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名創優品,抄襲? 設計師控訴!

2025-09-11 17:59

  文|《BUG》欄目 閆妍

  近日,一位原創設計師在社交媒體公開發聲,控訴名創優品旗下某款哈利波特主題戒指產品涉嫌抄襲其原創設計,並公佈了自己的設計原稿和名創優品線下實物產品對比圖,稱二者外觀存在高度相似。

  該設計師告訴《BUG》欄目,已提起訴訟,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截至發稿,名創優品官方未迴應此事。

  除此之外,名創優品還陷入了不少知識產權糾紛、不正當競爭等相關訴訟。天眼查信息顯示,名創優品(廣州)有限責任公司從2024年11月13日至2025年9月1日,共涉及13起司法案件,其中不正當競爭糾紛、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以及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涉及了5起案件,且均為被告,佔比38.5%。

  戒指設計引發原創設計師訴訟

  近日,獨立設計師Zavier在社交媒體發佈聲明表示,控訴名創優品旗下某款哈利波特主題戒指產品涉嫌抄襲其原創設計。

  該設計師在聲明中表示,「近期,我發現名創優品(廣州)有限責任公司生產、銷售的一款產品,與我的原創設計高度相似。作為一名個體創作者,面對行業巨頭,我在第一時間選擇了最理性、最剋制的溝通方式,嘗試通過正式函件與對方交涉。很遺憾,目前未能達成共識。」

  對於此事的進一步進展,該獨立設計師表示,「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捍衞原創的尊嚴,我已正式向法院提起了訴訟,我相信法律的公正。」

  此外,該設計師還公佈了自己的設計原稿和名創優品線下實物產品對比圖,並表示「蛇元素的設計、寶石鑲嵌位置、鑲嵌的解構、寶石顏色等均高度相似。」

  該獨立設計師還提到,「我發佈此聲明,並非爲了煽動情緒,而是出於以下幾點考慮:一是,透明公開,此事已進入司法程序,我有責任向一直關注我的朋友和支持者告知情況;二是,呼籲尊重原創,希望藉此機會,再次呼籲市場對原創設計給予最基本的尊重,個體的創造力是整個行業活力的源泉;三是,爭取社會監督,我堅信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希望此事能在公眾的監督下,得到合法、合規地處理。」

  對此,《BUG》欄目聯繫了該獨立設計師,主要詢問兩方面情況:其一,是否收到名創優品法務部門的正式回函;其二,對方是否就此次事件作出解釋。

  該設計師回覆稱:「有回覆,官方的(那種)拒不承認的流程。」此外,他還表示已與律師取得聯繫,並透露律師建議其先收集證據,然后申請起訴,「后續如果有調解就調解,調解不好就正式立案,走法律流程。」

  與此同時,《BUG》欄目也向名創優品官方進行求證,截至目前,名創優品方面未對此事作出迴應。

  爭議不斷,10個月5起侵權官司

  事實上,上述名創優品涉嫌「抄襲」的行為並非個案。

  有消費者在社交媒體吐槽,名創優品曾迅速推出一款與星巴克六色彩虹杯設計幾乎一致的水杯,並直接印上自身Logo就投入了市場。此外,名創優品還曾推出過與雅頓綠茶乳液、浪凡光韻女士香水等相似的產品,都引發了廣泛關注。

  有網友統計發現,名創優品門店內可尋見多款與迪奧旗下經典香氛極為相似的產品,例如迪奧旗下的「迪奧小姐」「迪奧曠野」等香氛產品都能找到「低配版」。這些產品從瓶身設計到香氣風格均與正品高度相近,以致部分消費者直言「難以分辨真假」。

  對此,迪奧官方客服向《BUG》欄目表示,「目前沒有相關信息記錄顯示與名創優品有合作,我們的產品都是品牌直銷。」他進一步談到,「迪奧只有售賣權,這種‘假貨’我們也沒有辦法直接進行處理,迪奧並不是執法的機構,只能將其反饋記錄下來,交由相關部門來進行處理。」

  此外,名創優品還陷入了諸多知識產權、不正當競爭等相關訴訟。天眼查信息顯示,名創優品(廣州)有限責任公司從2024年11月13日至2025年9月1日,共涉及13起司法案件,其中不正當競爭糾紛、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以及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涉及5起案件,且均為被告,佔比38.5%。

  其中,KK集團(廣東快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起訴名創優品以及其關聯公司對其旗下的「THE COLORIST」品牌的商標在國內和海外「商標搶注不正當競爭」一案,於9月1日迎來民事一審開庭。

  根據公開信息,這場糾紛源自2019年。彼時,KK集團旗下美粧集合店品牌「THE COLORIST調色師」於當年9月在廣州、深圳同步開設雙首店。但沒多久,KK集團發現其商標在國內被阿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搶注,海外多國則被深圳法萊盛諮詢管理有限公司搶注,而這兩家公司均與名創優品存在關聯關係。

  自2020年起,KK集團開始通過法律渠道維權。商標方面,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認定搶注方行為構成「以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註冊」,判決撤銷被搶注商標;門店裝潢侵權方面,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定名創優品旗下「WOW COLOUR」門店裝潢與「THE COLORIST調色師」構成高度近似,判令停止侵權並賠償200萬元。

  忙着「拯救」永輝,葉國富「后院起火」

  今年上半年,名創優品交出了一份看似穩健,但暗藏隱憂的財報數據。

  上半年,名創優品收入同比增長21.1%至93.93億元,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跌了22.6%至9.06億元,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經調整淨利潤同比增長3.0%至12.7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名創優品的收入仍能錄得增長,但其主品牌「名創優品」上半年在內地市場門店數其實出現了負增長,淨減少門店81家,而副牌TOP TOY開店速度也出現了放緩。

  對此,名創優品創始人、首席執行官葉國富指出,其不再純粹追求數量增長,將持續優化渠道組合。此外,大店模型將是「名創優品」今年的發展重點。

  在名創優品的增長隱憂之下,他帶領的永輝超市「胖改」進程似乎也並不如意。8月21日,永輝超市發佈了2025年上半年財報,業績表現並不樂觀。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永輝超市實現營收299.48億元,同比下降20.73%;實現淨利潤-2.41億元,同比下降187.38%;實現扣非淨利-8.02億,同比下降2786.27%。

  當下,「雙線作戰」的葉國富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還在於在泡泡瑪特靠IP經濟和海外擴張橫掃全球時,名創優品的IP生意仍在苦苦追趕。

  現實中,兩家的商戰也可謂激烈。8月初,泡泡瑪特泰國旗艦店「撞臉」名創優品門店的爭議衝上熱搜,該事件持續發酵過程中卻迎來意想不到的反轉,有網友直指名創優品疑似以每條300元價格招募「水軍」進行相關話題炒作。但截至目前,泡泡瑪特與名創優品雙方均未就此事作出官方迴應。

  面對有限的增長天花板,名創優品近年來積極拓展潮玩領域,包括推出TOP TOY及在門店增加潮玩品類等。但在嘉世諮詢合夥人李應濤看來,名創優品能否成功轉型為一個潮玩品牌,仍存在很大疑問。

  他進一步分析表示,「一是在於商業基因,名創優品主要收入來源於日用小商品,是一個強調性價比與渠道效率的品牌,核心競爭力在於規模化門店網絡和高效的供應鏈體系,而泡泡瑪特等潮玩品牌,其成功關鍵則在於IP的創造與持續運營能力,依賴的是創意IP和內容孵化,二者邏輯截然不同;二是,若要真正發力潮玩,就必須在組織與管理層面做出深刻改變,目前整個團隊思維和管理方式仍延續日用零售的邏輯,而潮玩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人才、文化與運作機制,如果繼續延續名創優品之前的運作模式,就可能會出現不匹配。」

  李應濤向《BUG》欄目表示,「名創優品應該給予潮玩業務線更高自主權,在IP創作、產品設計及品牌調性上充分放手,甚至考慮組織隔離與文化切割。在供應鏈層面則可協同,但業務運營應保持獨立,這樣潮玩業務纔會有潮玩的調性,否則其原有的優勢反而可能成為新業務發展的束縛。」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