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1 22:15
卡夫亨氏(Kraft Heinz,股票代碼:KHC)本月宣佈將進行業務拆分,這一舉措迟來地承認了這家生產維維塔奶酪(Velveeta)與亨氏番茄醬的企業,未能跟上消費者多年來遠離加工食品的趨勢 —— 而在美國聯邦政府及加利福尼亞州等地方政府的新一輪推動下,這一趨勢正不斷加速。
但前員工、諮詢顧問及華爾街分析師表示,卡夫亨氏計劃將自身拆分為兩家公司(一家專注於增長更快的調味醬與調味品業務,另一家專注於食品雜貨業務),此舉或許不足以重振其品牌。
由美國衞生部長羅伯特・F・肯尼迪二世(Robert F. Kennedy Jr.)牽頭的 「讓美國再次健康」(Make America Healthy Again,簡稱 MAHA)運動日益興起,給卡夫亨氏帶來了新的威脅。肯尼迪二世認為,人工添加劑是導致兒童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疾病的元兇,而卡夫亨氏的產品包括奧斯卡・梅耶熱狗(Oscar Mayer)、卡夫單片奶酪(Kraft Singles)及吉露果凍甜點(Jell-O)等。
前員工表示,卡夫亨氏高管曾多次錯失機會,未能順應消費者對 「更少防腐劑、更少人工添加劑」 的新需求(例如推出不含高果糖玉米糖漿的番茄醬),且他們也不相信 「為改變標誌性品牌而投入高昂成本、承擔潛在風險」 的舉措能提振銷量。
卡夫亨氏的一位發言人表示,公司專注於提供營養且價格親民的食品,已減少糖的使用、改良了逾 1000 種產品配方,並承諾在美國市場的品牌產品中去除人工色素。
「讓美國再次健康」 運動、GLP-1 類藥物與高價格夾擊食品企業
由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組建的 MAHA 委員會於周二發佈報告,呼籲政府審查包裝食品中的化學添加劑,並對 「超加工食品」 進行定義。雪上加霜的是,美國人口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亞州的議員最快將於本月就一項 「監管超加工食品」 的法案進行投票,進一步加大了企業壓力。
獨立食品行業分析師尼古拉斯・費里迪(Nicholas Fereday)表示,拆分后的卡夫亨氏前景依然黯淡。
「拆分本身並不能改變任何現狀,也無法説明他們將如何為公司注入活力、激發關注度並明確發展方向,」 他説。
但食品行業專家指出,卡夫亨氏日益強勁的競爭對手(包括調味醬與意麪品牌 Rao‘s Homemade)正更快地適應消費者口味,不斷搶佔其核心產品的市場份額 —— 例如以藍色包裝、橙色通心粉為標誌的卡夫通心粉奶酪(Kraft mac & cheese)。
分析師稱,近年來美國食品企業普遍面臨銷量增長難題:消費者轉向主打 「天然成分」 的產品,對高價商品望而卻步,且受新型食慾抑制類 GLP-1 藥物影響,食品購買量也有所下降。而卡夫亨氏的表現一直處於行業下游。
今年以來,卡夫亨氏股價已下跌近 14%,同期涵蓋其競爭對手的道瓊斯美國食品生產商指數僅下跌約 6.5%。財務報表及投資者新聞稿顯示,過去七個季度,卡夫亨氏的有機淨銷售額持續下滑。
亨氏番茄醬換用蔗糖能提振銷量嗎?
兩位因未獲授權代表公司接受媒體採訪而要求匿名的卡夫亨氏前員工表示,多年前公司就已意識到消費者偏好正發生重大轉變 —— 當時亞馬遜旗下全食超市(Whole Foods)、Sprouts 等天然食品雜貨店的商品日益受歡迎。
但其中一位一年多前離職的營銷高管表示,「管理層要求我們證明‘調整成分能推動銷量增長’,且公司對趨勢始終是被動應對,而非主動出擊」。該前高管透露,卡夫亨氏曾考慮將亨氏番茄醬中的高果糖玉米糖漿替換為蔗糖,但 「因成本問題最終擱置」。
當被問及 「番茄醬是否會換用蔗糖」 時,卡夫亨氏未予置評。
市場研究機構歐睿國際(Euromonitor)的數據顯示,過去四年,亨氏番茄醬的市場份額略有下滑,但在美國番茄醬市場仍佔據逾三分之二的份額。
目前,卡夫亨氏推出了 「Simply Heinz」 系列番茄醬(不含高果糖玉米糖漿),售價較原版高出近 50%;並於 2019 年收購了調味品品牌 Primal Kitchen,該品牌同樣承諾不使用人工添加劑。公司發言人表示,上一季度 「Simply Heinz」 品牌銷售額增長 17%,Primal Kitchen 增長 24%。
高果糖玉米糖漿的爭議日益升溫,儘管醫學專家表示,人們應整體減少糖的攝入量,且高果糖玉米糖漿與蔗糖在健康影響上並無顯著差異。
MAHA 委員會 5 月發佈的一份報告稱,大量攝入高果糖玉米糖漿可能導致肥胖症等慢性疾病。報告引用了上海中醫藥大學研究人員 2021 年的一項研究,該研究指出高果糖玉米糖漿與非酒精性脂肪肝存在關聯。
針對加利福尼亞州的超加工食品法案,美國衞生與公眾服務部(HHS)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肯尼迪二世鼓勵各州推廣健康生活方式,並提高食品標籤的消費者透明度。
美國密蘇里州、北卡羅來納州、賓夕法尼亞州等其他州也在考慮出臺類似法律,進一步加大了對卡夫亨氏產品的審查力度。
前員工表示,卡夫亨氏 「從產品中去除人工添加劑」 的舉措,幾乎未能改變消費者對其 「不健康、屬加工食品」 的認知。
例如,一位前品牌經理稱,2016 年卡夫從通心粉奶酪產品中去除色素,僅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銷量下滑;而市場研究機構 Numerator 的數據顯示,該產品的市場份額至今仍在持續下降。
2013 年之前一直擔任亨氏首席執行官的比爾・約翰遜(Bill Johnson)表示,像卡夫亨氏這樣的大公司並未讓消費者相信其產品比過去更好。2013 年,亨氏被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與巴西 3G 資本(3G Capital)聯手私有化。
「(卡夫亨氏這類)大公司一直未能做到的,就是創新,」 他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