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上市公司ESG披露加速「擴圈」,銀行股搶着「放大招」提升評級

2025-09-11 17:24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當前,我國ESG信息披露實現質量齊升。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年內已有2250家A股上市公司完善ESG管理體系,披露相關制度或細則。同時,多家上市公司MSCI ESG評級向好,最為耀眼的是,一些上市銀行獲得最高評級。

來源:攝圖網 來源:攝圖網

ESG報告披露不斷「出圈」

9月10日,上海電力(600021.SH)發佈董事會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委員會實施細則,9月9日,北部灣港(000582.SZ)、渝三峽A(000565.SZ)分別披露ESG管理制度、董事會戰略與ESG委員會工作細則,積極提升公司可持續發展和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管理水平,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近兩年,我國可持續信息披露駛入快車道。2024年4月,證監會指導滬深北三大交易所發佈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首次明確指定指數樣本公司需強制披露可持續發展報告;2025年1月,滬深北交易所在徵求市場意見后,正式發佈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指南,涵蓋總體要求與應對氣候變化指引;2025年9月,滬深北交易所就前述指南修訂公開徵求意見,新增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水資源利用三項細分應用指南,進一步規範ESG信息披露。

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年內已有2250家A股上市公司完善ESG管理體系,披露相關制度或細則。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彭華崗表示,在監管強有力的驅動下,中國ESG信息披露實現質量齊升。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正深入開展雙重重要性分析,按照「四個支柱」編制報告,推動ESG信披從形式合規向實質披露轉變。

銀河證券指出,上市公司ESG報告披露率逐年升高,截至2025年8月31日,銀行、非銀金融、鋼鐵板塊披露率到達80%以上。A股温室氣體排放數據披露率逐年上升,碳排放以及碳排放強度較高的主要是中證1000和深證A股板塊。截至2025年8月27日,A股1625家上市公司披露温室氣體排放數據,披露率30.19%,且碳排放特徵分化明顯,中證1000、深證A股為碳排放強度較高板塊,深證A股、中證1000、中證800則是温室氣體排放總量較高板塊。

同時,ESG主題產品存續規模逐步擴大,截至2025年8月27日,ESG策略基金存續規模達5000億,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保護主題基金規模均達2000億,純ESG主題銀行理財存續只數超500只,2024年《關於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發佈后相關產品規模與數量均顯著增長。

中國財政部會計司司長林啟雲表示,未來將繼續穩步推進可持續披露準則體系建設,總體目標是到2027年,基本準則、氣候準則以及可持續鑑證準則相繼出臺;到2030年,國家統一的可持續披露準則體系基本建成,相關體制機制更加順暢。

多家上市公司MSCI ESG評級提升,4家銀行何以升至AAA?

目前,境內外市場較為常見的ESG評級來自MSCI、中證指數、Thomson Reuters、中誠信綠金等機構。

其中,MSCI是全球最權威的指數和ESG評級機構之一,其客户包括全球頂尖的養老基金、資產管理公司和銀行,以MSCI指數為基準的資產規模超過17萬億美元,其ESG評級結果已成為全球各大投資機構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

截至2024年12月25日,滬市343家公司納入MSCI ESG評級,佔滬市上市公司的比例約達15%,滬市強制披露主體中,科創50、上證180指數樣本公司納入評級的比例達96%、95%。評級變化方面,近九成公司評級等級上升或維持不變。

評級分佈方面,滬市A至AAA等級的公司達52家,其中8家公司評級等級升至AAA等級,主要包括4家銀行公司,分別為建設銀行(601939.SH)、招商銀行(600036.SH)、興業銀行(601166.SH)、民生銀行(600016.SH),以及國泰海通(601211.SH)(原國泰君安)、華泰證券(601688.SH)兩家證券公司等。

具體來看,各家銀行綠色金融建設表現亮眼。

其中,建設銀行深入挖掘金融與生態環境的契合點,不斷豐富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加大對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支持力度,2024年綠色貸款余額達4.70萬億元;創新多元化綠色融資通道,累計發行境內外綠色債券1073億元,參與承銷境內外綠色及可持續發展債券1863.90億元,自營債券投資組合投向ESG領域資金規模超5000億元。2025年上半年,建信投資持續開展綠色產業投資,累計落地332.58億元綠色投資項目。

招商銀行2024年底綠色貸款余額為4882.0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03%,主要投向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綠色服務等領域。其中,2024年向118個項目發放碳減排貸款150.01億元,帶動碳減排量270.48萬噸。2025年6月底,其綠色貸款余額為5667.99億元,較年初增長12.55%。今年上半年,該行向98個項目發放碳減排貸款46.38億元,帶動碳減排量128.08萬噸。

興業銀行2024年末綠色金融融資余額由2021年末的1.39萬億元增長至2.19萬億元,增幅為58.18%,年複合增長率為16.52%,其中,降碳領域融資余額增長94.51%,年複合增長率24.83%。2025年上半年,該行綠色金融融資余額達到2.4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71%;人行口徑綠色貸款余額為1.0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5.61%。

民生銀行切實將綠色發展理念落實到經營管理各個環節,持續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質效,2024年全行綠色信貸余額同比增幅超過20%。2024年底,該行綠色信貸余額為3234.5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2.41%,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2025年上半年,該行發行100億元綠色金融債券,募集資金用於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節能環保、清潔生產等綠色產業項目投放。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