述補貼成本品牌和平臺都是1:1承擔。

開烘焙店的小周又是另一番境況。她參與的淘寶閃購活動中,商家和平臺的補貼一樣多但美團的補貼相對較少在優惠18元的情況下,她補貼12元,美團補貼6元。商家承擔的補貼金額不是固定的,一般是6元、12元兩個等級。美團神券膨脹活動,用户膨脹數額大的話,商家承擔12元,小的就6元。

8月神券活動/受訪者供圖

  外賣大戰期間,各大平臺的規則在不斷變化,很多商家還不清楚狀況就被動加入了。有時突然爆單,老闆才意識到又被上活動了。

陳樂樂在北京經營幾家茶飲店,她經歷過數次這樣的情況。商家根本來不及反應,事后溝通也沒她有些無奈。我也搞不懂是怎麼分擔的。濟南一位漢堡店老闆文成同樣茫然。

面對平臺的規則,商家幾乎沒有議價權。在上海郊區經營小吃店的吳從發現,她沒法退出任何一個活動。京東平臺會自動為商家疊加新客增加補貼1元的活動,自營商家無法在后台自行退出。在美團,所有優惠活動捆綁成一個神券活動包,商家要麼全部參與,要麼全部退出,而一旦退出,店鋪的流量和曝光都會受影響。

多位受訪商家表示,與活動前相比,銷售額增加了,但利潤沒有增加

小周表示,補貼上來后,單量多了,但是客單價變得很低。她只能跟着大流走,因為不參加活動,就沒有人下單現在,店里80%的營業額都得依靠外賣,小周説,跟着還有一線希望,不跟就會被淘汰。

外賣大戰前,王琳的店鋪每月尚能維持一兩千元的純利潤,現在利潤消失了。堂食訂單也在流失。王琳的一位朋友在當地美食城經營小攤,在外賣價格戰最激烈的時候,美食城里整個空了,沒有人

林悦在北京昌平經營一家冷麪店平臺推補貼期間,業務經理經常發信息讓她跟着上活動,的店鋪訂單下滑,不利於持續運營。林悦覺得平臺這樣是在製造焦慮。

  相比外賣,利潤更高的堂食是餐飲人更想保證的。嘉和一品創始人劉京京此前發微博長文提到,餐廳堂食麪臨三道生死關,其一便是被外賣平臺搶走的大量客流。南城香創始人汪國玉也坦言部分門店的堂食呈下降趨勢。

  一家連鎖餐飲品牌總監告訴《財經》,外賣大戰對於比較依賴外賣的門店是有利的,比如學院店,外賣訂單大增;但是對本來堂食生意比較好的、或者中等的門店,衝擊挺大的,很多本來去堂食的客户,也會改成點外賣。

  還有一些顧客會因為外賣更便宜選擇下單后到店自取,或直接在店內吃。另一家連鎖餐飲的門店經理表示,這對堂食的影響比較大,為此他們后來明確外賣用户不可在店內堂食。

  對於王琳來説,外賣大戰帶來的焦慮是雙重的:她既苦惱當下不增利的困境,更擔心補貼停止后的不確定性。

如果后面補貼停了,流量會慘到什麼程度?王琳悲觀地預計,訂單量會比外賣大戰前每天40單還要少。她認為,平臺的低價策略正在將商家逼入絕境,逼着商家做低單價的食品,那就是逼着商家用垃圾的食材,給用户做東西吃。

騎手和用户:短暫的得與長期的失

相比商家,外賣產業鏈的最后兩環——騎手和用户,更像是既得利益者,一個收入高了,一個花錢少了。但在既得利益之后,既有短期的代價,又有長期的影響。

當騎手與平臺深度綁定,平臺的任何調整都會影響騎手的收入。又降價了,一單降了7毛。8月底,京東全職騎手陳力告訴《財經》。自從6月初成為京東的全職后,陳力經歷了多次單價下調。

陳力此前一直在跑達達的眾包,爲了在外賣戰中拿到更好的單子,他加入了京東全職騎手隊伍。兩三個月跑下來他才發現,外賣大戰的紅利並不是這麼好吃的。7月他到手的工資比之前眾包時期少了5000多元,更累了。

最初,京東外賣單價還可以,單量也充足,午高峰時段每單可拿到10元以上。但很快陳力就意識到,作為全職騎手,是給平臺兜底的運力,他幾乎只能接受派單,全是垃圾單,別人不跑的單都給全職了。他也不能拒單,拒絕每單會扣8元。

京東外賣的派單系統也被很多騎手詬病,派單不順路,致使配送效率不高。騎手張志倫告訴《財經》,京東不到幾個順路的單子,同時能給你派一個東邊、一個西邊的單子。騎手的工作體驗很差。

站長對陳力説,系統會改的,改了就會好一些。考慮到京東的綜合福利,陳力還是決定暫時留下

這段時間,幾家平臺的配送單價處在不斷的變化中,騎手們也開始頻繁流動。騎手小潘中午跑京東,下午晚上跑美團,餓了麼活動多時就再去跑餓了麼。

/受訪者供圖

外賣競爭最激烈的階段,正值盛夏,不少地方的温度逼近40度。小潘所在的西安,這個夏天就常常出現騎手中暑的情況。75日衝單那天,好多騎手都出現車禍加中暑狀況他説。平日里,大家都在相互照顧,同行看到了會給點水,買點冰袋。

7月中旬,小潘跑了一天,喝了三瓶1.5L的水,全變成汗流出來了,一點小便都沒有。那段時間的工作羣里,時常有騎手説自己扛不住了。后來,實在難以忍受高温,小潘改成晚上跑

現在,三家平臺的單價都已較高峰時有了明顯的下滑,但新進入的騎手卻還在一同分食蛋糕。小潘也在想,等補貼沒了,沒單子了,他們就都沒單子跑了,最后就是轉行

  對於用户來説,外賣競爭的衝擊是緩慢的。

沒有外賣大戰之前,孟歡的生活很規律,家里三餐有人做飯,很少點外賣。補貼讓他有了點奶茶的習慣,最近幾個月喝了很多奶茶和其他飲品。但他一面消費,一面又希望外賣競爭早點停下。這段時間這樣一搞,外賣不吃,堂食也不想吃了。因為每個店里的店員看起來都很疲憊,我的體驗不好。

補貼的加持下,消費者的價格預期被改變,餐飲的價格體系面臨失序。汪國玉曾提到:產品價格會持續下降,很難恢復到正常價格水平,顧客會認為低價反而是正常的了。

  孟歡坦言,外賣大戰會影響人的消費習慣,人們更不願意去線下消費,本來也就餐飲還有點線下消費,現在也要弄沒了。出於理性的思考,他認為這對商家和消費者都是傷害,餐品質量會降低,小商户更不好生存,倒閉的多了,剩下的會更貴,消費者的選擇面也會減少。

  作為消費者,他不想看到這樣的結果。

商家的調整與自救

王莆中在此前的採訪中提到這一波燒錢以泡沫為主,並不能起到教育用户、維繫市場規模的作用。許冉和京東外賣負責人郭慶也均在採訪中反覆表示,7月以來的外賣市場存在泡沫,京東不會掉入單量陷阱。

一位美團人士告訴《財經》,美團還會繼續補貼外賣,但自從7月下旬開始,補貼力度收斂了一些。整體來看,外賣補貼競爭依然非常激烈。他認為,這種程度的補貼很難持續下去,因為利潤實在太低,美團又非常重視利潤如果阿里繼續燒錢補貼下去,對美團來説就是雪上加霜

  京東外賣補貼退坡的結果也顯而易見,單量已經快速回落。西安、北京、成都、武漢等地的多位騎手告訴《財經》,他們在取餐時發現很多店京東外賣的單量已跌至個位數。

前述美團人士提到,外賣本身就是一個不太賺錢的生意,外賣大戰開始后,整個行業迅速進入極其惡劣的狀態。他認為,競爭對手目前想要的不是利潤,而是用户、流量和供應鏈。流量能夠在短時間里燒出來,但沒有人能夠一直燒錢下去,最后會怎麼樣誰也説不清,但現在已經是壞到不能再壞的狀態了,哪怕現在拼多多和抖音都宣佈要加入,我們也沒感覺了。

越來越多的商家意識到了這種失控,開始試圖調整。平臺業務條線多樣,盈利多元,持續投入的補貼短時間內不會帶來太大的生存壓力。但個體的抗風險能力卻差得多。

美團業務經理線下過來時,吳從忍不住抱怨,外賣大戰把用户養刁了,超過20元的外賣都沒人點了,對方什麼時候能結束外賣大戰,對方沒有回答。

商家最終目的是利潤的上漲,而不是單量吳從説。她開始摸索不同的經營方法,想盡辦法將毛利往上提。比如調整在不同外賣平臺上的推廣預算,或是減少營銷活動。吳從發現,附近蜜雪冰城等品牌連鎖店,已經退出平臺大額券活動,甚至增加了打包費,掙回了些毛利。但由於平臺比較複雜的定價和營銷體系,她還不敢隨意調整。

  目前可行的策略重心放在了維繫老客户上。吳從一方面增加高客單價的新品,來留住高品質客羣,另一方面也通過贈送熱門周邊等低成本方式,提升客户黏性。

爲了賺錢,王琳只能在成本上一降再降。作為加盟商,她能調整的成本很少。品牌方不僅在銷售額上抽傭4%,還會要求她必須使用其提供的高價醃料。王琳只能嘗試更換一些處於邊緣位置的材料,通過更換撒料供應商、更換打包盒來把控成本。

她不敢調整平臺價格和活動,怕單量驟減。從7月底開始,隨着平臺補貼力度減弱,店鋪的銷量已從高峰時的80單逐漸滑落回40單,20元以上的訂單都已經算是大單了。

一組更宏觀的數據印證着餐飲業的變化: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16月,全國餐飲收入累計27480億元,同比增長4.3%;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7996億元,同比增長3.6%。餐飲收入增速同比呈現下滑,16月全國餐飲收入、限上餐飲收入增速同比下降3.6個、2.0個百分點,增長動能減弱。

綜合數據與市場調研,中國烹飪協會認為,上半年餐飲業呈現營收增速放緩、利潤下滑、競爭加劇的態勢,在外賣競爭的背景下,行業面臨外賣價格倒掛、資源分配不均加劇馬太效應的嚴峻挑戰。

  在本就艱難的環境下,有些人選擇退出平臺的遊戲。

目前,文成的漢堡店只保留了一個餓了麼的2元紅包活動。外賣經理跟我説,如果不參與這個紅包的話,別人就會看不到我這個店鋪美團的活動他沒再參與一旦參與神券就是無底洞他不想承受破價的后果,如果用户習慣低價,這對堂食是毀滅性的打擊。

面對不斷壓縮的利潤空間,廣東湛江糖水鋪老闆陳雪芳選擇關停曾賴以生存的外賣業務,專注於堂食。她計算過,像自家兼顧堂食的店鋪,外賣訂單若想盈利,定價至少要比堂食高出5-10元。但現實是,只要外賣價格比堂食貴一兩塊錢,就會差評,一條差評就會讓她自然流量受限。對她而言,外賣是一筆能保本就不錯了的生意,作用僅限於推廣,她更想要推廣過后帶來的堂食生意。

今年7月,陳雪芳換了一處人流量更旺的地帶,搬進了一家100多平米的新店,並擴充了燒烤、炒菜等正餐品類,堂食生意竟意外地不錯。

已經有連鎖餐飲公司表明態度。小菜園董事長汪書高825日提到,爲了儘量避免外賣大戰的影響,小菜園從8月開始,不參與三個平臺的任何折扣,一切以做堂食為主。他表示,外賣和堂食的理想比例是三七開,最好不超過35%,不會爲了做外賣而做外賣。

從失序到有序

  外賣競爭還在持續。幾個月來,平臺通過不斷的補貼和衝單,將外賣訂單量帶上了新的高度,也讓各種快餐、奶茶店陷入爆單,奔波在街道上的騎手更多了,消費者點外賣也更加頻繁。但不管是平臺、商家,還是騎手、消費者,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場無序競爭。

期間,市場監管部門已經在5月和7月對三家平臺進行過兩次約談,要求相關平臺企業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公平有序理性競爭,進一步規範促銷行為。

在監管介入后,三家平臺也積極做出調整和承諾,表示將停止或規範0元購等極端促銷活動,迴歸比品質」「比服務,從單純的價格補貼,向配送時效、服務品質、商品質量等方面轉移。

  競爭正在逐步走向良性。儘管前期三家平臺的競爭行為對市場秩序多有破壞,但也不可否外賣行業半年來已經發生一些向好的變化。

  長期以來,外賣市場以美團、餓了麼的二強格局為主導,京東的入局讓行業開始生變。起初,京東入局外賣時的免佣金政策讓商家們看到了行業一些好的變化,當時不少商家向《財經》表示,只要京東有單,他們願意支持新平臺。只是,從百億補貼上線開始,競爭逐漸走向了難以控制的方向,商家被裹挾其中,進退兩難。

根據瑞銀825日發佈的研報,以訂單量為衡量標準,淘寶閃購、餓了麼的市場份額已經從競爭前的11%和二季度的13%翻番至最新的28%;美團的市場份額則從競爭前的85%、二季度的74%下滑至65%;京東的市場份額從二季度的13%降至7%

  不管怎樣,京東已經在美餓二分格局中撕開一道口子。

  騎手社保也是一個可喜的舉措。靈活就業人羣有着強烈且緊迫的社會保障訴求。此前,在《財經》與很多騎手的交流中,多位受訪者都提到,他們生病舍不得花錢,還會擔心因此耽誤工作,拿不到全勤獎。如果生病,騎手們大多會選擇自己買藥,嚴重一些則會去診所,極少會選擇去醫院。

成為京東的全職騎手后,陳力的社保賬户每月可進賬1700多元,這也是他還願意留在京東的一個重要原因。

內外部因素的種種驅動下,平臺也開始嘗試跳出單純燒錢的怪圈,探索一些新的商業模式,比如美團的浣熊食堂和京東的七鮮小廚

二者均為平臺投資建設。浣熊食堂相當於美團自己租賃場地開一家大店,內設很多家大大小小的檔口或廚房,出租給餐飲商家,美團浣熊作為場地管理經營方;七鮮小廚為京東外賣自營,但會出資對外尋找菜品合夥人,招募商家或廚師與之共建,並同步打造餐飲供應鏈。

  浙江理工大學競爭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諮詢組成員王健在此前山東大學組織的一場針對外賣行業補貼競爭的研討會上提到,高額補貼是競爭的惡性形式之一,但僅靠現在的競爭法還難以對當下的競爭行為進行有效約束和治理,還需要加快制定治理不公平交易的專門立法。

8月以來,不少商家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收到了美團的助力金,數額在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平臺正試圖通過資金和資源的投入,幫助餐飲商家規避行業低價、無序競爭的侵害。

*除胡俊傑外,文中受訪商家及騎手均為化名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