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創新葯出海添變數?多家藥企迴應:BD戰略不受影響

2025-09-11 18:50

多家藥企今日迴應財聯社記者,關注到美國方面可能對來自中國的創新葯設限的市場傳聞,但認為相關傳聞目前並不影響中國創新葯出海的預期。

分析人士也認為,傳聞短期擾動市場情緒,傳聞中的事項能否真正落地尚不可知,即使落地后也可能會面臨美國藥企的訴訟挑戰。

美國藥企對中國創新葯出海態度積極

以輝瑞、阿斯利康等跨國藥企為核心,在過去數年間,收購了大量中國的實驗性藥物,並加快推進美國市場轉化。

以輝瑞為例,今年初斥資60億美元從三生製藥手中引進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SSGJ-707,輝瑞將向三生製藥(01530.HK)方面支付高達12.5億美元的不可退還且不可抵扣的首付款,以及最高可達48億美元的開發、監管批准和銷售里程碑付款,同時還將根據授權地區的產品銷售額,支付兩位數百分比的梯度銷售分成。

輝瑞首席執行官布爾拉在與美國政界溝通時強調,此類交易不僅使企業獲益,更為美國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他警告稱,過度限制可能「阻礙癌症等重大疾病療法的引入」。

根據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數據,2024年中國對美國的醫藥貿易出口額為190.47億美元,從美國進口的醫藥商品總額達150.57億美元,存在約39.9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今年上半年,中國創新葯Licenseout總金額已接近660億美元,趕超2024年全年總額。

另據跟蹤製藥行業BD交易的DealForma統計,今年上半年,美國38%的重大BD交易涉及中國藥物,而上個十年這類交易幾乎為零。

國內藥企:現階段不改創新葯出海預期

今日開盤,港股創新葯板塊中,抗腫瘤、輔助生殖、創新葯、CXO概念板塊跌幅一度超過6%。A股創新葯方面,百濟神州(688235.SH)、益方生物(688382.SH)跌超10%,新諾威(300765.SZ)、華海藥業(600521.SH)、泰格醫藥(300347.SZ)、匯宇製藥(688553.SH)、微芯生物(688321.SH)、榮昌生物(688331.SH)、藥明康德(603259.SH)等多股亦出現大跌。

多家醫藥上市公司對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的財聯社記者表示,對相關傳聞表示關注,並不認為這會立刻影響中國創新葯出海的預期。

泰格醫藥證券部表示,今日公司及創新葯板塊的走勢,應當與市場傳聞有關。但公司屬於CXO板塊,對公司的影響很小。公司今年上半年新簽訂單同比有一定增長,利潤水平有一定恢復,而且公司客户主要在國內,「公司會密切關注這一事態的走向。」

匯宇製藥證券部表示,公司認為今天公司股價乃至於創新葯板塊的普跌,是受到了傳言影響,公司目前對美沒有創新葯業務,公司創新葯目前正在臨牀試驗當中;公司有對外進行BD的計劃,這個消息不會影響公司BD戰略的推進,會密切對這一事態進行關注。

「我們確實也看到了這個消息,但公司對美業務主要是仿製藥,創新葯還未產生營收。」華海藥業證券部表示,公司會與美國方面團隊保持密切溝通,關注這一事態的后續發展。

財聯社記者也致電了百濟神州證券部,其表示目前公司經營一切正常。

另一方面,業內對於上述消息也表達了冷靜觀望的態度。醫療戰略諮詢公司LatitudeHealth創始人趙衡告訴財聯社記者,特朗普及美國相關遊說方對於中國創新葯的發展成果眼紅不令人意外,短期內對於創新葯行業的情緒影響比較直接,關鍵是看行政命令是否會落地,若是不能落地,影響不大,若是落地也要看美國醫藥企業是否會發起訴訟戰。

趙衡還強調,與去年的《生物安全法案》相比,行政命令的約束力並不高,很容易被聯邦法院叫停,今日創新葯板塊的普跌,也有該板塊今年至今漲幅較高,在情緒影響下調整的因素。

截至午間休盤,A股創新葯指數跌幅由早盤大跌近4%,收窄至約1%。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