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1 17:48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鄧浩
今年上半年汽車零部件行業中報季剛剛落下帷幕,年初開始的價格戰對產業上游盈利造成不小影響,不過緊隨其后的行業反內卷正在初步顯現效果。
長三角是中國汽車產業重要一極,共有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150家,全國佔比達到59%。以此一斑,可窺全豹。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以申萬二級行業為篩選維度,梳理了長三角三省一市汽車零部件行業上市公司財報,從扣非淨利來看,江蘇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平均同比暴降32.49%,浙江同比增長13.27%。各地區差異甚大。
此外,出海成為長三角汽車零部件行業一致的選擇,其中浙江起步較早,成效顯著,不過在年初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下,增速有所下滑。
江蘇扣非淨利暴降
長三角整體而言,汽車零部件相關上市公司上半年營收平均達到26.75億元,平均持續經營淨利潤達到1.60億元。平均營收同比增長11.66%,平均扣非淨利下降5.43%。
以江蘇常州的日盈電子(維權)為例,其主營汽車「感知-傳輸-控制-執行」系列產品 ,主要客户包括一汽大眾、上汽大眾、 奧迪、沃爾沃、吉利、一汽豐田、廣汽豐田、比亞迪、蔚來等。今年上半年持續經營淨利虧損0.14億元,扣非淨利同比下降417.80%。日盈電子在中報坦言,「汽車行業面臨較大的降本壓力和激烈的市場競爭。」
東莞證券也在研報稱,汽車板塊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是,激烈的市場競爭與價格戰,車企為爭奪市場份額,紛紛採取降價促銷等策略,侵蝕了單車利潤和整體毛利率。
不過,就長三角而言,各地差異極大。
從營收上看,上海一馬當先,平均營收53.20億元,安徽則在平均營收增速上表現最好,同比達到16.61%。而從盈利角度分析,雖然江蘇、安徽汽車零部件平均扣非淨利同比有下降,上海相關數據同比微增5.05%,而浙江仍然獲得了兩位數的增長。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對記者表示,「安徽本地有奇瑞、江淮、蔚來,比亞迪也搬到安徽去了。這些主機廠都發展比較快,帶動當地零部件企業的營收增速也很快。」
對於江蘇扣非淨利下降,張翔認為,「應該和本地的車企狀況有關。以前諸如依維柯、名爵、桑塔納等不少品牌在江蘇生產,現在有一些車停產了,燃油車產量下滑的厲害。加上江蘇的新能源汽車太少了,比如理想汽車之前主要在江蘇生產,現在有部分產能也放到北京了。」
對於浙江的增長,張翔稱,「浙江有吉利和零跑。最近幾年,吉利的多品牌戰略增長比較快,特別是零跑,最近兩年發展迅猛,最近8月的銷量超過了5萬輛,帶動了相關零部件企業高速增長。」
浙江出海步伐領先
隨着中國成功向新能源車轉型,不少整車廠都在尋求出海的大機遇。而汽車零部件公司,更是早已深耕海外,其中浙江出海總量斷層領先,增速也最快。
從長三角汽車零部件(申萬二級行業)來看,浙江、上海、江蘇、安徽今年上半年相關上市公司境外業務收入總和分別為569億元、241億元、154億元、53億元。而從增速上來看,浙江優勢最為明顯,2025年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同比增速分別為6%和28%。
此外,從細分產業來看,「輪胎輪轂」的海外營收增速,顯著超過其他汽車零部細分行業,不過今年增速有所下滑。今年上半年和去年同期,長三角總體產業增速分別達到12%、121%。
在地區分佈上,「輪胎輪轂」主要在江蘇和浙江。今年上半年,浙江相關上市公司境外營收總和為153.63億元,江蘇為33.70億元。
張翔表示,「輪胎和輪轂一直是出口的主力。因為中國的產能相對過剩,有很多的輪胎輪轂企業。浙江輪胎和輪轂出海今年增速下滑很多,應該跟中美貿易戰有關係。」
信達證券在研報表示,「我們認為2025年上半年國際貿易壁壘升級,尤其是美國在全球範圍內擴大關税徵收範圍,對賽輪輪胎及輪胎行業經營產生不利影響,未來行業競爭的關鍵或在於全球化佈局以及品牌力提升。」
江蘇通用股份也在中報透露,「今年上半年,輪胎行業在全球複雜多變的經濟和政治環境下面臨着嚴峻挑戰。 以美國加徵所謂‘對等關税’政策、歐盟發起中國半鋼胎反傾銷為代表的貿易壁壘進一步抬升, 同時天然橡膠價格先揚后抑、國內市場競爭內卷等外部因素對行業帶來了較大壓力。」
不過, 通用股份也表示,「挑戰與機遇並存,美國、歐洲的通脹水平持續保持高位,海外終端消費者面臨較高的生活成本壓力,輪胎需求具有剛性,這一系列因素也給中國輪胎企業帶來了深耕海外市場的動力和空間。 」
反內捲成效初顯
今年年初以來,汽車行業激烈的「價格戰」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多部門密集公開發聲,提出抵制汽車行業「內卷式」競爭。
5月30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關於維護公平競爭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倡議》,其中提及,一段時間以來,行業盈利水平下降,以無序「價格戰」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內卷式」競爭,是行業效益下降的重要因素。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認為,產品售后服務保障、企業創新發展需要持續加大投入,而「價格戰」嚴重影響企業正常經營,衝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把產業發展帶入惡性循環。此后多家主機廠紛紛表態支持「反內卷」,承諾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
具體效果如何?以長三角汽車零部件行業為例,平均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周轉天數,從2023年年中的116天,到2024年的122天,再到2025年上半年的121天,反內捲成效初顯。從細分產業來看,「汽車電子電氣系統」改善最為顯著。
而從地區來看,浙江汽車零部件相關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平均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周轉天數,相較於去年同期改善最大,其他地區同比反而有所增加。
對此,張翔表示,「浙江付款周期改善比較大,應該跟浙江的商業環境,包括金融政策、地方政府的重視程度有關,加上浙江的企業管理也比較規範,資金效率比較高,周轉周期就改善多一些。」
不過,張翔也坦言,縮短付款周期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因為企業面對競爭,要把很多資金去做研發、市場營銷等。浙江的成效對其他地方來説,只能是學習參考,也不太可能馬上就學到,因為各地的產業佈局不一樣,經營情況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