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盤點中小行半年報:淨息差普遍承壓,有銀行房地產不良率超21%

2025-09-11 17:28

  隨着半年報披露,多數中小銀行上半年的經營情況浮出水面。從財報信息來看,中小銀行間的分化趨勢和「廝殺」格局還在持續,也出現了一些新變化。

  上市銀行方面,城農商行整體保持了資產規模的較快擴張,在上市銀行中的「份量」也進一步提升,5000億「俱樂部」又增3家。其中,城商行「一哥」正式由北京銀行「讓位」給了江蘇銀行,農商行「老大」和「老二」的差距則進一步拉大。重點指標方面,上市城農商行的淨息差首尾差了150BP,個別銀行的房地產不良率飆升至逾21%。

  非上市銀行的經營指標變化同樣值得關注,尤其是息差過低、不良率過高等極端現象。不過,在機構人士看來,隨着各地、各機構採取多種措施補充資本實力、省聯社改革持續推進等,中小銀行風險有望在較短時間內得到改善。

城商行「一哥」換人,農商行「老二」追趕吃力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42家A股上市銀行資產總規模約為321萬億元,其中27家城商行、農商行資產總額約為36萬億元,較去年末增長了3萬多億元。

  得益於整體較國有大行、股份行更快的資產擴張速度,城農商行在上市銀行資產中的佔比由去年末的不足11%提升到了11.21%左右。

  從機構表現來看,上半年,城商行、農商行陣營發生了多個重要變化。

首先是城商行資產規模座次生變,江蘇銀行超越北京銀行晉升爲城商行新「一哥」。截至報告期末,江蘇銀行資產規模達到4.79萬億元,超過北京銀行的4.75萬億元,主要原因在於二者的資產擴張節奏拉開距離,江蘇銀行、北京銀行上半年資產規模增速分別為21.16%、12.47%。江蘇銀行這一資產規模增速在所有上市銀行中也是最高的。

  實際上,從賺錢能力來看,受到區位優勢、發展戰略等因素影響,江蘇銀行近年來的盈利水平早已領先於北京銀行,且呈差距拉大趨勢。今年上半年,江蘇銀行分別實現營收448.64億元、歸母淨利潤202.38億元,同期北京銀行分別實現營收、歸母淨利潤362.18億元、150.53億元。江蘇銀行上半年營收、歸母淨利潤增速分別為7.08%、8.05%,北京銀行兩項指標則分別為1.02%、1.12%。

其次是資產規模5000億元以上的城農商行又增加了3家,分別是西安銀行蘭州銀行青農商行儘管西安銀行、蘭州銀行兩家城商行分別以約5391億元、5097億元的資產規模和12.23%、4.82%的資產增速超越了青農商行(5053億元,2.06%),但賺錢能力較位於山東半島的青農商行還有較大差距。

  上半年,青農商行分別實現營收、歸母淨利潤57.52億元、21.34億元,同期西安銀行實現營收、歸母淨利潤52.05億元、14.52億元,蘭州銀行實現營收、歸母淨利潤39.21億元、9.52億元。

  整體來看,最賺錢的城農商行主要還是來自東部沿海城市。上半年,實現百億以上歸母淨利潤的上市城商行有6家,比去年同期多了1家,分別是江蘇銀行(202.38億元)、寧波銀行、北京銀行、南京銀行上海銀行杭州銀行(116.62億元)。

  農商行中,渝農商行(歸母淨利潤76.99億元)和滬農商行(歸母淨利潤70.13億元)依然是同業「老大」和「老二」,二者也是上半年唯二實現50億元以上歸母淨利潤的上市農商行。不過,滬農商行上半年營收同比下滑了3.4%,歸母淨利潤增速也只有0.6%,和渝農商行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息差首尾差了150BP,有銀行房地產不良率超21%

  近年來,隨着息差收窄和業務佈局變化,投資收益對中小銀行的業績貢獻明顯提升,但利息收入仍是主要收入來源,機構間的淨息差分化依然嚴重。

  今年上半年,常熟銀行繼續以2.58%的淨息差位居42家上市銀行的榜首,不過較去年也下滑了13BP;廈門銀行繼續以1.08%的淨息差在上市銀行中墊底,較去年又下降了5BP。

  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數據,截至二季度末,商業銀行的淨息差為1.42%,其中城商行為1.37%,農商行為1.58%。目前來看,淨息差低於同業平均水平的城商行有5家,除廈門銀行外,還有杭州銀行、蘇州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淨息差低於同業平均水平的農商行有7家,分別是江陰銀行瑞豐銀行無錫銀行張家港行蘇農銀行、滬農商行、紫金銀行

  從變化幅度來看,上半年西安銀行、重慶銀行齊魯銀行淨息差分別逆勢上行了34BP、4BP、2BP,其余24家上市城農商行淨息差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10家銀行淨息差半年降幅超過10BP,紫金銀行、長沙銀行、江陰銀行、貴陽銀行淨息差降幅均超20BP。

  資產質量仍是影響中小銀行風險的重要因子。截至上半年末,不良貸款率居於前十位的上市銀行中,有4家城商行、1家農商行。其中,蘭州銀行不良率最高,為1.81%;另有3家銀行不良率超過1.7%,分別是鄭州銀行、青農商行、貴陽銀行。西安銀行不良率(1.6%)也高於行業水平(1.49%)。

  相比去年末,11家城農商行不良率下降,12家持平,其余4家不良率抬升的銀行分別是貴陽銀行、廈門銀行、瑞豐銀行、南京銀行。其中,貴陽銀行不良率從去年末的1.58%抬升了0.12個百分點至1.7%。

個人貸款和房地產領域的對公貸款仍然是主要的風險暴露領域。以貴陽銀行為例,該行解釋稱,不良率上升主要是因為部分企業風險暴露,該行按照風險分類審慎原則將其納入不良。財報顯示,該行對公不良率攀升主要發生在房地產領域,房地產業貸款期末不良率為1.75%,較去年末攀升了70BP。同期,該行個人貸款整體不良率也從2.86%升至3.19%,增長了33BP。

  還有個別銀行的不良率結構性特點異常突出。比如,青農商行的房地產行業貸款不良率從去年末的7.17%驟增至21.32%,對應不良貸款余額增加了約12億元,達到21億元左右,佔全部不良貸款的比例由25%左右大幅提升至61.54%。對此,該行解釋稱,主要因個別貸款風險暴露形成不良正在處置過程中,屬於正常波動。

  Wind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末,房地產行業貸款不良率較高的城農商行還有鄭州銀行(9.75%)、重慶銀行(7.19%)、杭州銀行(6.44%)、江蘇銀行(3.95%)等。江蘇銀行、上海銀行、重慶銀行、浦發銀行等地產行業貸款不良率抬升超過1個百分點。相比之下,滬農商行(0.85%)、長沙銀行、蘇州銀行、寧波銀行(0.12%)等房地產對公貸款不良率還在1%以下。

那些沒上市的中小銀行怎麼樣了?

  除了已上市中小銀行,那些沒有在滬深交易所上市的中小銀行的諸多變化也值得關注。

財通證券近期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儘管絕大多數銀行在今年上半年仍保持着規模正增長,但也有部分銀行尤其農商行資產規模出現大幅下降,比如寧波鄞州農商行資產規模下降了15.45%,山東萊州農商行資產規模下降了12.04%。

  另從資產結構來看,銀行業對金融投資的依賴度還在提高,其中農商行尤為明顯。上述報告顯示,陝西神木農商行、雲南紅塔銀行、山東鄆城農商行、山東莒縣農商行等多家中小銀行的金融投資佔資產比例在45%以上,最高達到52.34%,且多數金融投資比重較去年末增長。

  資產質量方面,廣州農商行、貴州銀行、江西銀行貸款逾期率明顯增長,其中廣州農商行貸款逾期率從4.45%升至7.12%;株洲農商行、寧波北侖城商行等不良貸款率大幅增長,其中株洲農商行、大通農商銀行不良率分別升至4.15%、4.97%;同期,哈爾濱銀行、宜賓銀行、青海互助農商行、浙江温州洞頭農商行、九江銀行等相關指標則明顯改善。

  盈利方面,在上述報告的樣本銀行中,上半年僅1/5的銀行實現淨息差逆勢走闊。從絕對值來看,目前仍有部分中小銀行淨息差維持在2%以上,但也有不少淨息差低於1%,包括廈門國際銀行(0.72%)、江蘇東臺農商行(0.67%)、湖北咸寧農商行(0.3%)等。剛宣佈將從港股退市的盛京銀行,淨息差也只有0.81%。

  資本充足率方面,上半年僅有1/3的銀行資本充足率有明顯上升。在財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固收分析師孫彬彬看來,在淨息差收窄的背景下,銀行內源性增長難度較大。不過他也強調,商業銀行的債券底線風險已有明顯下降,且各地或各機構已在採取多種措施補充銀行資本實力,加上省聯社改革仍在路上,中小銀行風險有望在較短時間內得到改善。

  而從近期陸續披露的地方審計報告來看,仍有多重風險值得關注。比如,山東省的審計報告提到,審計廳對山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管理的11家農村商業銀行2023年至2024年資產負債損益及全省農商行信息化基礎設施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調查,其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包括信貸支持實體經濟不足、部分農商行治理管控不力等。比如,8家農商行各項貸款佔比等核心指標低於監管要求;因資產價值較大、市場需求不足等,4家農商行接收的16.93億元抵債房產難以處置導致長期閒置。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