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馬雲的朋友圈又熱鬧起來了

2025-09-11 08:46

「我是養雞養豬的。馬雲和虞鋒,他們是會下金蛋的雞。」15年前,在雲鋒基金成立酒會上,前中國首富、新希望集團創始人劉永好如此評價兩位創始人。

作為曾經的亞洲首富,馬雲的龐大產業版圖里,雲鋒系這塊資產,是待遇特殊的「自留地」。馬雲和虞鋒將各自的名字嵌入,以個人名義共同出資,這便是「雲鋒」誕生的故事。

雲鋒基金的PE(私募股權)業務起步,到如今形成以港股上市公司雲鋒金融(0376.HK)為主要實體資產的雲鋒系——實際操盤人的虞鋒,更被公開稱為「馬雲的神隊友」。

最近雲鋒活躍起來比如退休多年復星國際把手梁信軍剛剛加入金融董事會比如去年卸任蒙牛總裁盧敏放低調成為雲鋒基金合夥人比如拿下了數字貨幣交易牌照。

9月9日,雲鋒金融港交所發佈公告旗下雲鋒證券獲香港證監會批准,持有證券一號牌照新增虛擬資產交易資質,后續可通過自有平臺提供比特幣、以太坊等交易服務。

兩位人生贏家雙劍合璧,在資本江湖開闢出的雲鋒系,如今已15個年頭。時代車輪滾滾向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也幾經變局,鋒芒沉澱、峰迴路轉后,這些一直在賺時代的錢聰明人們活躍起來

時隔三年,借勢迴歸

雲鋒系與阿里系並無直接股權隸屬,但云鋒金融前些年在資本市場上,也略有沉寂。不過「捲土重來」

8月28日,雲鋒金融發佈2025年中期業績,歸母淨利潤4.86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142%。這也是自2015年雲鋒系從香港 「殼王」 高振順手中收購瑞東集團、將其更名為雲鋒金融在港股借殼上市,以及2017年又在上市公司體系內注入美國萬通保險亞洲有限公司以來,雲鋒金融交出的最好一份中期業績。

9月2日,雲鋒金融就曾發佈自願性公告稱,自7月14日官宣佈局數字貨幣等領域以來,已用內部現金4400萬美元,購了1萬枚以太坊作為戰略儲備資產。

當下這一切似乎都在計劃之中。7月14日那份在港交所公告,在7月15日發佈在雲鋒金融官方微信公眾號上——這是停更三年后,雲鋒金融公眾號首次更新。

市場將雲鋒金融「3億押注以太坊」的消息,解讀「馬雲買了」似乎也並不妥作為馬雲和虞鋒的個人投資,二人曾分別穿透持有上市公司雲鋒金融控股母公司「雲鋒金融控股」40%和60%的股份。

具體控制關係,經過了多層嵌套:根據最新2025年中報數據,「雲鋒金融控股」持有Key Imagination公司91%的股權,Key Imagination又持有Jade Passion公司73.21%,而Jade Passion則以47.25%的持股比例,成為香港上市公司雲鋒金融的大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新財報中,虞鋒個人對「雲鋒金融控股」的持股比例有顯著變動,已上升至70.15%。

馬雲和虞鋒業務關係,在找到數字貨幣這個發力點后,似乎更緊密了。

在官宣虛擬貨幣的前一天,9月1日,雲鋒金融一次性官宣兩項動作:一是與阿里系的螞蟻數科達成戰略合作,二是宣佈投資由前螞蟻區塊鏈業務核心成員創立的Pharos公鏈。Pharos公鏈的核心業務,正是為傳統資產順利「搬」到區塊鏈上提供技術支持。

雲鋒金融在香港持牌,又坐擁上市金融公司身份,而且馬雲還是股東——雲鋒金融顯然可以成為阿里、螞蟻系佈局數字貨幣大戰略最值得信任的夥伴之一。

資本市場上的校友情

馬雲和虞鋒的交情,至少可以追溯到2006年。

2006年4月18日,香港中環長江大廈70層的電梯門前,78歲的李嘉誠在親自等候他的客人們。此前的一天,按照李嘉誠的安排,請柬已經送到參加這場午宴的三桌客人手上,客人也被要求必須親自簽字確認收到。

11點,電梯門開,客人們魚貫而入:中海油總經理傅成玉、TCL董事長李東生、復星董事長郭廣昌、蒙牛董事長牛根生、萬通董事長馮侖、分眾傳媒CEO江南春、美的製冷總裁方洪波……他們是長江商學院首期CEO班的30多位「同學」。

這個CEO班不接受報名,只定向邀請。每年僅安排16天課程,授課地點卻分佈在香港、費城、楓丹白露與北京四地,雖然學費不菲,但交通食宿費用仍需自理。首期開學第一課,是在香港拜會李嘉誠——正如其名,「長江」二字取自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商學院本身也是由李嘉誠提議並捐資設立的。

在與李嘉誠一一握手的學員中,有兩位的交集與聯繫也逐漸加深——一位是彼時風頭正勁的阿里巴巴CEO馬雲,在這場會面中,李嘉誠本人也説馬雲「名氣很大」;另一位則是剛在聚眾傳媒上市前夜將公司出售給江南春的分眾傳媒、完成「套現」后正尋求新方向的虞鋒。

2007年2月,虞鋒辭去在分眾傳媒有些象徵性意味的聯席董事長一職。同年11月,阿里巴巴B2B業務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1688.HK」,馬雲風光無二。

2009年初夏,馬雲和老同學虞鋒在西湖聚會泛舟,倆人的合作初現雛形。畢竟,一家獨立於阿里體系之外的資本平臺,對馬雲而言也益處頗多。到了2010年4月,雲鋒基金正式落地,虞鋒自此也在資本江湖上有了自己的名號——雲鋒基金聯合創始人。

雲鋒基金起初聚焦PE(私募股權)。PE是向特定投資者非公開募資,投資非上市企業,待企業發展后通過IPO、併購等方式退出,最終實現資本增值。

本質上,PE是一個有錢人的賺錢遊戲。而優質的被投企業,遠比資本是更稀缺的資源。

在雲鋒基金起步的那些年,企業家們圈子盛行,一場場宴會、聚會,人脈實際也成爲了雲鋒基金等PE紮根的舞臺。

2010年,雲鋒首期美元基金成立;2011年,雲鋒首期人民幣基金成立。到目前,雲鋒基金已累計設立五期人民幣投資基金和四期美元投資基金,被投企業名單很長:搜狗、寧德時代、小鵬、愛康、美年大健康、藥明康德、網易雲音樂、大麥、圓通快遞、十月稻田、元氣森林、衞龍等等。

當然包括阿里系的一系列投資機會,包括阿里巴巴在中國香港的私有化和后續在美國、中國香港的再次上市,包括螞蟻集團、阿里健康、菜鳥——這些企業出現在雲鋒基金的被投企業名單上也不例外。

值得一提的是,雲鋒基金還是小米的較早期投資者。2014年12月29日,雷軍公開宣佈小米完成一輪融資,該輪融資估值達450億美元,總融資額11億美元,雲鋒基金便是參與此次投資的機構之一。

實際上,在雲鋒基金成立之初,就有圈子里的企業家稱:「我相信虞鋒」,「虞鋒自己創過業,接受過大基金投資,又經過完整的上市程序,又經歷了併購。他不是科班出身,但是科班出身的未必有這種經驗。」

滬上覆旦系再聚首

虞鋒不僅不是金融科班,而且他所學的專業更是與經濟相去甚遠。

虞鋒1963年出生於上海,1982年考入復旦大學哲學系,1986年獲哲學學士學位,1988年他又重返復旦哲學系攻讀碩士,1991年獲哲學碩士學位。

這樣看來,虞鋒不僅在長江商學院首期CEO班上與復星集團創始人郭廣昌是同學,還是后者在復旦大學哲學系的「親師兄」。郭廣昌小虞鋒三級,1985年考入復旦大學哲學系,1989年畢業后留校任團委老師。

在上海這個中國的金融中心,不少復旦大學哲學系校友投身商海,也成爲了一羣充滿反差感的存在。就在今年5月的復旦大學120周年校慶期間,就有一位匿名的復旦校友捐贈1億元,定向支持哲學學科發展。

也是在5校慶期間,復旦大學設立「復旦源」文化發展基金。首期1億元來就有一半來自雲鋒基金:「虞鋒校董創辦的企業雲鋒基金捐贈5000萬元,上海復旦大學校友會會長黎瑞剛,校董、中贇資本董事長陳靖豐分別以個人名義捐贈1000萬元。」

名校出身自帶的精英意識,積極參與企業家圈子文化,或許算是虞鋒身上的兩個重要標籤。

就在近期,隨着雲鋒基金「捲土重來」,招兵買馬的隊伍,不乏復旦校友的身影。

9月5日,雲鋒金融公告:委任梁信軍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1968年出生的梁信軍的標籤除了復旦人之外——他1991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生物系獲得遺傳工程學學士學位,還曾是馬雲虞鋒長江商學院首期CEO班同學郭廣昌曾經的親密夥伴,「復星五劍客」之一。

梁信軍曾任復星國際CEO,是復星的「二把手」。2017年3月,梁信軍因「身體原因」從復星辭職時,郭廣昌反省:「我沒有顧及大家是否疲憊」。

梁信軍后來成立了自己的家族辦公室。在2025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梁信軍以26億美元的身家,位列新加坡富豪榜第23位。

梁信軍在雲鋒金融出山,「站臺」意味明顯。但虞鋒最近招攬麾下的另一位復旦校友盧敏放,或許是來實干的。

8月25日,雲鋒基金官宣與上海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現場,虞鋒的身邊出現一位新面孔:盧敏放,雲鋒基金合夥人。

1969年出生的盧敏放,與馬雲虞鋒在長江商學院首期CEO班同學牛根生頗有淵源,2016年9月,在蒙牛7.51億元鉅虧重壓下,盧敏放臨危出任總裁;直至2024年10月,在蒙牛逼近千億營收目標之際,他辭任

盧敏放這位蒙牛在任時間最長的總裁中國快消行業標誌性人物如今成了虞鋒臂膀。(轉載自棱鏡)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