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1 12:16
近日,香港交易所權益披露系統顯示,平安人壽通過旗下平安資管於8月26日以每股5.52港元的均價增持農業銀行H股2.65億股,涉資約14.6億港元。此次增持后,平安人壽持有農業銀行H股的比例正式突破15%,達到15.03%。
這已經是平安人壽年內第三次舉牌農業銀行H股——此前的2月17日和5月12日,平安人壽相繼突破農行H股5%和10%的持股比例線。
平安人壽並非個例。作為資本市場最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之一,保險資金2025年以來的舉牌動作明顯提速,在低利率環境與資本市場結構性行情下,正成為資本市場上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截至8月末,保險機構年內已完成30次舉牌,超過2024年全年的20次,數量僅次於2015年的62次,創近十年次高紀錄。
#01
平安青睞銀行股,年內9次舉牌
平安對銀行股的青睞早已顯現。據不完全統計,截至9月上旬,平安系年內已累計完成10 次舉牌,其中8次集中在銀行股H股,2次涉及保險同業H股,累計動用資金超過300億元。
具體來看,除農業銀行外,平安還瞄準了郵儲銀行和招商銀行。據披露,平安人壽在1月8日和5月9日兩次舉牌郵儲銀行H股,持股比例達到10%;在1月10日、3月13日和6月17日三次舉牌招商銀行H股,持股比例已超15%。數據顯示,農業銀行H股2024年股息率 (TTM)達6.2%,郵儲銀行H股為5.8%,均顯著高於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這種"股債利差"為保險資金提供了理想的配置標的。中國銀河證券分析師張一緯指出,銀行股業績波動小、分紅穩定,具有較好的中長期收益確定性,符合險資"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的導向。
更具市場關注度的是平安系時隔六年重啟同業舉牌。8月11日,中國平安增持中國太保H股174萬股,持股比例由4.98%升至5.04%,觸發舉牌線。次日,平安再度增持中國人壽H股950萬股,持股比例從4.91%升至5.04%。
在8月27日的2025年度中期業績發佈會上,平安集團總經理兼聯席首席執行官謝永林迴應了頻繁舉牌現象。他表示,「舉牌」只是持股達到某一佔比后沿用信披規則的説法,而非「狼子野心」。謝永林明確了平安集團未來投資的兩大主線:「一是圍繞新質生產力,佈局高端製造、新能源、半導體等符合國家戰略的領域;二是聚焦高分紅資產,加大對股息率4%以上、業績穩定的藍籌股配置。」
#02
行業熱潮湧動,年內累計舉牌超去年
平安只是今年保險資金活躍資本市場的一個縮影。據公開信息統計,截至8月末,保險機構年內已完成30次舉牌,超過2024年全年的20次,數量僅次於2015年的62次,創近十年次高紀錄。這場舉牌潮呈現出H股偏好明顯、銀行股主導、機構分化加劇等鮮明特徵,折射出保險資金在資產荒背景下的配置策略轉型。
從數據來看,30次舉牌中,銀行股獨佔14次,佔比46.7%,涉及農業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鄭州銀行、杭州銀行等銀行。其中平安人壽對農業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的三次舉牌構成銀行股投資的"核心三角";新華保險6月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澳洲聯邦銀行持有的杭州銀行3.3億股,累計持有3.6億股,佔比5.09%;瑞眾人壽於3月舉牌中信銀行H股,持股達5%;弘康人壽則三度舉牌鄭州銀行H股,展現出中小險企的差異化選擇。
除傳統金融板塊外,險資開始探索多元投資版圖,尤其是重倉能源與公用事務。瑞眾人壽3月舉牌中國神華H股,長城人壽2月舉牌中國水務集團、3月加倉中國大唐集團新能源,這類標的普遍具有現金流穩定、分紅可預期的特點。物流與科技領域也迎來險資關注,中郵保險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東航物流7942.01萬股,持股達5%,成為今年首單物流行業舉牌案例;陽光人壽1月舉牌中國儒意,涉足傳媒科技領域。
觀察發現,在此輪舉牌潮中,港股成為險資的重點投資方向。市場分析指出,險資青睞港股的原因在於其相對低廉的估值及較高的股息率。
#03
政策面驅動,投資收益大增
舉牌熱潮背后,是險企投資業績的大幅提升。2025年上半年,A股五大上市險企——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合計實現總投資收益3673.7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近9%。
各家險企的投資收益均實現顯著增長。中國人壽上半年投資收益達636.77億元,同比增長317.0%。中國平安上半年投資收益達590.27億元,同比增幅292.1%。公司表示,這主要是受資本市場波動帶動,金融資產投資收益隨之上升。新華保險的投資收益表現最為引人注目,其上半年投資收益187.63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842.3%,成為上半年險企投資領域的突出亮點。
險資今年舉牌熱情明顯增加與監管政策驅動息息相關。2025年以來,中央金融辦發佈《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國有保險公司經營績效全面實現3年以上的長周期考覈,監管還表示將引導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於投資A股。
金融監管總局先后發佈三批險資長期股票投資試點以及《關於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上調保險資金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限。在新會計準則即將全面實施的背景下,通過舉牌上市公司,險企可選擇將投資標的記為長期股權投資並以權益法覈算,從而穩定淨資產收益率、降低淨利潤波動。
在政策引導下,各險企加大對權益市場的積極佈局。中國人壽副總裁兼董事會祕書劉暉在中期業績會上透露,自去年起公司就堅定看好權益市場機會,持續加大投資力度,僅今年上半年就新增權益資產配置規模超1500億元。中國人保副總裁才智偉也表示,公司上半年主動加大資金入市力度,截至6月末A股投資資產規模較年初增長26.1%,在總投資資產中的佔比也提升1.2個百分點。根據金融監管總局披露的數據,2025年上半年保險資金直接投資於股票的金額首次突破3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約1萬億元。
監管政策的引導、資產配置的需求與資本市場環境的改善,共同推動了這波舉牌熱潮。隨着中長期資金入市政策的持續實施,險資舉牌潮或將繼續湧動。低利率環境下,分紅穩定、高股息率的保險股有望繼續獲得資金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